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芒種安苗(1 / 2)

趙守玉陳婧

小滿半個月後就是芒種了。“芒種忙忙種”,在清原縣,芒種又叫“安苗節”。人們用新麥麵捏成五穀、六畜、瓜果蔬菜形狀的“安苗包”,作為祭祀供品,祈求五穀豐登、家旺人和。這天,一切準備停當,百姓們照例推舉年齡最大、威望最高的由敬民老漢牽頭,帶著幾位鄉親去縣衙,拜請知縣劉玉柱大人和大家一起祭祀、安苗。

可當眾人來到縣衙,卻見知縣劉玉柱帶著管家劉安急匆匆地走出來回話:“老人家,各位鄉親,今天安苗節,本縣理應前往,義不容辭。可是非常不巧,剛才老家來人,說我老母病危,命我速速回去。我讓管家劉安代替本縣如何?”

眾人隻得答應下來,和管家劉安一起送劉知縣出了東門,轉身向設在西郊的安苗節拜祭台趕去。

剛剛走到一個街口的轉彎處,人群後麵突然一陣喧嘩,一匹快馬發瘋般跑了過來。劉安眼尖,吃驚地喊道:“劉和,你怎麼來了?”原來又是劉知縣老家來人。

一見管家劉安,劉和急忙甩鐙下馬,一把拉住劉安說:“劉安,少爺在哪兒?老爺病危,老夫人命我專程趕來,叫他速速回鄉。”

由老漢一愣:“劉大人不是說母親有病嗎?我們剛送走他,怎麼又說是父親病重,讓他回去?”

劉和說:“老夫人好好的呀!家裏就派出我一個人來……他既然回去了,我剛才怎麼就沒有碰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劉安的眼淚一下子淌了下來:“少爺……少爺他根本就沒有回家……他,他怕百姓們為他擔心,出了東門就繞道進京了……”

“繞道進京?進京幹什麼?”由老漢一把抓住劉安的胳膊:“劉管家,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劉安長歎一聲,說起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半年前,清原縣遭了百年不遇的大旱,顆粒無收。百姓忍饑挨餓,好不容易熬到了寒露節。小麥要下土了,可種子沒有著落。眼看百姓們在死亡線上掙紮,劉知縣早就心急如焚,他曾三次上奏朝廷,請求賑災。誰知三份奏折如同泥牛入海,一直沒有音訊。怎麼辦?劉知縣決定向其他府縣告急求援。幾天後,一車一車麥子運到了清原。老天終於開了眼,這以後一直風調雨順,可就在老百姓們喜慶豐收的時候,劉知縣大難臨頭了!

說到這裏,劉安已經是泣不成聲了:“知縣老爺哪裏是回家探親?他是奉旨進京領罪的啊!”

人們聞言無不吃驚:“進京領罪?知縣老爺犯了什麼罪?”

劉安搖搖頭說:“你們哪裏知道,那些麥種……哪裏是借來的,全是庫中官糧啊!私動官糧,是殺頭之罪呀……當初為了遮人耳目,他讓我們連夜悄悄把庫裏的官糧運出縣境,然後拉回來分給大家。隻想著糧食打下以後馬上補足庫存,誰知還沒有來得及這樣做,朝廷就得到了消息。”

晴空裏一聲炸雷!大家又感動又著急,流著淚,嚷著要把劉知縣追回來。由敬民老漢一擺手,大聲喊道:“千萬不能追他回來!抗旨不遵,罪加一等,這不是害他嗎?鄉親們,都聽我的!”

好個由老漢,先是派人請來縣裏最好的郎中,和劉安、劉和一起趕回老家,為知縣大人的老父親診病,而後帶著大家急急來到安苗祭祀現場,當眾宣布了劉知縣的事,台下四鄉八鎮的百姓立刻沸騰了。由老漢當場寫下“萬民乞命書”,在場百姓全部簽上名字。隨後選出百姓百人作為代表,在由老漢帶領下,晝夜趕往京城。

劉玉柱果然被判了斬立決。刑場上,他背插亡命牌,披頭散發跪倒在地。戶部尚書俞權親自監斬,兩名劊子手扛著鬼頭刀嚴陣以待,隻等午時三刻,便要行刑。

突然,圍觀的人群一陣騷動。一大群外鄉的農民披麻戴孝,大喊大叫著擠進場子,正是清原縣趕來的乞命百姓。他們抬著桌子,拿著香燭供品,在斷頭台對麵擺好,一聲吆喝,齊刷刷地跪下,向著劉知縣磕起頭來。

監斬官俞權大吃一驚,忙令旗牌官過來喝問。

由老漢抬頭看了看他:“我們全是清原百姓!劉大人是為了救民饑荒,為了百姓活命才觸犯刑律的。所以我們在此設台,為劉大人乞命求情!”

劉玉柱猛地抬起頭來,睜開眼睛,熱淚滾滾地說:“由老伯,眾位鄉親,不可呀!你們請回,請回吧……”

由老漢高聲回答:“皇上若不準情,我們決不離開!”

“反了,反了!”俞權勃然大怒,拍案叫道,“那些刁民速速離開,否則亂棍打散!”

這時,忽聽場子外麵一聲高喊:“皇上駕到!”原來,早有人將刑場突變飛報進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