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政府簽署投降條約
在蘇軍解放列寧格勒州之後,列寧格勒方麵軍右翼集團和卡累利阿方麵軍又開始了在西北方向上對卡累利阿之進攻,目的在於解放芬蘭,迫使芬蘭退出戰爭。
經過周密的戰役準備,1944年6月9日,列寧格勒方麵軍所屬部隊開始在卡累利阿地峽對維堡方向發起進攻。
在猛烈的長時間的炮火打擊和航空火力打擊之後,6月10日晨,蘇第二十一集團軍轉入進攻,順利突破了芬軍防禦陣地。當日,即突破芬軍第一防禦地帶,前進了14千米,突破正麵寬達20千米。
與此同時,第二十三集團軍也轉入進攻。兩個集團軍迅速向兩翼和縱深發展進攻,擴大戰果。經過兩天的激烈戰鬥,突入芬軍防禦縱深達24千米,突破口正麵寬達40千米,並於6月13日進抵芬軍第二防禦地帶,但未能從行進間突破。
該地帶是芬軍卡累利阿地峽防禦體係的核心,其工事更為堅固,芬軍企圖不惜一切代價阻止蘇軍突破第二防禦地帶。
考慮到芬軍主要兵力集中於維堡公路地帶,方麵軍遂將主要突擊方向轉到左翼,即瀕海公路方向。
6月14日,蘇軍對芬軍第二防禦地帶發起衝擊,經過激烈戰鬥,於6月17日前突破了該地帶,並迅速向縱深和翼側發展進攻。
芬軍急忙從南卡累利阿調來兩個師和一個旅,以加強維堡地域和武奧克薩河地區的防禦力量。但是,仍然無法阻止蘇軍的進攻。
6月19日,列寧格勒方麵軍所屬部隊突破了第三防禦地帶和維堡外圍防禦地帶。
20日,第二十一集團軍攻占了維堡城,並向維堡西北推進10千米至12千米;第二十三集團軍肅清了武奧克薩河南岸地區的芬軍,並占領該河北岸部分地區;後調來的第五十九集團軍部分兵力,協同波羅的海艦隊,肅清了維堡灣諸島嶼的芬軍。至此,卡累利阿地峽和維堡地區的戰役即告結束。
與此同時,卡累利阿方麵軍於6月21日發起進攻,當日,第七集團軍強渡了斯維爾河,突破了芬軍主要防禦地帶,並沿拉多加湖向縱深推進約6千米。第三十二集團軍隨後也發起進攻,向梅德韋日耶哥爾斯克方向實施突
擊,當日向前推進約16千米。至第二日日終前,第七集團軍突破口正麵已達60千米,縱深達12千米。芬軍開始向第二防禦地帶倉皇退卻。23日晨,為了配合正麵進攻,海軍獨立第七十、第三旅在芬軍後方圖克薩河與維德利察河之間地帶實施登陸,切斷了敵後退的公路和鐵路,迫使其隻能沿鄉間土路逃命。第七集團軍經激烈戰鬥,於6月25日突破敵第二防禦地帶,並攻占奧洛涅茨城。28日,第三十二集團軍部分兵力與第七集團軍一部協同,解放了卡累利阿首府彼得羅紮沃茨克城。
整個7月份,卡累利阿方麵軍仍在繼續發展進攻。7月9日,第七集團軍前出至洛伊莫拉地區;10日,攻占了皮特凱蘭塔。21日,第三十二集團軍進至倫貢瓦拉以東蘇芬邊界地區。
8月初,斯維爾河和彼得羅紮沃茨克地區的進攻戰役即告結束。在此過程中,卡累利阿方麵軍向前推進200千米至250千米,解放了芬蘭的大部領土。芬蘭新任總理哈克策爾1944年9月19日與蘇聯簽署條約,芬蘭除了歸還1940年占據的領土之外,還必須割讓佩薩莫、租借波特拉和烏德給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