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軍隊徹底破壞了該城。原來街道所經之處,現在是一人深的塹壕。在房屋的磚石廢墟下,則是觀察所和避彈所。芬軍的防禦依稀可見,沿著對岸是彎彎曲曲的塹壕,河中堅立著纏著鐵絲網的樁砦。
現地勘察後,方麵軍首長定下了最後決心:沿拉多加湖北岸向奧洛涅茨、薩爾米、皮特凱蘭塔和索爾塔瓦拉方向實施主要突擊。這包含三方麵的意義:在戰術上,能同切羅科夫海軍少將的海軍區艦隊協同動作;在戰略上,合圍在奧涅加湖以此作戰的芬軍;因政治上,能取捷徑前出到蘇芬邊境。在這個方向上有重兵器可利用的道路,攻擊築壘地域時通常要用重兵器。在洛傑伊諾那波列與薩沃澤羅湖之間,在奧洛涅茨丘陵地之間,有恰索文納亞山。方麵軍把輔助指揮所設在山上,從這裏對戰役實施指揮。
斯維裏河漲水後有的地方寬達半公裏。交戰將在斯維裏河上開始。軍隊接受的任務是:分割斯維裏一彼得羅紮沃茨克敵軍集團並強渡斯維裏河。
6月9日,梅列茨科夫同集團軍軍事委員會委員什特科夫被召至克裏姆林宮。斯大林告訴他們,列寧格勒方麵軍必須突破芬蘭防線,但他們需要援助。為此目的,卡累利阿方麵軍必須迅速粉碎斯維裏一索爾塔瓦拉敵軍集群。戰役準備不得超過10天。擬定完成任務的方案,要在出席這次談話的華西列夫斯基、朱可夫和安東諾夫參加下在大本營進行。
當時,卡累利阿方麵軍的所有預備隊部隊都已集中在摩爾曼斯克和坎達拉克沙方向。在洛傑伊諾那波列地域隻有第七集團軍的1個步兵軍和2個步兵旅。為了實施戰役,蘇軍預先已準備了容納補充兵力的戰場:挖好了3個步兵軍的塹壕和炮兵發射陣地。但是,突破築壘地帶需要3個步兵軍,而用於隨後的發展突破,還需要1個步兵軍。另外,還需要1個突破炮兵師和1個轟炸航空兵師。
當梅列茨科夫報告了全部情況時,斯大林說:“你已經有一個步兵軍;我們再給你兩個步兵軍,再給一個炮兵師。至於航空兵師,將指示空軍元帥諾維科夫派列寧格勒方麵軍的航空兵向配置在你們當麵的芬軍出動一兩次。他將去你處協商。”
梅列茨科夫當場堅持請求再給一個步兵軍用於發展突破,斯大林最後同意了。
梅列茨科夫高高興興地出發到了第七集團軍指揮所。克魯季科夫和所有兵種首長都已到了該地。梅列茨科夫聽了集團軍司令員的報告後,便下了最後決心:首先強渡斯維裏河,奪取從洛傑伊諾那波列到馬謝利加地段的基洛夫鐵路,解放奧洛涅茨和彼得羅紮沃茨克兩市。
主要突擊仍像原先決定的那樣,由第七集團軍向索爾塔瓦拉方向實施。同時,第三十二集團軍向梅德韋日耶戈爾斯克,尤斯特湖方向與第七集團軍相向實施輔助突擊,由北麵迂回彼得紮沃茨克的芬軍集群。這樣,通過兩個向心突擊,就能消滅南卡累利阿之敵。
最艱難的地段仍然是350米寬,8到11米深的斯維裏河。攔河有一座斯維裏3號大型水利樞紐,壩高18米,貯水1.25萬立方米。這就加重了部隊的任務。當前,由於任務的需要,必須從水利樞紐的下遊克服這個水障。如果芬蘭人打開閘門怎麼辦?那時河水洶湧而下,渡河將告破產。梅列茨科夫對戰役計劃做了修改,決定在適當的時候炸毀這個水閘。
第七和第三十二集團軍的當麵之芬軍分別有7.6萬人、580門火炮和5.4萬人、380門火炮。蘇軍決定把該集團分割成幾部分,向戰役縱深前進200餘公裏,大約在40天內消滅該敵,前出至蘇芬邊界。
卡累利阿方麵軍南翼軍隊將在1944年6月22日前一天開始進攻。列寧格勒方麵軍則提前10天便在卡累利阿地峽發起了進攻。他們在短時期內突破了德軍的強大築壘工事,攻占了維堡市,恢複了戰前的國界,這就方便了卡累利阿方麵軍完成斯維裏—彼得羅紮沃茨克戰役的任務。
6月21日11時45分,蘇軍的炮火準備開始了,一批批轟炸機同時襲擊了芬軍陣地。在持續三個半小時的爆炸聲中,一個個團隊在靜靜地等待著。在刹那間的閃光中,密密麻麻的鐵絲網障礙物變成扭曲的構件和碎片在眼前飛起,隨後又墮入灰蒙蒙的煙霧中,當河上、湖上的煙霧最終消失後,左方便顯露出連接拉多加湖的低窪曠野。
炮火準備又進行了75分鍾後,偵察梯隊用了5分鍾就在4公裏寬的地帶渡過了斯維裏河,並在芬軍障礙物中開辟了通路。被拔掉了牙齒的芬軍驚慌失措。就在他們的眼皮下,200輛水陸兩用汽車和其他浮遊器材下了河,幾個航次就把米羅諾夫將軍的近衛第三十七軍的戰士們送上了對岸,近衛戰士們突破了芬軍防禦,擴大了登陸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