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孤兒院裏我為何揪心落淚?(1 / 2)

第一章:孤兒院裏我為何揪心落淚?

那是上個世紀的最後一個秋日——其實離現在也就是幾個月前的事,我到了山西大同的一所孤兒學校。這是一次公益性采訪,不想在這個幾乎被人遺忘的世界裏,我看到了幾百個孤兒的生活以及他們生活後麵的無數讓人揪心落淚的故事。

張洪圖是個煤廠老板,靠辛勤經營辦煤廠賺了幾千萬元錢,自己和家人什麼都沒有享受,卻幹起了一件讓人難以置信的事:到全國各地收養那些沒爹沒娘的孤兒,為他們辦所學校,讓他們有學上,有個溫暖的家。說出來不相信,他竟然收養了來自全國各地的600多個這樣的孩子!

600多個呀!那天我到孤兒學校已是夜晚,因為夜已深,便沒有打擾這些孩子。第二天一早我就被喧喧嚷嚷的孩子們的聲音吵醒了。當我在學校的招待所樓上推開玻璃窗朝下一看:哇,黑壓壓的一片……他們三三兩兩地在一起,卻沒有幾個孩子在歡樂地玩耍,多數孩子有些呆傻地坐在學校的操場邊的石板上或公寓樓前牆邊的台階上,默默地做著隻有他們自己才知道的一些極其無聊的事:比如挖土,比如捉蟲,比如弄手指,比如幹脆支著雙手在呆想著什麼。他們所穿著的衣服多數是不合身的,不是大了就是緊了,不是破的,就是舊的,不少孩子的鞋子也是不配套的。學校告訴我們,孩子們穿的大部分都是社會各界資助的。

那一個早晨,我一連問了近20個孩子的情況,令我吃驚的是他們無一例外地在談起有限的悲慘記憶時,表現出驚人的平靜,而這恰恰又讓我感到異常酸楚——

苔莎,非常漂亮的一個女孩子,秀發披肩,如果稍稍打扮一下,絕對是可以上“七色光節目“的美少女。而她站在我眼前隻有淚水……她說她家在深圳,因為父母離異,母親出國遠走後,父親遺棄了她。小小年紀就在街頭已經流浪數年。“那天我在街頭餓極了,到一個店鋪拿東西吃時,有個人用大腳狠狠地碾踩後落下的病……“流浪街頭數年的小苔莎惟一能記得的是這件事,那是刻骨銘心的一幕,也因此在她幼小嫩弱的軀肢上留下了終身不愈的殘疾。

程珊,也是來自廣東的一個小女孩,她的入學卡片上注明她已經12歲了,可看她那羸弱得像隻多日未進食的小貓時,沒人相信這孩子已經是這個年齡了。問她生父生母是誰,她搖頭;問她今年多大了,她搖頭;問她你叫什麼名字,她想了半天還是搖頭。“我知道換了三個爸爸媽媽,可他們對我都不好,後來就都不要我了……“小程珊的記憶裏隻有三個同樣將她當作貓狗使喚的“家長”.

王忠銀,13歲,一個惟一追著要跟我說話的孩子。我問他的家裏的情況,他能倒背如流地給我講:開始父親沒有了,後來母親也沒有了,於是就隻能同一個哥哥和一個妹妹到處流浪,給人家當過小牛倌,幹過拉磚活,也偷偷賣過血……特別愛讀書和唱歌。“你不信我給你唱……“於是他就給我先唱《唱支山歌給黨聽》,沒等唱完見我一臉凝重,便說來首輕鬆點的,他便唱起《瀟灑走一回》。看著這位天真無邪的孩子伸著脖子高聲唱著這樣的歌,我無法不皺起眉頭,可哪知小忠銀一個勁地還要給我背唐詩,而且背了一首又一首。就在我弄不明白這麼高智商的孩子怎麼也成了孤兒時,一位老師走過來,對他吆喝道:行了行了,何老師還有其他事呢!小忠銀這才默然了。後來老師告訴我,小忠銀剛出院,他的精神有些病……我聽後心頭一陣緊縮,不忍又回頭看了他一眼,隻聽小王忠銀朝我說:“老師什麼時候我再給你背段英語……”

不知咋的,我被他的這話弄得眼眶裏濕盈盈的。

多麼不幸的孩子!

可他們又是多麼幸運的孩子!假如他們沒有遇見張洪圖爺爺,他們現在該在什麼地方?過著怎樣的淒涼生活呢?

我不敢設想。

學校的老師告訴我,張洪圖為了把這些孩子收到這兒,不知費了多少心血。

有多次被遺棄經曆的山西籍孤兒趙秀才——第一天見了張洪圖爺爺端來的一大盆熱騰騰的白麵餃子,兩眼頓時閃出白光,一下撲過去抓了就吃,竟在短短的數分鍾內吃進了42個大餡的餃子,在場的人全都驚呆了!可不出一刻鍾,趙秀才突然捂著鼓鼓的肚子大叫“疼啊疼“的。而這時有人嘀咕道:誰讓他貪吃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