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是,原野有多大?夠不夠大?
而靈師的心,如果廣闊如同原野,聞聲持靜、見亂守定,臨危不懼、遇難不慌,那通過心法吸取的靈能,也會如同原野上的風,長長不息。
所以,這心法名叫《長風不息》。
通篇看完,秦永英一邊喜悅於自己的領悟,一邊因為靈能用盡而精疲力竭。連忙運行第一層《長風不息》,直到渾身又有暖洋洋的充沛感,這才滿意,安心睡覺。
入夢前最後一個念頭是:世上最大的原野,不就是地殼麼?
連大海都包容的地殼!
所以,這心法的關鍵,是“心如大地”。
這想法一生,心法倏然運轉,周圍的靈能呼啦啦被吸入秦永英體內,光腦報喜:“靈能吸取速率刷新最高紀錄,峰值增幅百分之八百四十三點九;靈能吸取速率刷新最高紀錄,峰值增幅百分之十五點二;靈能吸取速率刷新最高紀錄,峰值增幅百分之四點六;靈能吸取速率刷新最高紀錄……”
這是頓悟才有的成果!
以至於心法效率創出了一個八九倍的高峰。
若能鞏固,心法修習就可以一日千裏;不能鞏固,也受益匪淺。
可惜,秦永英正是困極睡去,模模糊糊聽到了,腦子卻已經轉不動了,隻覺得“好吵”,壓根沒想起光腦教給她的有關靈師的常識,更沒察覺這就是“頓悟”。
而她一睡著,心法運轉也就停止了。
……
次日清晨。
秦永英起來時,隻覺神氣特別飽滿,精神特別抖擻,心明眼亮,渾身有使不完的勁。
野外篝火再旺,總不如家裏舒服,頭一次進山的人,頭一晚大多休息不好。秦興靈見秦永英氣色極好,頓時放心,忙碌去了。
秦永毅、秦永敢記著要把營地翻一遍的事,很快吃完早飯,就催秦永英。
結果,還真讓秦永英找到兩處。
一處是一株紅線藤,長在石頭底下一道縫隙裏。
另一處,是一大叢老不死,其中有一株五年多的、七八株四年多的、二十幾株三年的,全擠在樹上廢棄的鳥窩裏,估計是一顆種子繁衍了兩代。
三伯秦興宗見了直誇秦永英好眼力,又道:“那對鳥是被我們驚走的。五六年前,我們還不走這道坡。”
“是啊,那會兒山溪還沒改道。”莊河生被兒子拉著來一起找,也瞧見了這一幕,“喏!瞧見那條低窪沒?下坡那道溪,本來就從旁邊這道溝裏過,後來發了大水,山裏石頭滑坡,才彎到下麵去了。”
兩兄弟快快活活挖出草藥來,對秦永英佩服得幾乎五體投地。
一個道:“六妹,記得去哪裏都叫上我啊。”
另一個道:“六妹,記得幫三哥也看看,看看腳下有沒有踩到好東西啊。”
秦興宗、莊河生聽得樂了。
秦永英無語了一瞬,失笑。
之後隊伍開撥。
上午的路上,秦永英新得了一株八年份的奶奶草。
這株奶奶草長在老樹被蟲蛀出來的裂縫裏,離地兩米多高。幸好,這株奶奶草年份九了,有半片葉子露在樹縫外頭,從地上瞧得見,否則,秦永英真不知道該怎麼來上一句“哥,快看那兒”。
午休的時候,秦永英又新添了一株六年份的奶奶草、一株三四年的老不死。
這兩株尋常些,都是旁邊的草叢中、灌木叢中藏著。一株,秦永英裝模作樣巡視了一小會兒,就找到了;另一株,秦永英跟女獵手們結伴解手,回來時走偏幾步,順路挖了。
……
下午兩三點鍾,隊伍到達了目的地——獵屋。
獵屋在黑石峰山腳下,是村裏搭的木屋。
木屋一共四排,首尾相連呈“口”字形。屋頂上有“回”字形瞭望台。所有木屋對外的木牆上,都沒有開窗、沒有開門。出去時,要先上到屋頂,再用抽梯下到外麵。
這麼建,是為了防禦野獸。
屋子矮、麵積大。因為直連泥地,又長期無人居住,屋內濕氣、黴氣很重,晚上不烤火不能睡人。
之後十天半月的狩獵,將以這裏為中心進行。有些小隊走得遠了,也可能在外夜宿一兩晚,但一般不會連宿三天。
這都是默認的慣例。一是出於安全考慮,二是為了保證休息。
因為對外沒有門,隊伍到達後,尤柱山掄起繩索套住瞭望台上的火盆柱,蹬著牆壁爬了上去。
大家都等著他下屋頂、去屋裏拿抽梯——每年也就春秋農閑有空來打獵,梯子不能放外麵,否則早被雨淋得爛掉了。
尤柱山低頭看看院子裏,皺眉,又原路下來了,直奔秦興靈。
“怎麼了?”“出什麼狀況了?”八個小隊領頭人見狀,都迎了上去。
“許多蛇!裏頭院子裏,一眼看去幾十條蛇!都在曬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