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基本因素左右大局。
答:入市之前,你會先考慮有一個明確的市勢觀點,會將基本因素分析對與打勝仗,勢助極大,但除非我充分了解市勢上升或者下跌的原因,我不會貿然因為圖表美妙而胡亂入市。
問:亦即是說,你每一買賣都有基本因素支持?
答:正確,但我亦想強調圖表分析的作用,圖表分析可以證實基本因素顯示的趨勢,加強入市的信心。
問:基本因素的重要性,可否舉出實例作為左證?
答:過去六個月來,我對加拿大元走勢並無定論,事實上看好或看淡都有充分理由,除非你以槍杆子對準我的頭,強迫我做出選擇,我始會勉強沽空加拿大元,其後,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協定簽定,受到市場明朗。
問:實際上市勢與貿易協議互相配合?
答:在協商過程當中,加拿大元已經價位向上突破當時我已經意會到影響加拿大元價值的基本因素可能有變,市場已經投下信任一票,因此我順勢加入戰鬥,買入加拿大元做好倉的考慮要點,包括了基本因素的轉變,及與市場配合的技術性走勢。
問:美加兩國簽署貿易協定,是否亦在考慮之列?
答:事先我並不知道兩國簽署協議對加元構成例好,因素有部分人認為美國貨可能充斥加拿大市場,因而利淡加元,但市場永遠是對的,先進者入市的方向可以確定一切,我作出的決定隻是順勢買賣。
問:容許我作一個大膽的假設:一個重要的基本性轉變發生之後,市場所做出的反應,可以顯示市勢的長期趨向。
答:絕對正確,市場走勢永遠因先進者帶領潮流,舉例說蘇聯是技藝高超的炒家。
問:再那一個市場?
答:外幣和五穀類市場。
問:蘇聯是出色的投機能手,實在出乎一般人意料之外,但一舉一動,從何得悉?
答:蘇聯要透過商業銀行或其他買賣機構出入,消息自然外瀉,任何人士都會聽到傳聞。
問:以蘇聯的經濟狀況,離開一窮二白的程度其實不遠,一個管理本身經濟亦欠妥當的國家如何可以為出色的炒家。
答:事實勝於雄辯,你可以向投機市場人士查詢,證實蘇聯在炒賣方麵的崇高地位。
問:何解?
答:蘇聯擁有最先進的特務係統,對於市場的重要基本消息都可以輕而易舉得到第一手資料,知己知彼,自然可以百戰百勝。
問:圖表分析的地方如何?
答:中間可大發神威,但亦可能一無是處。
問:請進一步解釋。
答:大部分圖表分析都聲稱能夠記錄過去的走勢但不可以預測未來的上落。
問:圖表分析與基本分析如何配合?
答:圖表分析好比市場的溫度計,研究基本因素的專家揚言圖表分析可以至之不理此點大錯特錯,醫生診病,對於病人的體溫置之不理,又怎可以正確判斷症狀呢?實際上圖表分析與基本因素兩者該相輔相成,圖表分析協助觀察其他市場人士的動態,或供求失去平衡的情形,預早作出警號。
問:看來你對於基本因素較為注重,但你可曾單平圖表的可能形態而入市買賣?
答:中間會根據圖表的突破的訊號入市,積累了多年的戰鬥經驗,即使事先沒有基本因素配合,而市勢突然平地一聲雷的衝破徘徊區域,對我來說,不會造成不安。
問:換而言之,你會跟隨突破的方向入市買賣?
答:理所當然!
問:你不怕受到假突破的愚弄?從近年市場觀察似乎走勢陷阱越來越見普遍。
答:假如市勢在緊湊的徘徊區域突圍而出,而無人能夠提供出現突破的理由,此類市勢通常可以構成報酬答:風險比率的買賣。
問:從另一方麵來說,假如突破當日,華爾街日報已有專文解釋可能出現突破的理由,值博率如何?
答:越多人留意或期待出現的突破,突破的升跌市勢多數不會持久,舉例說,秫米在某一區域徘徊上落之後,出現突破而當日華爾街日報載有秫米可能缺貨,市價將會上升的報道,可以預言,秫米突破徘徊區域之後的升勢難以持久。
問:亦即是說,見缺上升答:下跌理由的情況下,出現的突破,將會成為較佳的獲利機會?
答:對!
問:理由何在?
答:越多人留意的形態,出錯的機會越大,形成走勢陷阱的或然率亦較高。
(5)擺設止損盤的技巧
問:假設市勢在整固階段之後,向上突破,你順勢買入,其後市勢逆轉,跌回徘徊區域之內。請問閣下如何決定離場的時間?或者說,你如何判斷隻屬於小小回吐,或入市的決定出現基本性的錯誤?
答:每次入市買賣之前,我必定先訂下止損盤,以確保可以安枕無憂,其次買賣的注碼,得視乎止損盤所牽涉的銀碼而定。而止損盤則根據圖表分析的價位厘定。
問:可否進一步解釋擺設止損盤的技巧?
答:舉例說,金價在380元的區域內上落,將止損盤擺設於上述範圍內,自然係愚不可及的事情或遲或早,你將成為市場的口中肥肉。我永遠將止損盤擺於圖表上重要價位之外。
問:如果大部分炒家將止損盤擺設與同一價位,市勢會否受到吸引而逐漸向止損盤靠攏?上述情況對你可會構成不利的影響?
