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這件事情已過去了幾年,當我們坐在賈東亮的麵前采訪他時,跟他算了算那筆賬:“你實際投資下去的真金白銀才不過幾十萬,短短幾年,就可以變為5萬,增值近1倍了。你還不肯賣”“眼前這塊土地上傾注下我的青春與理想,我與它那份解不開的情結不是用簡單的金錢數字來結算的。這塊土地就是我人生的熱土呀!我今生今世實在離不開它”賈東亮這個空降農民在創造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創造了更深層次的精神財富。用他的話說:“活著不是為了自己,富了更不應忘了當農民的本質。”“農民的本質是什麼?農民的本質就是善待土地,把它當作愛人一樣愛它……”這是昔日的空軍少校、今天的現代農民賈東亮回答我們采訪問題時所說的話。他創造的,不僅是經濟價值,而且是一位有為的當代軍人和新型農民所創造的人生價值和精神價值。肇慶各級黨委、政府對賈東亮發展“三高”農業給予大力的支持。市、縣領導多次前往八一生態農場探望賈東亮,為他排憂解難。廣寧縣南街鎮黨政辦的陳保華也是軍人出身,有空就到他的農場去,了解他的困難。南街鎮委、鎮政府為他的農場山地承包糾紛進行了協商,解決了他與當地個別村民的紛爭。縣供電局把賈東亮的農場列了農網改造,免去了1萬多元的安裝工程款。時任肇慶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的顧作義同誌從廣寧縣宣傳部門的上報材料獲悉賈東亮的事跡後,便與廣寧縣委、縣政府的領導來到八一生態農場實地了解,也被賈東亮舍棄優厚待遇,隻身到山區創業的精神所感動,將情況向市委書記林雄彙報。林雄覺得這是一個好典型,對當前軍轉安置、構建和諧社會有廣泛的意義,應大力宣傳。於是,報紙、電視、電台等各種宣傳媒體接踵而至,迅速與中央的宣傳媒體對接。賈東亮的事跡越傳越遠,影響越來越大。省、市、縣的農業部門、林業部門、科技部門、交通部門都對賈東亮的八一生態農場從不同角度給予支持與幫助,進農場的鄉間小路擴寬了,變成了硬底化的水泥路。廣寧八一生態農場從硬件與軟件方麵,都有很大的變化。以前的“黃盆村”現在變成了“黃金盆”、“聚寶盆”。空軍少校賈東亮不圖名利、自找苦吃、興辦農場、艱苦創業、搏擊市場經濟大潮的動人事跡,真實折射出新時期共產黨員的理想、責任和能力,展示著當今時代先鋒、當代退伍軍人的光輝形象。幾年前的一個春節,賈東亮的農場彌漫著濃烈的新春氣息,賈東亮笑臉大開,迎接難得的賓客。原來,廣寧縣戰友聯誼會今天組織了二十多位退伍老兵來到這裏。大家都是曾經在部隊大熔爐裏鍛煉過的軍人,盡管在部隊時官階高低不一樣,現在各人的事業不盡相同,但戰友們能相聚在一起特別親切,特別興奮。大家在八一生態農場參觀之後,一齊動手,合作分工,有人剁肉,有人切青菜,有人擀皮料……然後圍在一起,一邊包餃子,一邊拉家常。大家仿佛重回軍營歡度佳節。他們有些人原來也有很好的單位,可後來由於企業轉製等多種原因,有的轉到不稱心的單位工作,有的下崗了。對於前路,他們有的感到很迷茫,不知今後該怎麼辦。時下,不少轉業退伍軍人愉快地走上新的工作崗位,在那裏發熱發光,做出了自己應有的貢獻。但也有些複員退伍軍人在思想觀念上未能跟上新的形勢,未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在社會變革轉型期該處的位置,盡管各級政府在政策上已給他們不少照顧性的1頭斜,但他們總認為自己是從部隊出來的,放不下架子,要求組織安排工作,還要是理想的部門單位。“我在部隊是當排長的,大大小小都是一個官,現在叫我當保安?守門,指揮車輛停靠,不行,太低估我的潛在價值了。”“我轉業前是個連長,現在到地方已降了半級,你們安排我去的那個單位是個小企業,沒奔頭,我不去”何建明(左一、何初樹(右一在采訪賈東亮一些人覺得自己的待遇低,為此上訪的有之;更有的人進行四方串連,鼓動那些帶有不滿情緒的轉業退伍軍人聚集在一起鬧待遇。如果這種現象蔓延開去,處理不好,將會造成對立。