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對方就答應了周信在這裏停留一段時間的請求,並盛情邀請周信他們去自己那裏做客。
對於他們的邀請,不去顯然不行,但是立即前往的話周信心裏又沒有做好準備。他想了想,然後以“潛地船現在的情況非常糟糕,自己暫時無法離開”為借口,將訪問的時間定在了幾天之後。
應付完對方的一連串詢問,周信自己在心裏默默地鬆了一口氣,接著他開始詢問起他們以及這顆星球的情況。
根據對方的自述,周信了解到,這裏的文明自稱為“諾珊文明”。有文字記載的文明史甚至超過了地球文明,達到了足足一萬年(這顆星球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的三百二十天)。在接下來的長時間交流中,從對方口中獲得的種種線索來推斷,周信他們認為諾珊文明的科技文化雖然較地球而言發展的較為緩慢,但毫無疑問已經達到或者接近地球文明二十二世紀的科技水平。對於科技已經到達如此程度的文明,眾人完全無法理解為什麼他們到現在都還沒有建立起正常的宇宙學說。
更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雖然諾珊文明並沒有認識到星球以及宇宙空間,但是他們卻早就知道自己腳底下的世界是個球形。環遊世界的航行早在幾百年前就已經完成了,他們甚至已經繪製出了非常精確的星球地圖。可是,在接下來的幾百年間,他們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也就到此戛然而止。除了偶爾進行的一些地下探索之外,他們從沒有思考過天空中究竟有什麼。甚至在飛行器發明之後,他們都沒有想到繼續向更高的地方進行探索,整片天空似乎成了一片禁區,即使諾珊文明中最勇敢的人都不曾向上踏出過探索的腳步。
而且,在交流的過程中,周信發現,他們自己都搞不清楚天空中有一麵牆的這種概念究竟是在什麼時候出現的。就好像憑空產生的一樣,他們的腦海中自然而然地就冒出了這種想法,並且在這種想法出現之後,他們就對此深信不疑。沒有任何一個人曾經思考過天空中有一堵牆這種事究竟合不合理,是不是符合他們之前乃至與現在的觀察。那堵牆的存在就仿佛唯一的真理一樣,同時也像是一道枷鎖,牢牢束縛住了所有人的思維。
周信實在是無法理解這種想法為什麼會如此根深蒂固地存在於諾珊文明的思維當中,在下麵的交流中,他不止一次試圖將話題轉到星球或者周圍的宇宙上,但卻總是被他們避重就輕地帶了過去。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之後,周信發現,隻要是自己問起他們文明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等宇宙學以外的問題,他們總是能夠正常地進行回答。可一旦問起他們對於天空,或者世界外的認識,他們要麼隻有一個回答,就是牆,要麼就是直接生硬地忽略這個問題,直接跳到一個完全不相關的話題上。對於諾珊文明的這種古怪反應,周信心中不禁產生了一絲懷疑,不過他已經大致能夠想到自己向對方提出疑惑之後他們究竟會做出什麼樣的反應了,所以他並沒有真的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