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士氣保衛列寧格勒(1 / 2)

重振士氣保衛列寧格勒

列寧格勒原叫聖彼得堡,是彼得大帝在1703年建立的“西方的窗戶”。1712年,聖彼得堡成為俄國首都。其後200餘年,它始終是俄羅斯帝國首都。1914年,改稱彼得格勒。1924年,列寧逝世後又命名為列寧格勒。

正是在這裏,俄國的共產黨於1917年11月奪取了政權。列寧格勒是蘇聯第二大城市,有300多萬居民,是蘇聯最重要的海港和重要的工業、文化中心。

列寧格勒的重大意義,蘇德雙方都十分清楚,1941年7月,希特勒就決定將列寧格勒和莫斯科夷為平地。

8月底,西北方麵的德軍進逼列寧格勒。9月8日,德軍完成了對列寧格勒的包圍,並開始收緊夾攻的鐵鉗。

負責駐防此城的蘇軍統帥伏羅希洛夫徹底感到絕望,他甚至跑到火線上,希望被德國人打死,蘇軍士兵的士氣也極為低落。斯大林不得不重新啟用朱可夫,要他來保衛列寧格勒。

朱可夫上任後立即著手整頓士氣和紀律問題。他一到前線就發現第八集團軍紀律鬆懈,如同一盤散沙,有些師長沒有接到命令就擅自退出戰鬥,不少戰士一聽到槍聲就跑,朱可夫認為對於這些狀況必須采取最嚴厲的措施。

於是他頒布命令,凡是失職者都要處決。為了使命令具有威力,他逮捕並處決了一批投敵叛國的擅離職守的軍官和士兵,並將一些不良風氣彌漫的連隊解散,士兵重新分配。對軍隊機關中不負責任、形式主義嚴重的不良作風,朱可夫也大力整頓。

經過整頓,部隊的戰鬥力大大提高了,朱可夫精心製訂了一個加強城防的計劃。蘇軍在最危險地段和戰略要地集中了大量的高炮、艦船,並調集兵力建立了縱深防禦。

朱可夫和高級將領們麵臨著巨大的壓力,在高度緊張的氣氛中,朱可夫顯得態度煩躁。但他對士兵們仍舊保持友好的態度,對於那些沒有責任感的軍官特別是中高級軍官則大聲訓斥。

朱可夫的精心防禦有效地阻止了法西斯德軍的進攻步伐,這使希特勒大為惱怒。他下達命令猛攻列寧格勒,即使不能用武力取勝,也要用嚴密封鎖的辦法把城裏人困死,然後將城市摧毀。

朱可夫麵臨的形勢更加嚴峻了,他的軍隊不但要進行殘酷的防禦戰鬥,還要應付空襲、炮轟,而且還要應付更嚴重的饑餓。

為了加強防禦,朱可夫把全城分為六個防禦地段。每個地段都建立了以營防禦區為基礎的堅強陣地。此外,又組織了所有的婦女在全城修建路障,在城周圍挖防坦克塹壕。

朱可夫在進行地麵防空建設後,還做了最壞的打算,就是德軍突入列寧格勒後的應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