這樣,對維持社會穩定將會有較大的負麵影響。賈東亮從各種渠道聞知社會上這種不正常的情況,覺得有責任與老兵們共同提高認識,為國家、為人民、為家鄉多分憂。這次聚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賈東亮不失時機地跟他們促膝談心,把自己從空軍少校轉到這山區來創辦農場的心得向大家講述“我認為,在部隊保家衛國是盡義務,到地方參加經濟建設是責任,也同樣大有作為。我不在官場爭位置,而是在市場大潮中比高低,不與別人比權力大小,職務高低,而是比貢獻、比創造。我就是要用自己的實際行動來體現人生的價值,為社會創造價值。不給部隊找麻煩,不給組織添負擔,自找出路,自己安排自己,掌握人生的主動權。小發展,大困難;大發展,小困難;不發展,更困難”他還將辦八一生態農場所經曆過的自主創業、艱苦創業、科學創業的失敗教訓與成功經驗講給他們聽。賈東亮更以軍人的爽朗勸慰他們:“怕什麼,大家可以跟我一樣,自己創業,我能幹,你們為什麼不能幹呢”擺在麵前的是活生生的例子,也是鐵一般的事實,一些徘徊於人生十字路的退伍老兵驀地覺得前麵的道路廣闊了,異同聲地說這個春節過得特別有意義。他們都稱讚賈東亮這次來黃盆村的創業是解放思想的創業:得先從官場上解放出來,又要從家庭中解放出來,更要從老婆那裏解放出來。廣東人有句話叫“有樣學樣”。他們回去後學賈東亮一樣在當地承包山頭,開荒墾地,種起了沙糖桔等經濟作物來,日後遇到什麼技術上的難題,便前來八一生態農場向賈東亮請教,逐漸走上了自主創業、勞動致富的道路。那些複員退伍軍人由“要我創業”變為主動的“我要創業”。湖北黃同一位副團級少校軍官,正在考慮是否選擇複員自主擇業,在猶豫不決的時候,恰好在電視上看到有關賈東亮的報道,千裏迢迢南下來到八一生態農場,在與賈東亮作了詳細傾談後,覺得軍人退伍不應褪色,是金子到哪裏都能發光,便滿懷壯誌地返回家鄉去,大展創業拳腳,並且在當地幹出了一定的名何建明(左五八何初村(左一和肇慶市委、廣寧縣委宣傳部等領導在八一生態農場與賈東亮合影堂來。湖南嶽陽有一位士兵,是個獨生子,複員後懷著大展鴻圖的理想,沒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在未作市場調查的情況下就盲目投資,辦起了一個規模不小的養雞場,每批養雞1萬多隻。由於技術不精,不懂防疫,管理不到位,連續死了三批雞,創業不到兩年便將他與父母多年的積蓄虧空蝕淨。社會上的人都看不起他。聽到那些流言碎語,事業上遭受重挫的他日不思食,夜難安寢,情緒低落至極點,幾乎到了難以自拔的狀態。後來,他在中央電視台的電視節目上看到賈東亮自主創業的事跡後,帶著行囊南下,來到廣寧八一生態農場,聲言要住下來學習三個月。賈東亮幫他一起具體分析其投資失敗的前因後果,向他指出,自主創業光有決心與力氣還不夠,更重要的是懂科學,懂技術,要有市場經濟意識,要了解市場,適應市場,把握市場,隻有這樣,才能掌握主動,權衡利弊,才能駕馭市場,才能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賈東亮細心地指導他如何因地製宜地選擇項目,為他指明了新的創業方向,使他重燃人生的新希望、高高興興地回去。賈東亮還親自送他到車站。賈東亮到山區自主創業有著典型的示範效應。原來嘲笑他為“傻瓜”的人見八一生態農場碩果累累,爭相仿效,自己也當起這種“傻瓜”來,墾荒種果。黃盆村37多畝昔日荒涼的山地,已經全部種上了果樹和其他經濟類作物,綠樹成行,果實累累。老百姓受益匪淺,不少人不光是脫離貧困,而且是致富小康了。光是南街鎮的果園,也由8年前的一兩家發展到現在的3多家,人均收人也因此增加了2多元。附近的村民在墾山種果方麵有什麼難題,賈東亮都會盡自己所能無私地去指導與幫助。南街鎮的果場在近年激增了十多倍。賈東亮創業、創新的先進事跡變為廣大農民群眾學習的典範與榜樣,化作廣大群眾勤勞致富、科技致富的新動力。廣寧縣提出要讓“東亮效應最大化”,“東亮西亮南亮北亮到處亮”。“創業致富,東亮行,我也行”廣寧掀起了一股墾山煉地,發展“三高”農業的熱潮,原來野草叢生的荒山野嶺變成了一個個果場與莊園。