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淹死的魚(1 / 1)

第二件奇怪的事情就發生在那個小煤礦附近。

紙坊湖。

紙坊湖碧波萬頃、草肥魚豐,是豫州市和登封市唯一的水源地。

老陳退休了三年,這三年來他幾乎每個周末都來湖邊釣魚,他技術很臭,但是心理素質很好,釣多釣少也都不是很在意。

這天老陳騎了差不多半小時自行車,又像往常一樣,徒手翻過一座小土坡,步行了幾百米,才來到湖畔。他正預想著今天釣魚成果的時候,一抬頭,手中的釣竿掉了下來。

他看到了什麼?無數的魚,無數的死魚,像秋後收割過的莊稼一樣,密密麻麻的躺在湖岸上。魚鱗反射著烈日,發出一片死氣沉沉的光亮。

老陳感到口舌異常幹燥起來,他舔了舔似乎幹裂餓嘴唇,撥出去了一個號碼。電話接通的那一刻,老陳眼神才恢複了冷靜。

接電話的是市環保局吳局長,電話沒有轉接,直接打到了吳局長手機上。

電話掛斷後,整個環保局上上下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集結在一起,吳局長難得沒有做事前動員講話,隻說了一句:"上車!"

等這些環保專家和技術人員趕到的時候,已經有不少當地的村民和民警圍聚過來,人頭攢動。吳局長遞給老陳一瓶水,剛要說話,被老陳揮揮手打斷:"趕緊幹活,我需要最快知道結果!"

很快數據和初步檢驗結果就報到了老陳麵前,有受災的漁民和好奇的群眾也圍攏了過來。一個技術員剛要跟吳局長彙報,被吳局長一個手勢指給老陳:"先給陳市長彙報!"

周圍的人頓時呃了一聲,原來這土不啦嘰的老頭居然是市長,怪不得所有人都看他臉色。

老陳的臉色是不太好,加上群眾的目光聚焦,變的更加難看起來。

技術員遞過去一張手寫的A4紙,,上邊密密麻麻標著數據:"陳市長,我們到的第一時間,取樣分析和數據統計同時進行,我們的專家都是經過了多次——"

老陳一把把紙扔還給技術員,黑著臉說:"第一,我已經退下來了,別再叫我市長,第二,別廢話,說結果。"

技術員臉一紅,整理了下思路,繼續彙報道:"死魚數量估算有數十萬斤,原因主要是水中缺氧所致,這與湖裏水位下降,養魚密度大有關,具體原因還要進一步分析化驗。"

老陳有些怒火:"屁話!水位哪年不下降,養魚密度哪年不一樣?就今年死魚啊?把你們的老梁頭叫來,你們整個局裏的技術,我就信他。"

老梁頭和老陳一起釣過魚,老陳話少,老梁頭話多,時間久了,老陳自然知道老梁的一切,老梁卻對老陳一無所知。

幸好這次局裏全員出動,不然考慮到年紀,肯定會讓老梁頭留守單位。

吳局長一臉驚訝的把同樣一臉驚訝的老梁頭叫了過來。

吳局長驚訝的是陳市長和老梁頭的交情,老梁頭驚訝的是手頭的死魚。

老梁頭抬頭看了一眼:"老陳?又來釣魚?今天怕是沒戲了!"又轉過頭對著吳局長說:"吳局啊,真是太奇怪了,我梁啟發活了這麼大歲數,還沒見過這麼奇怪的事情。你看這魚肚子,都快撐破了,一劃拉開,全是水,怕不是缺氧這麼簡單!"

老陳示意吳局長別拆穿自己身份,向前一步,更靠近了一下老梁頭:"老梁,你意思是?"老梁歎了一口氣,拍了拍老陳肩膀:"老哥啊,今天你算是看著了,這魚,怕是嗆水,被淹死了!"

人群中有不矜持的撲哧一聲笑了出來,緊跟著笑的人越來越多。

魚居然會被淹死,天下還有比這個更可笑的事情嘛?

老梁回頭看著嘲笑自己的人群,也不出聲反駁,隻是繼續檢查手頭的死魚。

老陳沉默了一會,突然沉聲朝人群問道:"如果這些魚,在水裏喪失了呼吸能力,是不是就算淹死呢?"

所有人都冷靜下來。有人開始去試著去思考這種可能,當第一個想通的人發出一聲低呼後,陸續有人意識到這件事情的可怕。

魚!難道真是被淹死的?

湖底,到底發生了什麼?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