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上)(1 / 3)

第十二章隱姓埋名鬧市中養傷巧得傳人學堂裏課徒

駕舟救人盡力行,不為名利安心靈。

自古黎民多行善,有誰記載入史經。

徐長庚救了皇甫惟雄之後,不忍心讓他再受傷害,留他住在家中。他對妻子說道:“王老先生幫窮人打官司,得罪了惡人,現在有家不能回。我們救人救到底,就讓他住在我們家,我再去找胡善人,讓他到學堂教書。”

楊秀麗說道:“這兩天王老先生住在我們家,不停的咳嗽,他的傷能不能好啊?有家不能歸,實在可憐。我支持你,你要真想幫他,就下點真功夫,一定要說動胡善人。”

徐長庚急忙趕到了胡春風的家,他對這位徐家集首富甚是敬佩。雖然聽別人說他很樂意助人,但從來沒有向他求赤什麼事,不知道皇甫惟雄的事能不能成?站在大門口十分猶豫。護衛認識他,過來說道:“徐長庚,是不是來找東家的啊,要不要我通報一聲?”徐長庚站直身子,輕笑一聲說道:“嘻嘻,我還真的有事要找胡善人,請你通報一聲。”

胡春風身材矮小,高不滿六尺,一張娃娃臉很是近人,因此結得好人緣。聽到護衛的報告之後,戴好莊子巾,穿上大紅團花絲綢長衫,腳蹬雲履,快步出來相迎。見麵後笑著說道:“徐老弟何事找我啊?你可是從來沒有蹬過我家大門的啊。請進!”

徐長庚跟在胡春風的身後進入堂屋,胡春風甚是熱情,請他入座,吩咐丫環獻茶。徐長庚不好直接說明來意,笑著說道:“胡員外是這一帶出名的大善人,還兼任裏正之職。掌管著徐家碼頭上的所有店鋪,樂意助人,待人熱情。”

胡春風陪笑說道:“生意做得大,也有難處啊。經營漁市和綢布衣食等日常用品,都是薄利多銷。遇上窮苦之人還得幫上一把,隻能說敷得出日子。”

徐長庚說道:“胡員外雖然是大富豪,但很願意幫助窮人,口碑載道,是老百姓公認的大善人。而且與官府也很好,是江陵縣令眼裏的大紅人,為當地百姓解了很多難題。”

胡春風附和著說道:“縣衙的人可不好侍候啊,很多人都不知道這裏麵的事情難辦。我們徐家碼頭,每年的賦稅最先完CD是我先墊出來的。我還要向縣令、縣丞、縣尉另外送去厚禮,他們才不來找麻煩。”

徐長庚說道:“胡員外對貧苦百姓也很好,平時借糧是大鬥出小鬥進,借錢不收利息,很得民心。”胡春風有些不高興了,拉下臉說道:“你專程來我家,就是為了吹奉我一回嗎?有何事需要幫忙?痛快些說出來。你是個爽快人,今天是怎麼啦?”

徐長庚雙手搓了一下,靦腆的說道:“胡員外這樣爽快,我就直說。我有一個遠房親戚,想來胡家學堂做個教書的先生。想請胡善人幫個忙。”

胡春風說道:“有事說事,扯些不相幹的事幹嘛。你認為那樣捧我,我就高興啦?這事好辦,你去找程仕信先生,讓他考核一下,隻要能夠勝任,就在學堂裏教書好了,報酬一年三十貫。”

徐長庚不停的打躬,連聲說道:“謝謝胡員外,謝謝胡員外。”胡春風點點頭,含笑說道:“不用多禮,快去辦吧。”徐長庚匆忙離開胡春風的家向學堂走去。

胡家學堂座落在徐家集的東北麵,就鄉村而言,這是一所很高大建築了。大門前是一塊較大的操場,方便師生活動,大門上的牌匾上,“胡家學堂”四個大字龍飛鳳舞,下麵的落款是張九齡,十分顯目。

這三個字的落款,已經證明了這所學校的地位,也證明了這辦學之人不簡單,起碼是這一地方的名人。不然的話,如何能請到張九齡來提寫校名。

徐長庚快步走進學堂,找尋程仕信。因為認識,用不著問旁人。程仕信是該校的校長,正是他的關係,才請到張九齡提寫校名。走進學堂,程仕信正在對學生講學,徐長庚便站在教室的門外等待。

程仕信識得徐長庚,知道他有事,很快結束講學。對學生說道:“我剛才講的孔夫子的治學之道,你們一定要加深理解,每人根據自己的理解,寫一篇文章,能寫詩詞更好。”

程仕信出來關了教室的門,對徐長庚說道:“徐勝這一陣子用心多了,隻有刻苦努力,還是有所成就的。”

徐長庚說道:“能識得幾個字,懂得一些聖賢的道理,明白是非就行了。我也不指望他將來能中進士,我今天來不是為了兒子讀書的事。胡員外讓我向你推薦一位教書先生,需要你考核。”

程仕信說道:“胡員外生意興隆,財源豐茂,這所學校是他六年前辦的。學校的開銷很大,加上他在收取學費上的原則,普通人家少收學費,家境貧窮的免收學費。雖然有錢人的子弟多交了學費,但胡員外每年對學校的補貼的數目不少。這也使他有了好名聲,他經營徐家碼頭的各種生意越來越興旺發達。因此他對學校非常重視,所以越辦越好,學生越收越多,正缺教師。你明天就讓你推薦的人來,我看看,如果能勝任,就讓他留下來。”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