答:不會,我擺設止損盤的技巧係積聚多年的磨練而成,經過實際戰役的考驗,根據圖表分析而定下的止損盤,在分析乃判斷的正確的情形下,理論上不會,因為市勢出現小小的調整而被除及。無論如何,我會盡量將止損盤擺在表麵上明顯的地方,但實際上甚為安全。
問:止損盤的重要性何在?
答:令我安枕無憂,入市之後止損盤成為資金及風險管理的重要工具,假如出現任何差錯,我知道止損盤可以自然而然帶我脫離困境而避免涉足深陷。
(6)順勢者生
問:請問閣下現在時下管理資金若幹?
答:超過六億五千萬美元。
問:我相信大半資金乃曆年資本增殖的結果。
答:對,去年利潤已經超過三億美元。
問:資金龐大,會否因市場變現能力低而受製肘?
答:難以避免,舉例說黃銅期貨是我的心愛市場,但由於成交量低,在我成為大苯象難以盡展所長。
問:在黃銅市場,每日可以買賣多少合約?
答:平均來說,每日成交量在七千至一萬張之間,減除跨期合約,及既市買賣之後,我相信買賣五百至八百張合約,都不成問題。
問:你現在主力投機哪個市場?
答:當然是現貨外幣市場?
問:在這裏投機暢旺可以隨心所欲。
答:既然閣下管理的資金過於龐大,而你私人帳戶的注碼亦甚為可觀,可曾考慮隻為自己買賣,免去不必要的煩惱?
問:理論上應該集中精力照顧自己的買賣,實際上利弊互見。第一我以將大部分私人資金投入自己管理的基金之內。第二其他投資者的資金對我來說,相當於好倉期權,獲利時我可以得到分紅利的好處,贏麵無限,假如投資失利,輸的隻是付出管理成本。當然我在投資者心中的名譽亦非常重要但擁有好倉期權的吸引力極大,另我樂不思蜀。
答:閣下管理的基金,現在以冒升至六億五千萬美元,假如在無止境的上升,實際操作上是否會出現問題?
問:由於管理的資金過於龐大,在大部分期貨時常的確發現流轉有困難的現象,但外幣的現貨市場,利率期貨及石油的期貨市場,交投活躍,仍然可以供我大展身手,無論如何,本人計劃小心限製名下資金的增長率,以免影響炒賣成績。
答:除了債券及外彙市場之外,閣下入市的買賣量是否足以推動市價上落?
問:無可避免的經常會令到市勢出現波動。但我永遠不會刻意製造走勢。
答:假如市場傳言,某大戶試圖推動市價,或嚐試做淡。此類道聽途說的消息是否屬實?
問:胡說八道,大戶影響市價,隻可以在及短時間之內奏效,歸根結底,要升的始終要升要跌的始終要跌,大戶造市隻會帶來重要的損失。自以為可以影響大市上落的炒家最終跌落過度投機的陷阱,結果自然是永不超生,不可不妨,事實上市場力大無窮,順勢者生。
問:請舉實例以資說明?
答:最近某英資機構妄圖操縱石油市場,初時略有收獲,其後原油價位急挫四美元,脫離該機構的控製。
問:後果如何?
答:該英資機構一役變輸四千萬美元,尋且出現財政上的危機。
問:順勢者生。
答:對。
(7)接受挫折
問:當今世上閣下稱的上數一數二的期貨市場大炒家請問遭受接二連三的挫折時,如何處理感情上的創傷?
答:感情上的負擔,的確難以忍受,在任何一日,我都可能輸出以百萬計的金錢,如果同身受,根本不可能繼續炒下去。
問:換言之,金錢上的損失,不在令你感到困惑。
答:唯一可以令我感到不安的低劣的資金管理手法,除此之外,間間歇歇的我會安然接受一兩次極大金額的敗仗,隻需入市之前考慮周詳,買賣策略正確,輸錢無話可說,大豆的戰役,從跨期買賣,一變而成單頭好倉,是畢生難忘的教訓,另我深深領悟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
問:入行多年,可曾有輸錢的記錄?
答:有,1981年,輸去資金的百分之十六。
問:理由何在?
答:一半由於自己的錯誤,另一半則歸咎於市場本質的變化。當年是我入行以後,商品期貨出現的第一個熊市,由於本質上的變化,一時難以適應,成績自然不如理想。
問:慣於牛市買賣,另你偏向好倉?
答:實際上情形並非如此簡單,熊市主要特點是,市勢會急劇下跌,然後出現快速反彈,我的錯誤在於太遲沽空,因此在市勢反彈便會迫使離場。
問:特別的教訓,可否總結一下?
答:熊市的策略,應該是等候高位沽空。
問:1981年你曾經輸去16%,該年的失利可曾打擊你的信心,或另你重新檢討作戰的策略?
答:徹底檢討風險管理製度,81年失利的原因,其中一環在於我持有太多的互相關聯的合約,因此81年後我每日都檢討手上盤口的總風險。
問:閣下主要炒賣外彙,請問是否利用銀行與銀行之間的現貨市場或期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