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預謀(3 / 3)

二十五日,金軍由宣化門擁兵登城,守禦宋軍棄甲爭相逃走,通津門之南亦被攻破,敵兵入城縱火,殺盡城旁居住的人。京城自十一月二十五日被圍,至陷,曆時僅一月。

在攻下開封外城後,金軍將帥並未立即攻城,隻是占領外城四壁。不久,宋欽宗率大臣多人前往金營議和,然而並非議和,隻是讓欽宗寫降表。降表大意不過就是向金俯首稱臣,乞求寬恕,極盡奴顏卑膝之態。接著,金人在齋宮裏向北設香案,令宋朝君臣麵北而拜,以盡臣禮,宣讀降表。當時風雪交加,宋欽宗君臣受此淩辱,皆暗自垂淚。此時金人心滿意足,便放宋欽宗返回。

宋欽宗自入金營,備感屈辱,於無奈之下做了金人臣子,回想起來,悲痛難抑,不知不覺間淚已濕巾,至南熏門,宋欽宗見到前來迎接的大臣和民眾,便嚎啕大哭。畢竟還有眾多臣民惦記自己的安危。行至宮前,他仍然哭泣不止,宮廷內外更是哭聲震天。宋欽宗初赴金營,曆盡劫波,三日後歸來,恍如隔世。宋欽宗剛回朝廷,金人就來索要金一千萬錠,銀二千萬錠,帛一千萬匹。然而,宋欽宗一意屈辱退讓,下令大括金銀。金人索要騾馬,京城馬匹為之一空。金人又索要少女一千五百人,宋欽宗不敢怠慢,甚至讓自己的妃嬪抵數,少女不甘受辱,死者甚眾。關於金銀布帛,宋欽宗深感府庫不足,遂令權貴、富室、商民出資犒軍。所謂出資,其實就是搶奪。對於反抗者,動輒枷項,連鄭皇後娘家也未幸免。即便如此,金銀仍不足數,負責搜刮金銀的梅執禮等四位大臣也因此被處死,其他被杖責的官員比比皆是,百姓被逼自盡者甚眾,開封城內一片狼藉蕭條景象。

然而,金人仍不罷休,改掠他物以抵金銀。凡祭天禮器、天子法駕、各種圖書典籍、大成樂器以至百戲所用服裝道具,均在搜求之列。諸科醫生、教坊樂工、各種工匠也被劫掠。又瘋狂掠奪婦女,隻要稍有姿色,即被開封府捕捉,以供金人玩樂。甚至將本已蓬頭垢麵、已顯羸病之狀的女子塗脂抹粉,喬裝打扮,整車整車地送入金營,弄得開封城內怨聲載道,民不聊生。

後來金太宗索性下詔將宋欽宗廢為庶人,冊封一向主和的張邦昌為帝,國號大楚。四月一日,金軍在擄掠了大量金銀財寶後開始撤退。北宋宮廳幾乎所有皇室和財寶都被女真人掠走。僅有三位皇室成員得以幸免,一個是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趙構,另一個是被貶為庶人的宋哲宗第一任皇後元祐皇後孟氏和宋徽宗第三十四女恭福帝姬。

而這位大楚皇帝張邦昌則根本沒有做皇帝。當金軍北歸時,他拒絕了金軍留下一萬幫助其鞏固統治秩序的好意。而後派出使臣帶著傳國玉璽趕到前北宋王朝的南京應天府,恭請康王趙構繼承皇位。同時,恭請元祐皇後在康王到來之前先垂簾聽政,暫時主持大局。

這是方有度一生也不會忘記的傷痛,這些從雁門關逃出的士兵最終隻剩下二十一人,而婦女和孩子則隻剩下十七人。

那天,方有度和大家聚在一起,他說,這個國家還能給我們什麼?我們戰死了那麼多的兄弟,可是京城還是被破,蠻人搶走了金錢和女人,還讓我們繼續給他們送歲幣。我們究竟為誰而戰?是那個叫皇帝的人嗎?

皇帝難道會在意我們的生死?難道他會守衛我們的家園?保護我們的兒女?不,他什麼也不能給我們。為了江山,他可以把所有的東西當做禮物都送給蠻人,包括他的兒女和妻子,這個皇帝究竟有什麼用?

