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道歉清楚的說明你的確尊重他應受公平對待的權益。
傳達正確的信息
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讓人左右為難的涉及價值觀和道德標準的問題,因此,家長應注意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和正義感,是他們能辨別和處理是非問題。
貝多芬曾說: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外也是道德。
在生活中,的確,每個孩子都將麵臨一些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涉及價值觀念和道德標準的情況,且往往讓人左右為難。一旦遇到這種問題,孩子需要怎麼處理?這是一個非常棘手的問題。它可以檢驗你的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正確處理是非問題的能力。同時,它也能檢驗父母能否幫助孩子認真思考,分辨是非和解決問題。
我看到有的人在考試中打小抄了?
我拾到了錢?
我知道一個朋友做了錯事?
那麼,家長應如何幫助孩子,使他負責任地思考自己的選擇和價值觀念呢?
孩子們有必要了解父母對這些問題的看法,此外,他們還需要知道怎樣認真地思考自己應該選擇的立場。這都需要時間,而且要經過討論,即要有與父母和親密朋友之間坦率誠實交談的機會。在這類問題麵前,孩子應當明確:選擇什麼?我怎樣看待這個問題?我需要人家怎樣對待我?我是什麼樣的人?我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討論可以在晚餐桌旁,也可以在開汽車的時候;它需要很多花費時間,但是這時間是值得花費的。討論既意味著大量的交談,又意味著行動。作為父母,你不必是天使,但是孩子們需要看到父母是誠實的和遵紀守法的。
你可以有把握地假定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麵臨的誘惑和犯罪比你小時候要多得多。他們有這種思想準備嗎?假如有一個陌生人要讓他們搭車或者給他們一些毒品的時候,你的孩子知道該說什麼嗎?假如他們認識的某個人企圖讓他們陷入困境,他們知道該說什麼嗎?對這些事有疑問是有益處的,對這些情況感到擔心和憂慮也是必要的。
但是,僅僅焦慮和煩惱還不夠。你需要開誠布公地和孩子在一起展開討論。表達你的憂心,也讓他們和盤托出他們自己的想法。和孩子一起練習打發陌生人該說什麼和做什麼,怎樣拒絕朋友的不良企圖。可以做一些角色練習,要讓孩子假定自己是處在困難的境地。這些解除焦慮和煩惱的行為訓練也許可以在危急時刻救孩子的命。
如果孩子感到所有的談話隻是“說說而已”,那麼所有的教育都毫無用處可言了。當父母大肆吹噓自己如何違反法律,卻還要讓孩子去遵紀守法,那是不可能的,也是很困難的。當孩子眼中的父母似乎已經完美得不真實的情況下,要讓孩子們信服也很難。難道你就從來沒有因為受到誘惑而做錯什麼事情嗎?當你把你受到的誘惑和你是如何處理它的情況講給孩子們聽時,也許會對孩子很有幫助。
建立民主的觀念
為了充分了解權力之爭,得到解決的方法,為人父母者必須重估自己所處的環境,重新認識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並要完全摒棄陳腐的專橫觀念,不應該隨便對孩子施壓權威,他們是相當敏感的。你必須學著以引導和激勵的方式來適應新的需要。
如果你能夠改變觀念,你便能避免因被小孩抗拒而遭受到的打擊。
家長都想尋求權力之爭的解決之道,那麼該做些什麼呢?
最重要的是對於你所要做的事堅定立場,而不是堅持命令孩子該做什麼事。接著,為人父母者應根據各類情況所需,而不該依自己的好惡做事。了解、鼓勵、必然結果的運用、互相尊重、重視紀律、遵循例行工作,及贏得合作,以上都是解決權力之爭的方法。如果已經卷入權力之爭,你當然不可能使用必然結果來解決問題。但最糟的便是使用處罰的方式,父母通常都使用這種方法來做為他們的武器。要合作,就不要強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