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2 / 3)

不會看,怎麼賣呢”這也難怪,諶慶餘自小出生於書香世家,往日在課堂上講授的都是高深的數學理論,從來都未做過生意買賣。諶慶餘隻得揚起手,把秤遞還給賈東亮:“東亮,這秤還在農場挖起的蓮藕給你。”事到如今,賈東亮隻好接回秤,身子往下一矮,旋即又立了起來。他仍然沒有勇氣蹲下去叫賣。諶慶餘:“怎麼啦?蹲不下去叫賣”“這……這……”賈東亮支吾了好一會,知道事情再也瞞不過去,便把壓得低低的草帽往上掀了掀,直言道:“阿爸,說實話,此時此刻,我真沒有勇氣往下蹲,更是叫不出聲來。往下一蹲,頓覺矮人一截啊”諶慶餘:“我這個年歲,什麼沒經曆過?你現時的心思我明白,你當日是空軍少校,身穿著筆挺的軍官服,平時出都是位於神聖威嚴的司令部,駕駛的是豐田霸道吉普車,出大門時,站崗的衛兵要立正向你行軍禮,進辦公室後有勤務兵給你斟茶遞水,那時是何等的威風!何等的榮耀”諶慶餘的話,將賈東亮帶回當日的光輝歲月,當時,在司令部裏,自己雖然講不上是叱吒風雲,但也是有身份的軍官,他情不自禁地輕輕點了點頭:“以前的確是這樣。”再望到眼前的景象,心裏頓發神傷之感。諶慶餘毫不留情地點穿他:“當官的日子已是過眼雲煙,現在你卻要滿腳泥巴地蹲在市場裏,低聲下氣求人買你的產品,還要任人砍價。反差是何等強烈,跌岩是何等之大”賈東亮點頭承認:“說實話,我現在確有一種江湖落泊感,覺得人往下一蹲,就顯得矮人一截。”諶慶餘開導著他:“一高一低,文學上叫天淵之別,我們數學界講這叫振幅。今天你經曆的是人生的振幅。我知道,幹活的辛苦勞累咬咬牙就可以忍受過去,心理上的巨大落差是最難負荷,最難熬的。”賈東亮欽佩地說:“阿爸,你算是看透了我的心眼。”諶慶餘的講話帶著幾分的嚴肅:“東亮,你平日不是跟我說過,人生要麵對好多場仗嗎?今天這場心理仗雖然沒有炮火硝煙,也沒有槍林彈雨,但卻是一場硬仗。你要正確地判定現在自己人生坐標係的定位。你要清楚自己的身份,你如今不再是空軍少校,而是比當地農民還要地道的農民了。”賈東亮兩片嘴皮碰磕著:“這……”“一個人要實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必然要經過許多艱難曲折與痛苦磨煉。蓮藕是自己辛勤勞動所得,現在向群眾推銷你自己親手種出來的農場產品,並不是丟人現眼的事,反而是無尚光榮的。”諶慶餘用手指著放在地上的蓮藕,繼續鼓勵他,“以後每樣產品你都要銷售。人生也是這樣,每個人都在推銷自己。你今天就要體驗生活,體驗市場,過好第一關。”賈東亮點了點頭:“唔。”諶慶餘提高了聲調:“你盡管大聲叫賣,有我在旁邊給你助威。有什麼可怕的?今天你能蹲下去,等會兒就能夠挺直腰杆站起來,以後你的八一生態農場就能夠立得起來。”賈東亮覺得眼前的霧翳被撥開,一縷陽光照進了自己的心扉,心裏亮堂多了:“阿爸,你講的話頗有哲理。”諶慶餘笑了笑:“東亮,你也知道,我在大學課堂上是靠嘴巴講課來混飯吃的呀。”經諶慶餘這樣開導,賈東亮放大了聲喉叫賣:“賣蓮藕!賣蓮藉!一兀五毛一斤。”市場裏,其他攤檔小販的蓮藕叫價是兩元多一斤,而這個北方人叫賣的蓮藕並不貴。