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文學獎還給文化人,把“院士”還給院士!
我也有寫部書的意願,幾次下筆,幾次擱筆,寫了幾頁就沒有話說了,過幾天拿出來看一看,都寫的是什麼呀!我自己都看不下去,給誰看呀!柳荷衣說我眼高手低,我以為不然。眼高的人手不會低,手也會高,所謂眼到手到。說你手低,那就是說你眼低,你看不到高處,就寫不出高處的風景。
黃秋叢曾用三萬字,回憶年輕時候談戀愛的經過。他寫了三個和他擦肩走過的姑娘。這些文字離人心近,離主流遠,很難拿到台麵上來,更別想獲獎。我努力在這些文字中尋找我的和我熟悉人的身影,我發現我不過是在旁杈上,被他多瞟過一眼的人。他那些觸及心靈的****故事,真讓我羨慕。有人說沒有一場深刻的戀愛,人生等於白過。我的人生白過了。
痛苦、淒涼、感激,這些複雜情感是文字無法準確描繪的,所謂如詩如畫,栩栩如生,不過是些言過其實的誇獎。誰能用語言、文字準確描繪出洛陽龍門盧舍那大佛或北京天壇祈年殿的樣子?我忽然覺得,文學作品不過是生活片段的拙劣複寫,怎麼會高於生活呢!看水裏遊動的魚蝦,遠比大師畫作上的靈動,九寨溝的神韻是畫筆無法描抹的,江山比圖畫美多了。看了黃秋叢的文字,我才知道,這家夥原來這麼細膩,這麼有心,文筆又這麼好。我建議他好好改一改,改成中篇小說,發表。
他說早就有發表小說的想法,還為這書起好了名字,叫“我見過嫦娥的笑容”,或是“落在遼河上的雪”。丁文滋聽了,說見過嫦娥的笑容味道不夠,不如叫“我踩過嫦娥的腳”。黃秋叢聽了,果斷地說“不行,下流”。
我開始琢磨這兩個名字,“落在遼河上的雪”有點大眾,誰都能看到落在遼河上的雪。嫦娥的笑容一般人是看不到的,讓你看到了,就要寫出獨到的東西。寫獨到的東西很累,結果還不知能不能獨到。還是寫點輕鬆的,大眾易於接受的東西好。
他看的書比我多,悟性也比我好,我讀的那些書,多數是他推薦給我看的。他的讀書心得異常豐富多彩。在酒桌上,我隻能聽他講,輕易不敢插話,怕的是哪一句說得不對,被他看輕。
在酒桌上話多可不是好事,你把見識說出來,以為別人會服你就想錯了。開始聽幾句感到新鮮,還能聽下去。總聽你說,別人就沒有了色彩。要知道誰都想放光,你的光芒壓過了所有人,就會引起反感。我真想告訴這幾個話多的同學——適當說幾句,然後認真聽別人的,別人說的對與錯不要當回事,要點頭微笑,做附和狀。不要輕易反駁別人,要給人家留一口。看他們搶話那勁頭,我忍了忍,沒有說,知道沒有用。
我經常聽到有人問,“讀書上大學有什麼用?”
如果問話的人是設問,言下的意思是想說沒有用,我就低聲附和說,“是沒什麼用。”如果我見那人是真的在問,我就告訴他,讀書有大用。第一:學到知識,這些知識會使我們的情感更加細膩。第二:能結交一些有共同價值觀的人,特別是讀大學時的同學,這些人將在你的成長道路上為你提供養分,他們幾乎不需要你付出什麼,就會盡其所能幫助你。第三個好處是,能提升自身的修養。文化使我們更有魅力,會幫助我們走過四季,全天候感悟生活、認識生活。就算看不見冰雪,也能看清春花秋月,霧雨雷電,這技能會讓我們受用終生。
今年上半年,我去山西省旅遊時,在喬家大院裏看到一副對聯,說得很好。喬家大院進門西走好像是南麵第三個院子,正廳大門兩側,楷體書寫,上聯寫“讀書即未成名究竟人高品雅”,下聯是“修德不期獲報自然夢穩心安”。橫批是“靜宜”,這“宜”字的寶蓋上沒有點。我猜想寫這對子的人,一定年紀很大了,看慣了人間冷暖,世態炎涼,生活又過得很優裕,提醒自己要大度、超脫,追求“人高品雅”與“夢穩心安”。他在說給別人,也是說給自己。北麵一個院子的西牆上,有一大片題字,我隻記住了一句“能容小人是大人”。
黃秋叢給我講過一副對聯。他說在河南省內鄉縣,有一舊縣衙,上聯寫“得一官不榮,失一官不辱,休說一官無用,地方全靠一官”,下聯是“吃百姓之飯,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讀這對聯,我好像看到了一個心係百姓、不怕丟官、作風飄逸的縣太爺坐在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