目前全縣種植沙糖桔麵積達213萬畝,年產值超過了億元,並於25年成功地向國家申請,獲得了“中國沙糖桔之鄉”的殊榮。“沒有各級黨委與政府的關懷與幫助,我賈東亮這個外鄉人是無法幹出一番事業來的。”“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賈東亮在致富之後,不忘記共產黨員的責任,想方設法帶動群眾致富。“全民創業,黨員帶頭。”肇慶市組織部門不失時機地向黨員們提出了向賈東亮學習的創業號。25年,在肇慶市委和廣寧縣委組織部的牽頭下,廣東省第一個創業黨支部在廣寧縣八一生態農場成立,賈東亮被大家推選為黨支部書記。創業黨支部成立初期有14名黨員,他們都是科學種養方麵的行家裏手,其中有8名退伍不褪色的轉業複員軍人。黨員們摸清四周群眾的基本情況,因地製宜作了具體分工,每人聯係3戶以上的群眾,有針對性地采取了“幫、扶、帶”等方式,在資金技術、訊息、物流等各方麵給他們幫助,使他們在科學創業方麵有所突破,盡快脫貧致富。近年來,賈東亮以個人的名義,為周圍有經濟困難的農戶提供良種豬苗18多頭,資金8萬多元,還捐資十多萬元用於黃盆村村道的建設以及村委會環境的建設等公益事業。創業黨支部實施幫扶項目15多個,上門幫扶對象超過1戶,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不少部隊的退伍或複員軍人紛紛慕名前來取經,賈東亮毫無保留地將自己的創業經驗與他們分享。村民梁作源向賈東亮學習了種養技術後,自己辦起了養豬場、魚苗場,當上了小老板。和黃盆村相隔2公裏多的新橋自然村村民李顏昌、李乃良、李乃河、黃成光,為種植沙糖桔,專門請賈東亮當老師,他們4人合作投資24萬元,承包了6多畝山地種沙糖桔。第四年開始,他們便獲利27萬元,除了收回全部投資還有盈餘。春節前,4人特意帶著他們果園種的沙糖桔來到八一生態農場,請賈東亮品嚐。其後,他們每年都得不菲的收。廣寧縣八一生態農場聲譽鵲起,被肇慶市樹為“三高農業示範基地”。賈東亮的事跡通過電視、報紙等各種宣傳媒體的傳播,傳到他的老家。河南省商丘市市長王保存帶隊專程南下,來到廣寧八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前排中八省委常委、秘書長肖誌恒(三排右在時任肇慶市委書記、現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林雄(前排右)等領導陪同下檢查指導八一生態農場工作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劉玉浦(前排中)在肇慶市委書記覃衛東〔前排左;!、廣寧縣委書記劉正南(前排右等領導的陪同下到八一生態農場檢查指導工作一生態農場看望賈東亮,帶來了家鄉人民的深情祝福與真誠問候,稱讚他為商丘人民爭了光,樹立了一個艱苦創業的好榜樣。河南省委書記徐光春同誌也為河南省出了個賈東亮而感到自豪,號召全省人民向他學習。25年5月18日,陽光和煦,熏風習習。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時任廣東省委書記的張德江來到廣寧縣視察檢查工作。時任廣寧縣委書記李水華首推八一生態農場,陪同的有時任肇慶市市委書記林雄等領導。張德江見到山上種果、水塘養魚、科學養豬、連片開發的情景十分高興,詳細詢問了八一生態農場所遇到的困難與應對的辦法,以及未來的發展規劃。賈東亮感謝各級黨組織對自己的關懷與幫助。興致勃勃的張德江還拿起鍬來,鬆土挖洞,在山坡上種了一棵良種的沙糖桔。賈東亮拍著胸,朗聲地說:“張書記,你放心,我會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愛護這棵樹,有賈東亮在,就有這樹在!幾年之後,請張書記再度前來,嚐一嚐你自己親手種植的沙塘桔是什麼美味。”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