不到半個小時,他挑來的蓮藕全賣光了。在返回八一生態農場的路上,賈東亮用手抹了抹額角的汗水,望著遠處的青山,長籲了一氣,深有感觸地向諶慶餘說“現在我覺得心裏是那麼的輕鬆,但又是那麼的充實。今天終於有了自己勞動的收獲。”“東亮,你今天的表現真不錯。”諶慶餘輕輕地拍了拍賈東亮的肩膀,笑著說,“我看你今天的最大收獲並不是賣蓮藕所得的一兩百元錢,而是比金錢更為寶貴的另一樣東西。”賈東亮用手搔著腦袋,望著湛慶餘:“我收獲到比金錢更為寶貴的東西?”諶慶餘:“不錯,你如果辦農場還硬是要保留著部隊時的官架子,那肯定是不行的。以後你麵向市場,就更要轉換角色,提升自己。”賈東亮:“提升自己?”“對,就是要自己戰勝自己。我這次陪你來市場賣蓮藕,並不是關心這批蓮藕能否賣多二三十塊錢,而是要看一看你是如何麵對人生新挑戰的。你剛才在市場裏遇到人生的又一次嚴峻考驗,但你終於挺過來了,可以說,你在人生的征途上又邁開了一大步。”賈東亮的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多謝阿爸的幫助。”話雖然是這樣說,但真正要讓產品走向市場,賈東亮還是要經曆一番酸甜苦辣的。不久,賈東亮與他的表哥挑了農場養大的1多隻雞到南街鎮去賣。他們在賣雞鴨的圩集上找了一個較為偏僻的地方把兩籠雞擺放好。稍會,就有人上前來買雞了,一把從雞籠裏抓起一隻雞湊到眼前。賈東亮心中陣陣高興:“看來今天生意不錯。”賈東亮開價每斤1元,但來人還價隻是每斤3元。價錢差得那麼不靠譜!賈東亮不解地:“每斤3元,現在市場上哪有這麼便宜的雞賣”他的表哥也搭腔:“如果是這個價,連雞本也不夠。你有心買就再開一個價。”但來人拿著那隻雞一個勁地說,隻能是3元一斤。雙方拖磨了老半天,來人才把那雞放回籠裏。來人剛走,又來了一位大漢。這次,大漢從賈東亮的雞籠裏一把抓起兩隻雞,他還的價更離譜:每斤兩元。賈東亮不滿地:“你有心買就還一個實價,沒心買就請離開,別阻礙我做生意。”大漢把臉一沉:“做買賣討價還價,從古到今,都是天經地義的事。你們怎麼這樣驅趕顧客呢”賈東亮的表哥還擊道:“你們這是在滋事生非。”豈料,此言一出,立即招來了四周賣雞賣鴨的小販起哄。不難看出,這群每天在市場販雞販鴨的人不想有外來“侵略者”前來競爭。賈東亮與他表哥在市場裏與那幫人論理了老半天,一隻雞也賣不出去,無奈,隻得挑著滿滿的兩籠雞返回。沒有多久,農場裏養的那群鴨子長大,已是到上市出售的時候了。賈東亮在南街鎮市場有了幾次不愉快的經曆,後經了解得知,廣寧的老百姓最不喜歡買雞販、鴨販從外地販來的禽畜,一來被一些人在禽畜裏麵填沙塞石弄怕了,二來覺得本地雞鴨比外地的質好價廉。更有甚者,本地的雞販鴨販排外思想嚴重,外地人要在那裏立足很困難。賈東亮有自知之明,自己一開那些外省話就明白無誤地告訴人家:這是一個正宗的外地人,他們會把自己看作是昧了良心的外地販子,而自己的八一生態農場又是鮮為人知的,農場裏生產的東西如何才能銷售出去?他想了老半天,終於想到了一個辦法:不到市場去擺賣,而是走街穿巷去上門叫賣,為了解決語言方麵的障礙,他決定雇請一個本地人作自己的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