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入侵預見基輔態勢(1 / 2)

抗擊入侵預見基輔態勢

1940年,朱可夫被派到基輔擔任大軍區司令員後,由國防人民委員鐵木辛哥和總參謀長梅列茨科夫組織策劃了一次軍事演習。

演習的總題目是:以蘇聯遭到法西斯德國突然襲擊為背景,組織“紅”“藍”兩軍的防禦和進攻的戰役戰略演習。“紅軍”是蘇聯,“藍軍”是德國。

西部特別軍區司令巴甫洛夫上將指揮“紅軍”,朱可夫大將指揮“藍軍”。雙方各自準備,設想在蘇聯遭到德國突然進攻時,西部邊界可能發生的情況,為未來的戰爭積累一些經驗和寶貴資料。

斯大林十分重視這次演習,要求各軍區和各集團軍司令員等所有重要政治、軍事官員自始至終參加這次演習。他還多次召見演習的總導演鐵木辛哥,詳細詢問了演習的準備情況。

在這次演習中,朱可夫率領的“藍軍”獲勝,根據斯大林的建議,總講評在克裏姆林宮裏進行,總參謀長梅列茨科夫報告了演習的經過。

當他談到雙方力量對比的數字和“藍軍”在演習開始階段坦克和空軍的優勢時,斯大林不禁打斷他的話說:“參謀長同誌,不要忘記,決定戰爭的勝負的因素除了數量上的優劣,還有指揮員和軍隊的作戰藝術。”

演習講評的第二天,斯大林召見了朱可夫。斯大林對朱可夫在這次演習的表現很滿意,又加上他先前對朱可夫的印象良好,於是他以政治局的名義任命朱可夫接替梅列茨科夫,擔任總參謀長的職務。

朱可夫上任後,蘇聯的國際形勢已經岌岌可危,德國軍隊進攻蘇聯的戰略意圖非常明確。但是,斯大林錯誤地估計了形勢。

斯大林認為:德軍對蘇戰爭中首先是力圖占領烏克蘭和頓涅茨克河流域,以奪取蘇聯最重要的經濟地區,奪取烏克蘭的糧食、頓涅茨克的煤,以及高加索的石油,因為這些重要的戰略物資是德軍進行長期、大規模戰爭的基礎。

由於他錯誤地判斷了德軍的進攻方向和時間,使蘇聯紅軍在戰爭初期遭受了慘重的損失。

斯大林忽略了德軍賴以稱霸歐洲的“閃電戰”,而1941年6月,希特勒統帥部選定的主攻方向又恰恰在斯大林沒有預料到的西部方向。希特勒在白俄羅斯方向集中使用了最強大的陸軍和空軍集團,企圖在最短的時間內攻破莫斯科。

朱可夫通過詳細的偵察得知,德國法西斯軍隊已經在蘇聯西部邊塞集結了大量軍隊,形勢十分危急。朱可夫決定調動部隊,針鋒相對,但是斯大林仍然猶豫不決。他怕觸犯德國,影響兩國關係,又怕給德國抓住把柄以發動戰爭。斯大林為了延緩戰爭發生,保持國內和平費盡了心思,但戰爭還是來了。

1941年6月20日深夜,基輔軍區參謀長向朱可夫報告,從一個德軍投誠司務長口中得知,德軍已經進入出發陣地,將在6月22日淩晨全麵發動進攻。

6月22日淩晨3時7分,黑海艦隊司令奧克佳布裏斯基海軍上將報告,有大量來曆不明的飛機正向蘇聯海岸接近。

3時30分,西部軍區報告,德軍空襲白俄羅斯的城市。3分鍾後,基輔軍區報告,烏克蘭的城市遭到空襲。3時40分,波羅的海沿岸軍區報告,敵機空襲考那斯和其他城市。

戰爭終於爆發了。德國政府已正式向蘇聯宣戰。直至此時還猶豫不決的斯大林在朱可夫和鐵木辛哥的力勸下,才勉強下了命令任朱可夫擔任西南方麵軍統帥部代表,立即動用各邊境軍區所有的兵力猛烈還擊敵人的進攻,製止其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