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正旺
從前,在遙遠的某地,有兩個小國,甲國和乙國。兩國世代為鄰,但又老死不相往來,安靜平和地相處著。
兩國雖然同處一片土地,但國人的性情卻截然不同。甲國崇尚表揚,國人擅長的是抬轎子、吹喇叭、阿諛奉承,到處鶯歌燕舞,喜氣洋洋,任何人之間交流永遠是互相吹捧,你吹我一言,我捧你一語,好不瀟灑。在甲國,你要是不會溜須拍馬,你根本就無法生存。
在乙國,國人則視阿諛奉承為仇寇,國人交談從來都是批評指責,任何一個人哪怕有一丁點兒小毛病,也難逃指責。每個人都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以便順利地找出他人的毛病,同時自身也不得不有所收斂,揭短、抬杠、謾罵,攻擊是所有人安身立命的利器。當然,乙國人也必須有超強的心理素質,否則,麵對他人的責難,根本就無法立足。
如果你去過甲國,就會發現每個人都神采飛揚,令人豔羨;要是你也去過乙國,則發現到處口水橫飛,言辭不堪入耳。
甲國和乙國都由世代相傳的君主統治著。在甲國,君主上朝時,大殿上頓時鳥語花香,沁人心脾,每個大臣都口吐蓮花,妙語迭出,頌讚偉大的君主英明神武、文武全才、年輕有為、萬民稱頌,君主則高坐在龍椅之上,麵色紅嫩。誇獎得最到位、最得體、最新穎的大臣官升一級,俸祿加倍。
在乙國,君主上朝則是另一番景象,所有大臣都高挽衣袖,痛快淋漓,恣意訓斥,指責君主怠慢朝政、深居後宮、荒淫無恥、卑鄙下流,君主在位,如坐針氈,如芒在背,戰戰兢兢,哆哆嗦嗦。訓斥國王最深刻、最全麵、最刻薄的大臣同樣也官運亨通—君主也不能違背傳統道德的束縛。
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甲國國運走上了下坡路,乙國則逐漸強盛。終於在某一年,乙國發動了軍事進攻,不費吹灰之力就占領了甲國。
乙國君主下令召見甲國的大臣們,甲國大臣魚貫而入,一進大殿,就開始了美妙的歌頌,A大臣說:“至高無上的君王啊,榮譽、光明、神聖永遠歸於您。敝國百姓能歸於您的統治之下,無不歡欣鼓舞,感恩戴德。”乙國君主伸直了腰板。B大臣說:“大王您德配天地,功蓋寰宇,必將留名千古,流芳百世。”乙國君主臉上綻開了笑容。C大臣說:“我等願為大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能在大王的英明、正確領導之下,我們無上榮耀。”乙國國王大喜,馬上赦免眾多大臣無罪,且加官晉爵,分賜土地。
乙國大臣紛紛反對,指責國王親近小人,疏遠賢臣,是可忍孰不可忍,要求國王馬上宣布命令作廢,國王正在猶豫,甲國大臣說:“國王您天縱英才、英明神武,豈可受他人束縛,這些人都卑鄙無恥,目無尊上,禍國殃民,是地地道道的奸臣。”乙國國王大怒,於是將本國大臣全部趕出大殿。
不久,甲國大臣紛紛在乙國站穩腳跟,飛黃騰達,乙國的民俗風情逐漸被甲國同化,在甲國大臣的倡議下,乙國更改國號為甲國—因為甲者,第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