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臨前線指揮東普魯士戰役(1 / 3)

親臨前線指揮東普魯士戰役

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東普魯士對法西斯德國有著極為重要的經濟、政治和戰略意義。

它是牢靠地掩護從波蘭北部和立陶宛進入德國並由此通向德國中心地區的要衝。因此,在普魯士境內和與它毗鄰的波蘭北部地區,法西斯在舊有的地堡基礎上又構築了一係列現代化的工事。

早在1944年11月間,蘇軍最高統帥部和總參謀部就開始醞釀東普魯士戰役計劃,並曾試圖以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先行突入東普魯士境內。

為此,華西列夫斯基被斯大林由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前線召回了莫斯科。但這次行動沒有能夠成功。後來,大本營隻好重新策劃,華西列夫斯基因戰事緊急沒有再回莫斯科,隻是征求了他的意見。

當時,大本營和總參謀部考慮到,隻有及早地粉碎這裏的敵軍集團,才能空出白俄羅斯第二方麵軍去增援白俄羅斯第一方麵軍正在準備中的柏林方向作戰。而且,這也是事先消除該部敵軍集團可能對柏林方向作戰的蘇軍實施側翼突擊威脅的需要。

因此,還在華西列夫斯基沒有完全脫離開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前線事務時,東普魯士戰役便於1945年1月13日開始了它第一階段的作戰。在這一階段中,華西列夫斯基的主要精力仍舊放在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圍殲敵“庫爾蘭圈”的作戰上。

至1945年2月初,由於斯大林和安東諾夫要去克裏米亞半島參加雅爾塔三國首腦會議,根據最高統帥部的命令,他被召回莫斯科以履行總參謀長和副

國防人民委員的職責,即代行大本營統籌全局,領導各個方向戰場上對德軍的進攻。此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的蘇軍行動轉入防禦,具體協調工作轉給了當時的列寧格勒方麵軍司令戈沃羅夫上將負責。2月6日起,華西列夫斯基開始了東普魯士戰役第二階段的實際部署工作。2月10日,東普魯士戰役第二階段作戰開始。

此間,東普魯士的德軍各集團已接到德國統帥部的命令,必須拚全力固守其現有防禦地域,以便盡可能長久地把蘇軍牽製在這一地區,不使其轉到柏林方向參加作戰。此外,德國統帥還答應給在哥尼斯堡、皮拉烏海軍基地及海爾斯貝格地域的部隊以預備隊補充。

鑒於此種嚴重情況,剛剛從克裏米亞返回莫斯科的斯大林派華西列夫斯基去前線之前,他便直接向斯大林提出了解除自己蘇軍參謀長職務的請求。斯大林最後說:“讓我再考慮一下吧,這也需要征求政治局和其他有關領導的意見。”隨後,他指示安東諾夫為華西列夫斯基起草了一份訓令,即派他去領導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和波羅的海沿岸第一方麵軍作戰行動的命令。見他收好了訓令,斯大林又問道:“您什麼時候赴前線呢?”“明天吧!”“噢,照我看,您不必這麼急。我建議您在家待兩天,也去看看戲,休息休息。對了,在您離開前,也就是19日晚上,請再到我這兒來一趟。”“好,我將按您的建議去做。”說完,華西列夫斯基走了。在他的印象中,這是斯大林第一次沒有急急地催他奔赴前線。然而,到了第二天,情況又發生了變化。當他真的來到莫斯科大劇院看戲時,正在演出過程中,他的副官說最高統帥要他立即去接電話。在電話中,斯大林告訴了他一個不幸的消息:白俄羅斯第三方麵軍司令切爾尼亞霍夫斯基大將在梅爾紮克城地區因負重傷而犧牲了。聽到這個噩耗,華西列夫斯基特別感到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