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新編第三十八師以第一一三團為先導向南攻擊前進,主力分兩路縱隊推進。其右縱隊於10月29日攻占廟堤,肅清太平江右(北)岸之日軍;左縱隊由山地迂回南進,在太平江上遊的鐵索橋渡江,於11月1日抵不蘭丹,3日攻占柏杭和新龍卡巴。
師主力右縱隊因江勢險阻,仍留於北岸。於是,新編第一軍軍長孫立人當即變更部署,以右縱隊的第一一二團轉移至左翼,自新龍卡巴向八莫南方的曼西進擊,以切斷八莫日軍的後方交通線,同時以第一一三團協同第一一四團向莫馬克及八莫實施正麵攻擊。
在空軍支援下,經10日激戰,於14日攻占莫馬克,17日攻克曼西。日軍殘部約1500餘人、炮30餘門,輕型坦克約10輛,仍固守八莫,企圖等待南坎方麵日軍增援。
與此同時,駐印軍中央縱隊新編第六軍自10月下旬肅清和平附近的日軍後,即分兵兩路,主力新編第二十二師自和平指向瑞姑,第五十師自和平經傑沙,協同新編第二十二師圍攻瑞姑之日軍。
兩師先頭部隊以淩厲的攻勢,於11月上旬殲滅瑞姑日軍第二師第十六團後,新編第二十二師於11月12日連克曼西及大曼兩地,並立即以一部向八莫進擊,25日,新編第三十八師全部占領八莫。
此時,英印軍第三十六師未遭抵抗,已進抵納巴附近。滇西方麵遠征軍於12月1日攻占遮放,正沿滇緬公路向畹町推進。
南坎位於瑞麗江南岸,其附近為一狹長穀地,西北通八莫,東北達龍陵,南至臘戍,有公路與滇緬公路連接,交通十分便利。
日軍自入侵緬北以來,即在此儲存糧彈,修築公路,並構築半永久性工事。此時,南坎駐有自滇西撤退的日軍第五十六師、第二師各一部,總兵力約一個師,統由第五十六師師長鬆山佑三中將指揮。
新編第一軍在新編第三十八師圍攻八莫時,即令第二線兵團新編第三十師繞道攻取南坎。該師分三路向南坎急進。
11月30日,日軍派遣其第十八師第五十五團團長山崎四郎上校率所部及第四十九師第一六八團並另附炮兵、工兵、輜重兵各一個營由南坎北上,救援八莫。12月3日,山崎支隊與駐印軍新編第三十師主力遭遇,在拜家塘、康馬附近地區展開激戰。新編第一軍乃由八莫抽調新編第三十八師第一一二團自拜家塘東側,向日軍後方截擊。
17日,新編第三十師擊破日軍抵抗,日軍山崎支隊撤回南坎,整備防務。18日,新編第三十師攻占卡提克,21日乘勝攻占南開。此時,新編第三十八師第一一二團正於公路左側,向南坎西北急進。中國駐印軍中央縱隊新編第二十二師於11月13日攻占曼大,14日攻抵西口。
12月29日,該師先遣部隊偷渡瑞麗江,先後攻占芒卡、拉西各要點。該師主力正準備渡江,忽奉命集結,不久即與第十四師於12月被緊急空運回國。
第五十師以第一四八團守備拉西、芒卡一帶,主力於1945年元旦由東瓜南下,1月8日,與日軍激戰於萬好,至14日將日軍擊潰,並於占領萬好後繼續追擊,進攻南渡。
右縱隊英印軍第三十六師正向馬賽推進,該方麵日軍抵抗微弱,英印軍第三十六師進展順利。另外,緬中戰場英印軍第十四集團軍主力正與日軍緬甸方麵軍主力部隊在曼德勒附近對戰。
1945年1月5日,新編第一軍以新編第三十八師第一一四團自納康向老農攻擊,以新編第三十師第六十九團自了卡向南坎西南郊攻擊,對南坎形成雙重包圍,兩師其餘部隊和獨立坦克第一營,在炮兵支援下沿公路兩側向南坎實施正麵攻擊。
至14日,所有包圍部隊均已進抵南坎西南側的古木蔽天的森林地帶。1月15日,中國駐印軍新編第一軍各部在坦克、炮兵、空軍火力支援下,向南坎日軍發起攻擊。
據守南坎外圍據點及城區的日軍,雖拚死抵抗,但仍難阻止駐印軍的猛烈攻擊,傷亡慘重。當日,新編第三十師全部占領南坎,日軍殘部向南坎東北及東南潰逃。
16日,新編第三十師與日軍在湯康、巴鬆附近對峙。
南坎戰役,中國駐印軍共擊斃日軍官兵1780人,俘12人。南坎攻克後,中國及盟軍方麵均極為重視,命令遠征軍迅速攻占滇西滇緬交界處的畹町,以打通中印公路的最後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