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暗施手段多人被中傷 上書彈劾兩臣同遭貶(下)(1 / 3)

李適之是個直性人,認準了的事,他不會後退,當即便進宮向唐玄宗陳述理由。他一心一意為了國家,希望能挖出金子來。

見到唐玄宗,李適之說道:“啟奏皇上,黃金是西域的通用貨幣,有了黃金就能購買大量的洋貨。我的奏折說得很清楚了,這是個賺錢的好門道,應該盡早開工。”

唐玄宗說道:“金子雖然很好,但不能損害我們大唐。適之啊,你的心是好的。朕也知道華山有黃金,但不能挖,那裏有大唐的龍脈,挖斷了龍脈可不得了啊。”李適之知道這是無稽之談,立即上奏:“啟奏皇上,不能聽信那些術士的胡說八道啊,大唐的土地都是皇上的,那裏能挖,那裏不能挖呀。您是皇上,隻要皇上說能挖,任何地方都能挖。”

“放肆,皇帝是天子,也有聽從上天的安排。”唐玄宗大聲斥責。李適之還想申辯,唐玄宗很不高興的對他說道:“華山開采金礦不妥,以後這件事不準再提。今後向我遞奏折之前,先跟林甫商議之後再來,不要太輕佻隨便了。”

李適之如墜雲霧之中,對皇上態度的轉變甚是不解。唐玄宗對他擺擺手,自己起身到後宮去了。李適之十分沒趣,退出皇宮。

李適之的表現,唐玄宗十分不滿。他走了之後,李林甫立即向唐玄宗上奏:“啟奏皇上,適之對金礦之事不依不饒,而且對冊立貴妃娘娘也有意見,雖然沒有直接反對,但言行中流露出來的不滿情緒。平時做事古板得很,對皇上不堅持上朝私下也有意見。”唐玄宗說道:“你是說適之不大稱職,對朕有意見。”李林甫說道:“皇上聖明。”聽了李林甫的話,唐玄宗心底下已有換掉他副宰相的念頭。

要換副宰相,總要物色接班的人選,唐玄宗在朝中尋找。李林甫走後,唐玄宗對高力士說道:“慎矜的表現不錯,可作為左相的候選人。將軍認為如何?”高力士說道:“張均兄弟也不錯,皇上要想選準人,就應該多找幾個候選人。如果隻是在京城中選,麵還是窄了點,還可以從調出京城的人員當中,尋找有才能之人。”

唐玄宗眼光突然放亮,當即說道:“你說得不錯,這些年來很多在京城做官的人,被調出了京城,到地方為官,這些人當中,不少人很有才華。嚴挺之很不錯,他很有才華。在張九齡當中書令的時候,他擔任中書侍郎,作為張九齡在中書省的副手,一直與他配合默契,深得張九齡器重。張九齡被貶的時候,他受到了牽連。但因為他辦事幹練,朕不忍心處置他。林甫當首席宰相後,參奏他與張九齡打得火熱,堅持將他貶為洛州任刺史。州改郡之後,又改任陳留太守。現在正要用人,招他到中書省任職,考察一段時間。”

高力士說道:“嚴挺之十分能幹,才能在李丞相之上,做中書侍郎時口碑載道,在洛州幹得有聲有色,當時陳留出了事故,皇上將他調處處理,做得很好,還得到了皇上的讚揚。”“朕想起來了,是有這件事。”唐玄宗對嚴挺之的興趣起來了。第二天親自上朝,朝議人事安排等問題。散場之後他留下李林甫,單獨對他說道:“嚴挺之還在嗎?這個人很有才能,原先在中書省幹得很好,應該重用,如有可能,將他調回京城。”

李林甫說道:“啟奏皇上,嚴挺之在陳留,陛下既然想念他,要調到京城任職,吏部去考查一下,再向皇上上奏。”

回到家裏,李林甫想:‘嚴挺之的能力在我之上,讓他進中書省,經常與皇上接觸,我的地位就危險了,要想個法子,阻止這件事。’他冥思苦想,終於找到了一個損法子。

他立即叫人把嚴挺之的弟弟找到宰相府。裝出十分關心嚴挺之的樣子說道:“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見皇上嗎,我倒有一個辦法。”嚴挺之的弟弟見李林甫這樣關心他哥哥,當然很感激,連忙說道:“請教丞相該怎麼辦呢?”

李林甫說:“隻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折,就說他得了病,請求回京城來看病。這樣就能回京了。”

嚴挺之家眷都在長安,因此很想回京城,他不知內情,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請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著奏章去見唐玄宗,並且說道:“啟奏皇上,真是太可惜了,嚴挺之現在得了慢性病,身體不太好,繁重的事幹不了啦。中書省的事務太多,擔子太重,他可能挑不起來,不能幹大事了。隻有將他調進京城,給個輕鬆的差事好了。”

唐玄宗看到嚴挺之的奏折,以為嚴挺之真的得了重病,做夢也沒有想到,這是李林甫精心安排的假象。就按李林甫的注意,調他回京,任命他為正議大夫,給了一個正四品的文散官,讓他好好養病。

兵部侍郎盧絢,作風正派,很有潛力。有一天,唐玄宗對李林甫說道:“兵部侍郎盧絢,頗有才氣,雖然年輕,將來可堪大用。”

李林甫聽後,內心很不自在,因為盧絢與他的頂頭上司,兵部尚書李適之關係很好,與李林甫不是同一路人。本來就討厭他,現在聽到皇上讚揚他,李林甫就更不高興了,他認為唐玄宗對盧絢有好感,將來一定會重用他,那樣會威脅到他的地位。

於是先下手為強,他開始想辦法搜集他的反麵證據,要搞掉他。人無完人,任何人,從反麵角度都能找到許多缺點。他指使禦史台向唐玄宗上奏盧絢的錯誤,說他不適合再繼續擔任兵部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