不久,方有度帶著這些人往亳州遷徙。南宋建立後,金朝又派兵南下,意圖滅亡宋朝殘部。宋高宗害怕,一味逃跑,一直逃到了建康。而方有度則一直跟隨南宋遷徙到了臨安。

為了逃避徭役,方有度等人便隱姓埋名。為了生存,他們二十一個人建立了一個幫派,因為他們祖籍雁門,所以別人稱他們為雁門幫。雁門幫的生意非常廣,起初他們保鏢,可是保鏢的活非常危險。於是他們建寺廟築宮觀,因為宗教受到朝廷庇護,無論給朝廷做法事,還是給普通人看病祈福,都能夠得到收益。另外,他們還有當鋪、商店、旅舍、林地、果園、菜圃,即使在窮困潦倒,揭不開鍋時甚至還能外出化緣。不過,雁門幫在百餘年間逐漸擴大,

在元朝建立後,他們已經有千餘信徒,成為江南最大最有影響力的幫派。

雁門幫是一個家族性的幫派,方姓家族、慕容家族和上官家族是其中最有權勢的三股勢力。雁門幫實行父死子繼的繼承製度,方有度的後人一直是雁門幫的主人,他們的人數最多,控製著幫派的方方麵麵。慕容家族和方姓家族關係密切,相互扶持,一同抗敵。而上官家族則較為封閉,他們很少參與幫中敏感事件,出入江湖也不頻繁,是一個獨立性的勢力。

雁門幫的統治中心在臨安的雁門府,其他四支勢力分別是慕容家族控製的瓊仙園、倚翠園,方家控製的梨花榭,上官家族控製的玉階齋,這四支勢力隻有上官家族以半宗教的方式統治。

魏知音認識一位名叫畢奉賢的和尚,和尚自稱自己是雁門幫的人。

畢奉賢說,在雁門府我可是一個有地位的人。

魏知音說,江湖上很少有人見到雁門幫的主人?不知道你見過沒有?

畢奉賢說,今日雁門幫的主人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孩子,所以事事都是由他的叔叔方孝茂掌管。這個主人其實是有名而無權的。

魏知音說,原來是這樣。那我可以見這位方孝茂前輩嗎?

畢奉賢說,那倒不用,你有什麼事情跟我說就可以。

魏知音說,那您在雁門府裏管什麼的?

畢奉賢說,在雁門府裏我可管不了什麼,我是在外麵做事情的。不過,我的師傅是雁門幫的三大長老之一,你要做什麼生意,我都可以替你轉告,不過,假如沒有大事,我自己就可以幫你完成。

魏知音說,長老的地位如何?這長老可以管很多事情嗎?

畢奉賢說,你可是孤陋寡聞了,這長老可是教主外,在幫中地位最高的三個人。一個名叫授業長老,他管理幫中所有的一般信徒,一般信徒就是家境貧寒、不曾拜師的下等弟子,

授業長老作為這些一般信徒的師傅,傳授他們禮儀和規範,安排他們起居生活,並掌管每個人檔案資料,對於優異的弟子,授業長老可以收為入室弟子,傳授技藝和所長,而不服從的弟子則隨時可能受到懲罰,甚至被逐出。

魏知音說,這個長老應該是最有權力的,因為所有弟子都聽從他的話。

畢奉賢說,不對。其實這些一般在雁門幫地位最低,控製這些人並不代表這個長老很有地位。

魏知音說,誰比他還有地位?

畢奉賢說,有一個叫做護法長老,這個長老最令人害怕,他可以懲罰幫派中的任何人,包括其他兩位長老,雁門幫的幫規嚴苛,凡與官府勾結、透露情報的便要遭受刑殺。而幫裏的各種賬目、諸多法令、繁瑣生意也悉數由護法長老掌控,此外,他還能隨時升遷一般信徒的職務,並擁有對叛幫者先斬後奏的權力。

魏知音吃驚地說,這可是宰相一般的人物啊。

畢奉賢說,這是當然。

魏知音說,這樣算下來,那麼第三個長老管什麼?

畢奉賢說,第三位叫做禁衛長老,他負責保護幫主和家人,有時也會代幫主處理與其他幫派的事務。他的手下人數不多,可是無不精壯強悍,身懷絕技。禁衛長老隻在府上做事,因此我在幫中這麼多年從未見過他本人。

魏知音說,聽起來每一個都很強,不過我有一個疑問,你的師父是誰?

畢奉賢說,我的師傅就是護法長老。

魏知音說,敢問尊師大名?

畢奉賢說,尊師名叫方孝成,乃是現任幫主的堂叔。師傅擅用一把黑鐵通亮的冥王劍,此劍沉重威猛,無堅不摧。師傅曾受人埋伏,可他竟用此劍殺光了所有埋伏他的敵人,世人畏懼,稱這是一把送人去見冥王的劍,而稱師傅叫白日冥王。

魏知音聽到這個人嚇了一跳,忙說,你們雁門幫什麼生意都做嗎?

畢奉賢說,我們有三樣不做。

魏知音說,哪三樣?

畢奉賢說,一不替朝廷賣命。二不殺貧民百姓。三不劫救濟之糧。

魏知音說,那並不違過,我的生意是讓你們殺人。

畢奉賢說,殺誰?

魏知音說,是我的哥哥。

畢奉賢說,那是你們家裏的私事,我們做恐怕不好。

魏知音從懷中取出金子塞給畢奉賢,並說,這些隻是定金,事成後我再給你三倍。

畢奉賢說,這可不是小事,我必須得告訴我的師傅,他要是同意,自然就可以辦成。

魏知音說,既然這樣,事成後我再加送三倍。

畢奉賢說,三天後我給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