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太宗天會三年,完顏宗望、完顏宗翰以張覺事變為由奏請攻宋。
十月,東路完顏宗望率軍自平州攻燕山府,勢如破竹,不久擊潰燕山府的防衛,後又破宋軍於真定府和信德府。次年,完顏宗望軍渡過黃河,攻下滑州,不久便包圍北宋首都汴京。
金軍南下後,徽宗起草詔書悔過,號召各地駐軍勤王入援京師。完顏宗望軍侵入中山府時,徽宗又想棄開封南逃。後來眾人勸說宋徽宗效仿唐明皇李隆基退位,收將士心。十二月,太子趙桓即位,成為宋欽宗,改明年年號為靖康。
靖康元年正月初三日,徽宗、蔡京、童貫等人聽說金軍已經渡過黃河,就連夜向南逃。
宋欽宗在正月初三日徽宗南逃後立即下詔親征。可是第二天,投降派即建議欽宗棄城逃跑,出奔襄陽府、鄧州。李綱得知馬上上殿麵議反對。欽宗問:誰能將兵?李綱回答:倘使治軍,願以死報。宋欽宗於是任命李綱領兵守城。
正月初七,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至京城西北,當夜,金軍立刻攻打宣澤門。初九,金軍猛攻通天、景陽門一帶,又攻陳橋、封丘、衛州等門,都被李綱擊退。金軍遊騎四出抄掠,僅東明、太康、雍正、扶溝、鄢陵五縣保存。
完顏宗望對議和使團提出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牛馬萬匹、衣緞百萬疋;割大原、中山、河間三路地,並以宰相、親王為質的條件。初十,宋朝全力收刮京城軍民官吏金銀財物,在期限內得金二十餘萬、銀四百餘萬兩,民間財力為之一空。十四日,康王趙構、張邦昌、高世則帶領金銀財物前往金軍大營。
此時隻有完顏宗望的金國東路軍參與圍攻開封。完顏宗翰的金國西路軍不但在太原被絆住,而且又拒絕完顏宗望提出的隔斷西軍的部署,以至十萬北宋援軍從西路順利趕到開封,完顏宗望被動後撤到開封西北遠郊孟陽紮營寨。後來完顏宗望再攻城時被西軍擊退,於是停止進攻。二月初十,金軍撤退。東京城被圍凡三十三日。
西路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則率軍自大同攻太原,沒有完顏宗望順利。天會三年十二月攻克朔州,抵達雁門關。此時雁門關的守將已經棄城而去,方有度作為雁門關的將領守城,雁門將士拚死抵抗,可是兵力懸殊,雁門將士戰死大半,最終隻有兩三百人跟隨方有度逃出,抵達太原。這兩三百人中有一部分是隨軍的家屬,真正的士兵大約隻有兩百人。
完顏宗翰率兵攻克代州和忻州,進逼太原,童貫棄城還京,獨留王稟與張孝純守城。十二月中旬,宋將折可求率兵兩萬援救,經岢嵐州,至天門關,遇金兵據守,轉而取道鬆子嶺,至交城,被以逸待勞的金兵打敗,退屯汾州。金軍擊敗援軍後,進圍太原,因攻城月餘未下,遂長圍久困。
靖康元年正月,金東路軍長驅直入,直抵東京。二月,完顏宗翰命部將完顏銀術可率一部兵力繼續圍困太原,自率主力南下。宋廷震動,急命姚古為製置使,統兵增援太原。
靖康元年二月,宋欽宗貪生怕死,應允金人要求,割讓太原、中山、河間三鎮與金人,和金兵議和,金東路軍於是撤軍北還。不久宋欽宗派大臣路允迪到並州宣諭。路允迪到太原城後,宗翰讓出一條通道,送其到城下,王稟派人用吊籃將路允迪吊入城中。在城南的開遠門上,路允迪對太守張孝純、總管王稟及守城軍民宣讀聖旨。
王稟聽後,立即仗劍而起:國君應保國愛民,臣民應忠君守義,現並州軍民以大宋國為重,寧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棄子民於不顧,何顏見天下臣民,並州軍民堅不受命,以死固守。
城上軍民皆手握兵器,振臂高呼:我們願隨王總管堅守並州,與城共存,決不退卻!路允迪看見城中軍民手握武器,隻好羞愧地離開。
路允迪走後,方有度勸阻王稟說,陛下也是被逼無奈,眼下金人強猛,威逼東京,陛下隻好做出這樣的妥協。可是我想陛下不會忘記太原的,待解汴京之圍後,陛下一定會派援軍解救太原。
五月,為解太原之圍,種師中率軍與姚古軍犄角進援。種家軍的一支勁旅由種師中帶領,北上來解太原之圍,相繼收複壽陽、榆次後,很快到達離太原二十裏的石橋。為了能夠與姚古軍早日彙合,奇襲金軍,種師中留下輜重糧草,輕裝進發。由於一路上沒有遇到金軍抵抗,這員久經沙場的大將以為金兵全線撤退了,豈料迎來的卻是金軍主力。宋軍倉猝應戰,隻能苦苦支撐。當種師中部被迫撤退到殺熊嶺時,再次遭到金兵重兵合圍,軍糧短缺,全軍潰散。這位種家軍的將領已經傷痕累累,身邊僅剩百餘將士,但他仍然頑強拚殺,最終在今山西榆次被敵斬殺.。姚古率軍得知完顏宗翰率軍將至,便畏敵不前。任由種師中軍孤軍奮戰,陷入重圍。擊敗種師中軍後,金軍乘勢再敗姚古軍於盤陀,姚古退守隆德府。
