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難”之作(1 / 1)

“為難”之作

劉東

與一些高產的作家相比,我的創作周期往往很長,一般都需要一個構思、準備、沉澱的過程。文學創作於我,永遠是有難度的。那種所謂無難度的兒童文學創作在我,既不能為,也不可為。而且,我總認為,寫作可以沒有難度,閱讀可以沒有難度,但是成長呢?生活呢?現實中,許多發生在青少年身上的悲劇,往往都是因為他們從小處於一種虛假的看似“無難度”的環境和心態中,結果一旦遇到一點“難度”,抵抗力基本為零,小難度隨即演化成了大悲劇。

這部長篇小說我已經構思、準備r超過六年的時間因為工作的關係,我有許多機會接觸當代青少年,比較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所需所求,以及他們的情感世界、生存狀態。在這些接觸當中,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也讓人不無憂慮的現象,那就是,他們中的許多人總是對自己的生命及生活充滿了閑惑、迷惘甚至是失望,與此同時又總是對別人的生活充滿了想象、好奇甚至是期盼、豔羨。別人的生活就像一麵鏡子,不管你能夠從中看到多麼絢爛多姿的一切,那一切於你也隻是一些幻影,你唯一能夠看到的最真實的東西,依然隻是你自己。如何能通過文學手段,讓那些成長中的青少年更關注自己的成長、更了解ri自的生命意義?假如讓他們真的有機會成為“別人”,情況又會怎樣?由此,我萌生了創作一部以“交換人生”為主要故事脈絡的長篇小說。

六年來,我為這部長篇小說的創作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專門同許多不同性格,在不同家庭和教育環境下成長,對人生、對青舂、對社會、對時代有著不同認識的中學生進行過認真、平等而真誠的溝通,甚至在幾十名中學生中開展了一次“如果可能,你最想成為誰”的調查問卷,為小說搜集整理了許多生動鮮活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節甚至是細節。我還在同期閱讀和複讀了一些富於竹學色彩的著作,並且試圖以主人公南海“胡思亂想”的形式,來賦予作品一些思辨性的色彩。因為我認為,對丁一個人而言,成長蛻變過程中最重要的元素除了經曆之外,更有經曆之後的思考。而在我接觸到的兒童文學中,哲學思想或者說思辨色彩的融人和表達似乎都比較稀缺,這在我看來,實在是一種遺憾。當然,這種融入和表達可能也是一種冒險的嚐試。但是,我喜歡嚐試。與嚐試帶來的新鮮和喜悅相比,冒險可能付出的代價絕對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在語芑的運用和打磨上,我也為己設定了某種“難度”。因為這部小說要表現和表達的主題相對比較複雜,所以,用以表現和表達主題的語言也應該相應地豐富一些。在創作中,我為自己設定了這種難度,同時也在創作過程中努力去克服這種難度,並且在這種“設定”和“克服”中體會到了創作的快樂。我希望這本朽的讀者在未來的閱讀中也能體會到這種合帶來的快樂。我總認為,讀者讀嘟小說,除了讀它的人物、故事、感情、精神,還應該有機會讀到屬丁它的比較有個性的語言。

這部小說采用了所謂的“魔幻”手段。但那也僅僅是一種手段,是為小說的現實主義主題服務的。在表現嚴肅的現實主題的同時,我也力爭讓故事和人物都更加充滿懸念,更吸引人。我一貫認為,一部好的兒童文學作品,小管它寫仆麼,如何寫,都必須要讓讀者能夠瀆進去,並且從中得到閱讀的樂趣。《鏡宮》具有比較完整、相對嚴密的故事構架,層層推進,首尾呼應,應該算是一部有一定的故事性和可讀性的作品。

這本書的出版,我首先要感謝遼寧作協的王寧。她是第一個認真地讀完整部書稿,並向我提出了真誠意見的朋友。

其次還要感謝這本書的責任編輯梁燕。她隻用了不到兩天時間就看完了書稿,並在第一時間把讀沿的感受和想法告訴了我。這比我很感動。在對合作者的選擇上,我一貫很看重責任編輯與作者之間的溝通和理解。在此之前,我雖然已經出版過十幾本書,但是還從未與少年兒童出版社合作過。可以說,梁燕對這部作品的理解,對工作的態度,是促成這次合作的重要原因。

最後,我還要感謝張之路老師。說實話,在我打電話請他幫這本書作序的時候,心裏還有些忐忑不安,因為我知道他非常忙。沒有想到的是,張老師不僅一口答應下來,而且在讀完書稿之後,還主動打電話,與我進行了一次長談,不但談了他對作序的一些想法,甚至還就作品中的一些情節和細節提出了非常具體的意見,這讓我非常感動!許多人都說,文學創作是非常“個體”的工作。但我知道,我在兒童文學創作這條道路上能走到今天,是與包括張老師在內的許多文學前輩的鼓勵、關心和支持分不開的!感謝張老師!感謝所有我所熟悉和尊敬的兒童文學前輩們!也許我永遠也無法取得像你們那樣輝煌的創作成就,但我會努力擁有像你們一樣的心靈和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