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當時的國內形勢瞬息萬變,朱可夫那裏的情況也發生了變化。5月初,雅科夫列夫調到別的地方去了。他走後,孟什維克和社會革命黨人趁機在團裏掌了權,宣稱擁護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方針。
不久,連士兵委員會決定解散朱可夫領導的這個連。於是,朱可夫和其他委員隻好給士兵們發了退伍說明書,並讓他們帶上了馬槍和子彈。由於朱可夫是該連負責人,所以投奔到烏克蘭民族主義分子方麵去的一些軍官在到處搜捕他,他一連幾個星期不得不躲起來。
1917年11月7日,在列寧等人的領導下,爆發了震驚世界的“十月革命”。“阿芙樂爾號”巡洋艦向臨時政府盤踞的冬宮進行炮擊,標誌著起義的開始。在布爾什維克黨的率領下,成千上萬的革命軍隊和赤衛隊包圍了冬宮及政府各部門。反動軍隊兵敗如山倒,起義很快獲得勝利。
當晚22時45分,第二次全俄蘇維埃代表大會宣布:由於工人和士兵的勝利起義,代表大會已經把政權掌握在自己手裏了。11月30日,朱可夫終於平安地回到了莫斯科。
1918年1月,朱可夫準備報名參加赤衛隊。當時,各地忠於革命事業的工人武裝都被稱作赤衛隊,這是蘇維埃政權的一支重要的武裝力量,由布爾什維克中央委員會軍事組織統一領導。
由於赤衛隊在十月革命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所以當時名聲很響,青年工人十分踴躍地報名參加。但朱可夫這一願望落空了,因為不久他得了斑疹傷寒;4月,又得了“回歸熱”。整整幾個月,朱可夫是躺在病床上度過的,這是他一生中在病床上躺的時間最長的一次。
1918年春季,紅軍已擴大到近20萬人。朱可夫經過幾個月的調治,漸漸恢複了健康。他殷切地希望加入紅軍。1918年8月,朱可夫終於加入紅軍,編入了莫斯科騎兵第一師第四團。團長是鐵木辛哥,師長就是大名鼎鼎的布瓊尼將軍。
朱可夫所在的騎兵第一師,是紅軍的創始人之一伏龍芝元帥部隊的一部分,他親身感受到了伏龍芝上任後戰場及紅軍士氣的變化,伏龍芝成為他心目中的偶像。
朱可夫認為,伏龍芝的統帥才能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麵:一是伏龍芝富有遠見;二是伏龍芝講究知己知彼,用己之長對敵之短,牢牢把戰場主動權;三是伏龍芝和軍親眾、關心士兵。
朱可夫在1919年3月1日加入了布爾什維克黨,這是他政治生涯的開始,也正是因為這個開始,他才得以在蘇聯紅軍中一步步成長起來,以致成就了他輝煌的軍事偉業。
1920年1月,朱可夫被派到第一騎兵訓練班學習。學員都是從各部隊中挑選出來的在戰鬥中表現突出的騎兵,軍事技術比較過硬,但多數文化水平不高,有不少人根本就沒有文化。
由於朱可失在原來的軍隊中幹過軍士,又有文化,訓練班便讓他兼任司務長,並委托他教學員掌握冷兵器。半年後朱可夫被分配到獨立騎兵第十四旅第一團,擔任了一名排長。
朱可夫由於在內戰中表現出色,所以經過大規模裁軍後,他仍然留在軍中,並且被提升為薩馬騎兵第七師第四十團副團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