此後,金國以蕭仲恭使宋,耶律餘睹監軍。宋欽宗認為此二人都是原遼國貴族,可誘而用之,以蠟丸封了一封書信讓蕭仲恭送耶律餘睹,使為內應。蕭仲恭忙跑回金國見完顏宗望,以蠟丸書信獻之。八月,宗望以此為由集合軍隊重新伐宋。第二次攻至汴京仍然是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人的比賽。
西路完顏宗翰八月和第一次攻宋一樣從大同出發,第二天破宋張灝軍於文水。宋廷急遣使求金緩師,同時,命李綱為河北、河東路宣撫使率軍援太原。因諸軍不為李綱所轄,互不協調,被金軍各個擊破,喪師數萬。
九月初,金軍集兵攻太原城。宗翰率領金兵輪番攻城,攻城的雲梯、偏橋被金兵全部用遍,汾河邊稍大點的石頭都被金兵用完,但都被守城將士擊退。
王稟率太原軍民堅守,自春初至夏、又從夏又至秋末,金兵前後九次攻城,九次都被王稟擊退。但終不見朝廷援兵,也不見糧食接濟,城中存糧斷絕,守軍饑餓得有扶不住兵器的。城中牛馬驢騾全部食盡,後又將弓上的牛筋及盔甲上的牛皮部分用大火燉煮充饑。城中所有樹上的綠葉,糧庫中的糠皮全部被吃光,逐漸連樹皮草茭也作為口糧。
軍民堅守至靖康元年九月,已達二百五十餘天,城中軍民已傷亡十之八九。九月十三日,王稟率眾在城南城牆上巡邏,金兵不斷增援,北城已被攻破,一路衝殺入城中。信號傳來,王稟率兵急赴城北支援。中途又有人報信,張知府被俘,王稟率僅百人的隊伍向知府衙門奔去。金兵已衝殺而來,與王稟率領的守軍正麵相逢,王稟率眾與金兵展開巷戰。幾十人互相支援,互相攙扶,身上破舊的衣袍被血幾乎染紅,有的掉了一隻胳臂,有的斷了一條腿,仍用兵器撐著,隨王稟在街巷裏一步步地與金兵拚殺……衛士見金兵援軍集結,退敵無望,苦勸王稟逃走,王稟說:你們不怕死,我又怎麼會怕死。
這支疲憊的軍隊,從城中一直殺到了城南的開遠門。王稟身中刀槍數十處,仍揮劍率眾苦戰。宗翰調集的精兵從城外馳入開遠門,將王稟眾人團團圍住。王稟看看身邊數十名血跡滿身的軍民,慢慢說道,我為國已盡忠,為民已盡義,大丈夫一生複有何求。
於是轉身站立,撩起滿是鮮血的戰袍,擦了擦已有些卷刃的劍後舉起直指宗翰大呼:蠻狗,你若敢屠我太原百姓,我死後變厲鬼也要索你性命。
隨後把寶劍橫於項上,猛力一抹……
方有度的雁門士兵在守衛太原時戰死了幾十人,又餓死了十幾人,這些人在突圍中又損失一部分,當他們逃出來的時候士兵隻剩下一百人。他們起初進入汴京,可是不久金軍便渡過了黃河。城裏的百姓開始逃跑,他們試圖便往亳州方向遠去,可是汴京已經被包圍了。他們在汴京沒有吃的沒有喝的,男人都被趕上了戰場,女人則住在廢棄的茅屋下。
十一月十二日晚,金軍至河外,宣撫副使折彥質領兵十二萬與之對壘。十五日,金兵由汜水關渡河,洛口宋軍望風而潰。東京城閉門清野,城內大亂,軍民乘亂放火劫掠。十六日,康王趙構出城外逃。二十四日,金軍完顏宗望部包圍京師,城中各軍七萬人分四壁守禦。這時的朝廷由投降派大臣唐恪、耿南仲控製,各路勤王軍集結前來參戰,而唐恪、耿南仲下令不得妄動,於是勤王軍不戰而散。隻有南道總管張叔夜違抗這一投降式的朝命,募兵一萬三千人勤王,在潁昌府遭遇完顏宗翰部,大小十八戰互有勝負,最後全軍突入開封城,這是第二次圍城之役中唯一的一支能夠進入開封城的勤王軍。
閏十一月初五,完顏宗翰部攻陷拱州,駐屯青城,與完顏宗望部合圍東京。由於王稟守衛的太原在被西路的五萬金軍圍困二百五十多天後終於失守,這支軍隊南渡黃河,西趨洛陽,封鎖了潼關,把宋朝較精銳的西軍關在潼關以內,斷絕了其東來的勤王之路。
十五日,宋朝派人前往金營請和,乞求停止攻城。完顏宗望要求宋朝割讓河東、河北兩路之地,再送不割地大臣到金營,然後講和。
二十三日,大風自北起,不久開始下雪,鋪地數尺。金軍於通津門及宣化門東立天橋數座,俯瞰城中,炮擊城防。範瓊派兵千人自宣化門出戰,開始時士氣高漲而略勝,敵軍被趕回北岸,但士卒貪功渡河,冰麵破裂,士卒驚亂,被敵軍殺死五百餘人,從此士氣更加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