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投降受封“緬甸伯爵”(1 / 2)

日本投降受封“緬甸伯爵”

奪取緬甸之後的下一個重大步驟是進攻馬來半島及其新加坡。為此,熱衷於製訂計劃的蒙巴頓又推出了取名為“拉鏈”行動的作戰計劃。“拉鏈”行動將成為蒙巴頓作為最高統帥期間事業上的頂峰。

關於這次行動,蒙巴頓起初時曾設想過在進攻馬來半島之前先占領位於暹羅灣西海岸的一座名叫普吉的小島。

美國人讚成這次有限軍事行動,卻對“拉鏈”行動所需的大批部隊能否部署得當依然存有疑慮。但是,蒙巴頓經過反複權衡之後決定,最好還是直接進攻主要目標。

他告訴外交大臣艾登,他將在1945年年底以前占領新加坡:“條件是,以前規定將提供給我們的輕型艦隊、飛機能夠抵達太平洋。我對此甚感樂觀。”

他本打算在7月份實施計劃,但還是由於撥給他的艦艇、飛機和兵力不足,而被迫將計劃束之高閣。

1945年7月中旬,蒙巴頓被丘吉爾調往柏林參加波茨坦會議。波茨坦會議主要研究對日作戰問題,所以需要蒙巴頓代表東南亞戰區總部前來參加。

會議期間,馬歇爾將軍把蒙巴頓叫到一邊,用最秘密的方式告訴他,美國研製成功了原子彈,準備在8月初使用。這意味著戰爭將很快結束。當天晚上,丘吉爾也透露了同樣的消息。

蒙巴頓後來說:“他建議我盡快采取一切必要的步驟準備迎接投降。我隨即電告布朗寧,要他采取一切必要的行動,當然,我沒有告訴他原因。”如果“拉鏈”計劃還要進行的話,看來是不會遇到任何有效的抵抗了。

8月7日,蒙巴頓乘坐大型轟炸機回到戰區司令部。

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同時,他從英美聯合參謀長會議接到命令,接管菲律賓以南的整個西南太平洋地區,目的是使麥克阿瑟的美軍部隊能從這些地區脫出身來去占領日本本土。

次日,英國參謀長委員會又給他下達了新任務:

重新占領已光複地區中的關鍵地域,確保對已投降的日軍進行有效控製,解除日軍武裝;努力盡可能早地釋放英國和盟軍的被俘人員和其他被日軍監禁者。

蒙巴頓立即行動起來,他命令即刻實施“拉鏈”計劃,以任何可能得到的部隊向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進軍。

同時,他指示沃克中將率領包括掃雷艇在內的各類軍艦所組成的混合艦隊,立即冒著雨季時節的風暴出海;命令其他部隊迅即出動,前往香港、西貢等地接收日軍司令部。

然而,幾天以後,麥克阿瑟給了蒙巴頓當頭一棒。此時麥克阿瑟已擔任了盟軍對日事務的最高負責人,他命令蒙巴頓在8月31日東京受降儀式正式舉行之前,不要采取任何軍事行動。後來由於台風襲擊日本列島等原因,受降儀式推遲至9月2日在美國的“密蘇裏號”戰列艦上舉行。

盡管如此,9月9日,蒙巴頓仍下令英軍在馬來西亞波德申和巴生港附近的莫裏布登陸。不出蒙巴頓所料,雖然日本天皇早已宣布了投降,但這裏的日軍還是進行了抵抗。盡管日軍的抵抗很快就被解決掉了,英軍還是遭受了一些挫折,許多士兵傷亡。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事情在煩擾著蒙巴頓。戰俘問題就是令人焦急的一個緊迫問題。日本戰俘都很乖戾,蒙巴頓曾視察過印度的一個戰俘營,那裏日本戰俘的暴躁無禮和不守紀律使他感到很驚愕:

每當想起日本人虐待戰俘,動輒對他們施以酷刑的情景,我不禁感到,當日本人成為戰俘、由我們來看管的時候,他們似乎仍然比我們強大。

然而,盟軍被俘人員的情況更加令人擔憂。盟軍戰俘正在飽受營養不良之苦,日本人很可能會把他們殺掉。按照正式規定,9月2日以前不能采取任何措施,但實際上早已給各個戰俘營空運了援救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