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回答:善與惡各占人心的一半,隱藏在人的意念之中,哪一方麵被挖掘得早,挖掘得深,哪一方麵就偏重,偏重一方的彰顯,就成了好人與壞人的鑒別標準。文學的作用就是把人引向善的一方。熱情的鼓勵與真誠的讚美,是抑惡揚善最好的挖掘機。一個人長期受人讚美,就會自覺不自覺地向美的方向走,美的一方就會愈加鮮明。惡的一方如果沒有強有力的激發,就永遠也得不到彰顯。
**********就是極大地激活了人性中的惡。人類的精神家園幾千年來,經無數的先賢大哲苦心營職,殫精竭慮,小心翼翼,培養出來的為人類社會共同尊崇的價值觀被人一腳踢開了。道德水準的提升很慢,猶如鮮花需要精心培養,野草不用撒種就能迅速蔓延。《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較《論語》更深入人心。****時,夫妻反目,父子成仇,同事間相互揭發、誣告,成為時尚。**********對中華民族固有秩序的破壞難以估量,豈止是耽誤了一代人!
這兒老師和學生一樣土氣,多數人穿家織布做的衣服,自家做的布鞋。做上衣的土布都是白色,一看就知道沒經過漂染,上麵規則地織進幾道綠色的橫線,稍加點綴,上有很多不規則的小疙瘩,像似斷線再接上的。我在同學家看到過紡車,很簡單。這以前,我在曆史書上看到過黃道婆使用的紡車繪畫,好像比這裏的紡車複雜一點。織布機很大,很笨,以前沒見過。在東北的時候,從未聽說過自家還能織布。我的班主任從未穿過用自家織的布做的衣服。他穿的衣服和鞋一看就是從商店裏買來的,明顯比其它老師整潔一些。聽姑姑說,他是民辦教師,每月工資二十多元。我姑姑是公辦教師,每月工資六十多元。王老師穿的那雙塑料底的布鞋要兩元六角錢,我就穿那種布鞋。
我那胖子同桌不久就不念了,換上了一個叫趙運庚的男生,他的手和臉也不整潔,可他穿著長衣褲。他學習非常刻苦,除語文外,其它學科都比我好。這學校的畢業生,隻有百分之十左右的升學率,多數人初中畢業後,就回家務農。
姑姑所在的高中,前一年有一百多名畢業生,隻有一人考上了本科。兩個人考上了專科。一個原因是鄉下學校學生成績差,第二個原因是河南省生源多,高校少,再就是剛恢複高考,招生也少。
我這個東北城裏來的學生,在這學校裏很惹眼。雖然沒有什麼好衣服,我帶去的都是舊衣服,可總比家織布要好。我穿著整潔,每天洗臉、洗腳、擦身子。
我的語文成績遙遙領先,別的學科成績也漸次提高,隻有英語,浪費了我大量時間也跟不上。教英語的李曼華老師,是個二十多歲的姑娘,幾乎每次講完課,都走到我的座位前,關切地詢問我有什麼問題,哪個地方沒聽懂。有幾天,她沒來上課,有個同學說她結婚了。那一天下午,她來了,煥然一新地來了,她的上衣有些鮮豔,這以前她從來沒有鮮豔過。下身是一條軍人穿的草綠色的的確良褲子,腳穿一雙黑絨布麵的從商店裏買來的鞋,頭發燙著小卷。我知道這就是新娘子的新裝了。她笑吟吟地站在教室門口,有一點羞澀。她不漂亮,但很親切,從不訓人。我們都笑吟吟地看著她,不知道是誰拍了兩下手,我們都跟著使勁地拍了起來。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因為感到親切,給老師鼓掌。
李老師待我很好,是因為有一天上英語課的時候,我忽然又想到了家,竟有種淒涼的感覺,在本子上隨手寫下了幾個字“遠離家鄉,語言不通,舉目無親”。我忘了是在哪本書上看到的這幾句話。我正在琢磨這“舉目無親”四個字,是不是有點問題。李老師經過我的座位看到了,她拿起來看了看,放下了,意味深長地看了我一眼,微笑著走出了教室。她讀懂了這幾個字,我的心思被她看到了。我猜想她一定會去告訴王老師,我不想讓他們看到,就把那幾個字從本子上撕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