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全方位培養(2 / 3)

同事朋友給的慰問金也有限,逼不得已,開口向我借錢,要得也不多,幾百塊錢都行。

實話,一開始我是不想借的,因為我們不熟悉啊,我們認識是因為房子,我在網上看中的一套房子,聯係人便是他。

在整個看房訂房的過程中,他一直都很認真負責,房屋的打掃、維修、驗收,我整個都拜托他,直到最後一切妥當,他把鑰匙交到我的手上。他給我的印象是蠻踏實的。交往僅此而已。

其次,他的家人到底出了什麼事?

如果真有難事,一定要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別人才會有相應對的幫助,但他什麼也沒有透露,無圖無真相,很難讓人信服。

也許是基於交往時的好印象,他的求助信息在我心裏紮了根,如果真有難事,幾百塊錢也隻是杯水車薪啊。

我便在考慮:除了借錢外,還能給他提供什麼樣的幫助呢?寫文呼籲?可惜我的平台不大,如果寫好了該往哪裏投?有沒有人會出手幫助他呢?

第二,他又發來一條信息:“我也覺得自己這樣很不好。但確實是一時半會兒自己也沒辦法。不得不麻煩下您,真的是一分錢難死人。唉。”

我便真的覺得,也許他是真遇到困難了,幾百塊錢也不是大數,給他吧,於是把00塊以紅包的形式轉給了他。

二、善良的結局不應該是受欺騙

到了晚上,這件事情出現了轉機,我栽倒在中介哥的大心機麵前。

朋友告訴我:整件事就是個騙局,這個哥在9月初盜刷了同事的銀行卡,並向幾個客戶幾百的借錢。

有幾個客戶已經上當,公司在確認盜刷的錢進了他的賬戶後報了警,我告訴朋友:“也包括我。”

朋友聲音很正常:“我知道,肯定會有你。”

那他家裏的事是不是真的?

這個倒不是很清楚,反正他已經離職了,如果再跟你聯係,不能再給錢了。

應該不會給了,失去00塊錢,不至於讓我懷疑人生,但心裏真的不是滋味,為什麼我這麼傻,會這麼輕易上當?為什麼我的善意要被侮辱,被踐踏?

三、盲目而無原則的善良實際是一種惡

善良是一種美好的品質,世間因善良而充滿了溫暖,有了困難會有人伸出援手,心裏充滿著感激和安定。

但是,盲目無原則的善良卻是一種惡,它會讓受施者產生不勞而獲的懶惰心態,愈加的變本加厲。究其原因,不過是一開始的一個善良之舉。

大學時期有一位男同學,那是大家公認的好人。他很好話,舍友讓他帶飯,他本來不打算回宿舍,也會改變計劃把飯捎回去。

他講義氣,朋友向他借錢,他即使錢不夠,也要東拚西湊先拿給朋友;他脾氣好,即使遇到不公的事情,即使吃虧,也總一笑了之。

直到有一次,他答應了舍友幫忙買飯的要求,結果在去食堂的路上,導師因為論文的修改問題臨時找他,舍友的飯沒有帶成。

結果那個躺在床上的舍友勃然大怒,指責他為什麼不給帶飯?給別人都能帶到,為什麼他的飯帶不成?不依不饒,得激動時帶出很多髒字。

男同學終於怒了,難得一次發了火,並撂下了狠話,隻是從此又走向了另一個極端,他對人有求必應,一直在努力成全別人,但偏偏忘了,最應該成全的,是他自己。

他突然意識到:今的惡果,原來是自己一次次無原則的善良,把自己逼向了困境,也讓舍友得寸進尺。

自己的所謂善良,不僅讓同學關係交惡,也激發出了他人人性中的惡。

還記得幾年前林森浩殺人事件麼?

有177名學生聯名給法院寫信,列述林森浩的愛心、善良、原則、困惑甚至內心的幽閉孤獨,他生活拮據,卻節省生活費為汶川地震捐款,堅持不收病人紅包等行為。

齊刷刷地請求法院寬恕林森浩,希望免於死刑,讓他以照顧黃洋父母的形式為自己贖罪,這177名學生善良嗎?

確實善良,他們看到了林森浩身上的優點,對於這樣一個高材生的隕落寄予同情,這177名學生善良嗎?

一點也不善良,他們所謂的善就是無原則、無是非判斷的善,他們所謂的善,對受害人黃洋是一種殘忍,是對惡的一種縱容,是對正義的一種褻瀆。

四、聰明、理智、有原則的善良才是善良的高級形式

世間的好與壞、善與惡,都是一點點堆積起來,勿以善而不為,勿以惡而為之。

可如果是盲目的善,有可能會成為犯罪的誘因,而那種是非不明、原則不清,類似於農夫與東郭先生的善,直接會導向惡的結果。

羅素曾過:在一切道德品質之中,善良的本性在世界上是最需要的。

世界需要的是一種高級的善良,就是聰明、理智、有原則的善良。王波就:“我自己當然希望變得更善良,但這種善良應該是我變得更聰明造成的,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