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結果不公舉子憤不平真相清淅將軍告禦獎
釋子研經內苦修,宰相幹預閉九州。
朱門紈絝承恩澤,主考撓首看信憂。
本來十分嚴肅的考試,因為李林甫的介入,寒窗的學子無緣登科,官宦家族的紈絝子弟都要錄取進士。使得主持考試的苗晉卿十分為難,他不能將信箋給其他人看,那樣便得罪了李林甫。今後不但不能向上爬,而且不能在朝廷中混了。
苗晉卿癡呆的坐在密室裏,宋遙進來笑著說道:“什麼事這樣神秘?要到密室裏來談。”苗晉卿瞅了他一眼,拿著李林甫給他的紙箋,不停的歎氣,將紙箋放到桌上,又拿起來看,嘴裏說道:“丞相舉薦的這些人,不能得罪,左右為難,不好處理啊?”放下紙箋,用手撓著腦袋。
宋遙順手從桌案上撿起紙箋,又認真的看了一回。喃喃的說道:“這多朝廷官員的子嗣,文章都上不了台麵,怎麼能夠錄取進士?丞相真會給我們出難題。不管他那一套,我們按標準錄取。”
苗晉卿不停的用手拍打著腦袋,嘴裏念叨著:“明擺著的事,李丞相已經答應了這些人,如果沒有上榜,他們一定知道是我們倆從中作埂。可這些人,一個也得罪不得。這不隻是丞相是給我出難題,這些官員都在向我們要脅。這麼多的人,又是占據重要位置,得罪不起啊,他們的口沫就能淹死我們。”
宋遙說道:“明天就要出皇榜,這是慣例,上萬舉子都在京城等著。弄得不好,要出大事的。”
苗晉卿說道:“皇上在華清宮享福,我們要去進見,還要經過中書省,李丞相不批,也不能擅自上奏折。明擺著的事,你說怎麼辦吧?”
宋遙說道:“錄取進士的奏折要經過吏部尚書先審查,我們一樣一半,既選拔才能出眾之人,也照顧一下李丞相推薦之人。”
苗晉卿帶著草擬的奏折,向李林甫彙報:“報告相爺,您交待的人員,能夠勉強上的都上了。其中有幾個太差,上不得台麵,隻好放到下一屆了。這是草擬的奏折,請相爺過目。”
李林甫接過草擬奏折,看過之後。用手指敲著桌邊,側目看著苗晉卿說道:“這名單不對,許多人不夠資格。朝廷選人,不能全看文章,家庭出身也很重要。李白的詩寫得好,皇上都很欣賞,招到翰林院供職。怎麼樣?不過兩年時間,便被皇上攆出了朝廷。文章寫得好的人,不一定能做得官。你們重新起草,迅速報給我,今天我就到華清宮,讓皇上畫押。”
苗晉卿說道:“按照朝廷的法典,科考就是選拔讀書人。這些人的才華的確很高,如果棄之不用,非常可惜了。”
李林甫說道:“你這人怎麼這樣死腦筋呢?他們不能錄用為進士,還可以到郡縣尋求官職,有本事一樣可以得到重用。六十四名進士,都按我的要求辦理。如果不願意,就換人來辦。”
苗晉卿還想申辯,李林甫繃著臉,揮一下手說道:“這點事都辦不好,你這個吏部侍郎隻怕要換人了。”
萬般無奈,苗晉卿拿著草擬的奏折,垂頭喪氣的回到自己的衙門,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宋遙走近說道:“看你的情緒不好,挨罵了吧。但隻要能爭取到一半的讀書人,罵就讓他罵吧。”
“如果能這樣,罵幾句又算得什麼呢?問題是挨罵的事且不說,這草擬奏折還得重來,李丞相要完全按照他的意見來。”苗晉卿將草擬奏折重重的摔在桌案上,雙手抱頭,眼淚就要下來了。
宋遙說道:“李丞相不讀書,不能廢除科考。科舉本是選拔有才能的讀書人,為朝廷出力,為百姓做主。按照丞相的做法,完全背離了朝廷的法典。如果有人不服,上奏皇上,你我就要蹲大獄了。這事要慎之又慎,不能屈服,紙是永遠也包不住火的。”
苗晉卿說道:“我向丞相說了,他說讀書人沒有用,做官要靠出生。有會做官的老子,就會有能做官的兒子。”
宋遙說道:“這不是又回到漢朝了嗎?朝廷的官員,都讓做官的推薦,成了官官相護。他為什麼不上奏折,讓皇上廢除科考。”
苗晉卿說道:“發牢騷又有何用?皇上不上朝,這樣的大事不能廷議,全由宰相向皇上上奏。此事太難了,如果不按丞相的意見辦理,他向皇上參我們一本。朝中的那些官員,子嗣沒有上皇榜,也會對我們恨之入骨。你我立即就要下課,也脫不了牢獄之災。”
宋遙說道:“你說得有道理,李丞相掌管吏部、尚書省、中書省六年。朝中的官員都與他有些瓜葛,很多人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一手遮天。加上那些想通過科考,讓子嗣進入官場的官員的疾恨,我們今後的日子的確不好過。”
苗晉卿說道:“做官難啊,要做個好官更難。想我是開元十五年的進士,兢兢業業的幹了二十年,總想在青史留名。現在是到了風口上了,這是一個關口,弄得不好就前功盡棄。”
宋遙說道:“你快下決心吧,時間不等人。到華清宮還有六十裏路呢,明天出不了皇榜,舉子要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