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孤兒院裏我為何揪心落淚?(2 / 2)

“啥叫貪吃?你餓過三年五載嗎?可這孩子靠乞討和撿別人剩食過日子,當乞丐的時間卻有整整七年了!七年啊!“收留趙秀才的張洪圖聽了這話氣得直跺腳。

孩子們來到孤兒學校的頭一天,幾乎都有與趙秀才同樣的貪吃毛病,幾頓下來,又喊肚子疼,老師讓他們慢些吃,先不要吃那麼多,開始孩子們都不聽,到後來才發現在張洪圖爺爺這兒,每天都能吃得這麼多這麼好時,才變得“文明”起來。

可怪事仍不斷出現。

一位孩子指著鬆花蛋,滿臉狐疑地問張洪圖:“爺爺,你為什麼給我們吃壞蛋呀?瞧這些蛋都發黑發黃了。”

另一位孩子手拿香腸,興高采烈地拉著何玉霞的手走出飯堂,跑到場地上樂著直要這位阿姨媽媽給他點“鞭炮“——從未見過香腸的孩子錯把“春都“火腿當鞭炮……

在這兒管理生活的幾位年輕老師,好不容易把這群渾身汙穢不堪的孩子像趕鴨似地拉到澡池前,但麵對熱騰騰的池水,孩子們竟然畏縮著不敢進水。

“下去吧,多好的熱水呀!“老師們急得隻好像趕鴨似的將孩子們往水池裏趕,哪知這群可憐的孩子們做出了一件讓她直捂著心口叫疼的事來:娃兒們竟然不知進洗澡池裏要脫下衣服,一個個像“煮“餃子似地穿戴著衣帽直往幹幹淨淨的熱水池子裏跳……

剛給洗澡池子裏的孩子們扒掉身上的“餃子皮“,張洪圖叫來幾位醫務人員,他要給這些沒爹沒媽的孩子們看病治病,抽血體檢自然是免不了的。但老張和老師們又一個想不到的是竟然有不少孩子哇哇大哭起來,說啥就是不願挽起胳膊讓醫生們抽血。

“張爺爺,老師,求求你們放了我呀,求求你們放我們回家吧……”

這回輪到自認為見多識廣的張洪圖給弄糊塗了:娃呀,你給說說咋想回家?是嫌爺爺和老師給吃的不好?還是住的穿的不暖?

在那個哭得最凶的寧夏同心縣來的小春梅床頭,張洪圖使出一個慈父所能有的全部耐心思忖著答案。懼怕得縮成一團的小春梅終於張口告訴了張洪圖一件往事:那年小春梅成孤兒後,被一個外鄉“好心人“收留到家,什麼好吃的不給,卻要她每天不停地喝鹽水,後來便隔三差五地被那“好心人“帶到街上的醫院去抽血,小春梅一次次嚇得直暈過去,終於有一天她從那個靠收留孤兒賣血賺錢的黑心人的魔掌裏逃了出來。小春梅從此見了有人要給她抽血便恐懼起來,而像小春梅有同樣境遇的孤兒又何止是一個!

看著眼前向自己跪下求情不要抽血的一群孩子,張洪圖的心都裂了。“好孩子們,快快起來!爺爺讓醫生來給你們抽血體檢就是為了永遠不再讓你們以後被人抽哪怕是一滴血啊!“快五十出頭的張洪圖,此時此刻卻隻得半跪著雙腿,一個一個地輕輕將懼怕抽血體檢的孩子扶起……

張洪圖用他勝過慈父般的偉大胸懷收留了這幾百名可憐的孩子,建起了中國第一所(至今也是惟一的)“大同育孤學校“,並親自出任校長。

所有在這裏的孤兒們是幸運的,他們在這兒找回了自己的家和找回了自己的父愛與母愛,還找回了上學的機會。現在他們正在健康成長,幸福生活著。

然而我卻知道,像張洪圖收留的這600多位沒有家庭、沒有父愛母愛的孩子,在全國至少還有500多萬——這個數字是根據每年的100萬對離婚家庭和500萬個服刑人員推算出來的,至於即使還有父親與母親的存在但卻根本得不到任何嗬護的孩子有多少我更無法統計,同樣即使有自己的親生兒女,卻得不到贍養、過著淒淒切切悲慘生活的孤寡老人有多少,我更無從計算……

他們和他們,難道不是我們最應該關注和最需要給予愛心的群體嗎?

他們和他們,可以用自己的忍耐和艱辛維係著自己的生命和生活,但他們最渴望和呼喚的隻有一樣東西,在他們看來遠比給予他們金山銀山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人間親情!

嗬,人間親情,你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