“天哪!這顆星球怎麼是這個樣子的!”雷爾夫驚叫了起來。
周信雖然心中也很驚訝,但是卻並沒有表現出來,看著眼前這顆星球如此誇張的形狀,他皺著眉頭想了一會,然後開口問道:“一般的小行星撞擊不太應該會造成這麼誇張的後果吧,旅行者號,計算一下需要多大的小行星撞擊才會對這顆星球造成如此誇張的損傷。”
一分鍾不到的時間,阿特拉斯就搶先說出了答案:“根據現在這顆行星的形狀,撞擊行星的質量應該為這顆行星質量的一半到五分之四之間,撞擊角度在四十五度到六十度之間。”在兩分鍾之後,旅行者號也得出了類似的結果。
“兩顆這麼大的行星相撞,這出現的概率也太低了一點吧。”周信有點不敢相信。
“這是最有可能的結果。”旅行者號回答,“本艦計算出的另一種可能性是另一個比我們科技更高的文明對這顆星球釋放了大規模破壞性武器。”
“對啊對啊,我計算的結果也是這個樣子的。”阿特拉斯接道,“要是這個原因的話那就更誇張了啊。”
“好吧。”周信終於相信了旅行者號跟阿特拉斯計算出的結果,他盯著屏幕上殘缺了一小半的星球,與此同時,旅行者號在一邊詳細地介紹著計算的結果。
“撞擊這顆星球的另一顆行星的速度並不慢,在撞擊之後,兩顆星球都受到了巨大的傷害。在這顆星球上可以看到,除了撞擊地點之外,位於撞擊點另一側的星球外殼也徹底破裂了。”說到這裏,旅行者號把畫麵中星球的另一側的畫麵放大了,周信他們看到,在另一麵的地殼上確實存在著大小不一的龜裂紋路,有一條巨大的裂紋甚至貫穿了星球的兩極,在這些紋路當中也隱隱閃爍著暗紅色的光芒,“巨大的撞擊吹飛了這顆星球至少四分之一的物質,把星球的內核都暴露了出來。”這時候,畫麵轉到了星球上缺損的部位,露出了周信之前就認為是星球內核的部分,“在撞擊之後,星球內部的岩漿大量噴出,重新加熱了這顆星球的地殼,直到現在地殼的冷卻過程還沒有結束,也就造成了如今這顆星球發出暗紅色光芒的原因。”
接著阿特拉斯補充了一些細節,“兩顆星球之間的撞擊力度剛好處於這顆星球結構的臨界點,要是撞擊力度再大一點,那麼這顆星球就不會是這個奇怪的形狀啦。星球的剩餘部分會在重力的作用下崩塌,重新形成一個小很多的行星。”接著她在屏幕上模擬出了撞擊力度過大之後的結果,周信看到,一個比眼前的行星外形小了一圈的行星出現在了屏幕當中,“而且,就是因為這個不規則的形狀,導致了這顆星球在運行的過程中形成我們之前所觀察到的那個古怪的軌道。”
就在他們對這顆行星的形狀進行分析的同時,探測器已經更加接近這顆行星了,星球表麵上的一些細節部分更加明顯地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在屏幕中,星球上缺失部位的地表已經接近凝固了,周信並沒有在這部分區域看到明顯的岩漿流動的痕跡,不過這一部分的溫度現在仍然非常高,一開始眾人看到的暗紅色光芒主要就是從這一部分散發出來的。
而在星球的另一側,裂縫比周信他們之前看到的更多了,原本因為距離原因看不到的一些小裂縫也出現在了鏡頭之中,在這一側周信基本上也看不到什麼完整的地方。大部分小裂縫中流出的岩漿已經完全凝固了,凝固的黑色玄武岩沿著裂縫在星球這一側交織成了網狀,看著這張大網,眾人心中不由得冒出了奇怪的感覺。隻有少數一些大型裂縫中依然冒出微弱的暗紅色光芒,光芒微弱到了在星球陽麵的恒星光照射下已經完全看不出來了,隻有在探測器的紅外波段才能看到那些裂縫依然散發著並不微弱的熱量。
看著屏幕上如此殘缺不全的星球,周信感到有點無奈,“看起來在這顆星球采集資源已經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