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搞設計,我對色彩與結構很敏感,所以譚臨夏的這組照片,在第一眼裏就吸引了我。幾天的時間裏,我一直在想這組叫“時間太瘦”的照片,它讓我感覺心裏開啟了一扇窗,薔薇花靜靜地開著。
2
我已經在“薔薇宿”裏潛水了兩個多星期,譚臨夏每有新內容更新,我幾乎是第一時間去讀。有時她好幾天沒更新,我就有點悵然若失,甚至不停地刷新頁麵。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知道她的模樣外,我對譚臨夏的了解依然少得可憐。連她做什麼工作也不知道。她的每篇博客都像精雕細琢的宋詞一樣,婉約清麗,隻記錄她內心的點滴。但她的一些喜歡,我倒是收集了不少。
比如她偶爾喜歡抽煙,她有一幅在夜裏抽煙的照片,下麵有一句話:愛情,其實是一件相當寂寞的事,就如夾在指間的那根香煙。男人抽煙是一種習慣,一種自然,隨手就會夾起,女人抽煙卻是一種心態,一種意境,在極少的時間和空間才會拿起。
我不抽煙,但我卻喜歡上這個偶爾抽煙的小情調女人。於是,在很深的夜裏,讀著她的博客,我也夾起了一支煙,我在想她說的那種如指間香煙般的愛情。
一個本該與慧妍相聚的周末,我在電話裏用手頭有工作來搪塞。慧妍第一次有些怨責,說上個星期去看我時,我就心不在焉的,這次又不陪她逛。我不想和她有爭執,就安慰她,她無奈隻好委屈地說要陪我去尋找靈感。
我無意中透露周末要去看一個雕塑,找找感覺。我看過那個雕塑的照片,很粗糙,是譚臨夏在博客裏記錄過的,在某條巷子裏。
周末一早我和慧妍一起去找那個雕塑。終於找到時,慧妍麵對雕塑時瞠目結舌,說這是什麼破玩意兒啊,它也能給你靈感?雕塑的結構元素僅是一張弓與弦,弦尾上有一縷寫意的頭發。我問慧妍說,你感覺它們像什麼。慧妍走上前,摸摸雕塑說,這麼舊了,真難看,跟個枯樹枝似的。
心一下子緊了,無言以對。隻好看著雕塑傷神。見我不語,慧妍說,那你覺得像什麼。還沒待我回答,她的手機響了,她對著手機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PART要搞,就搞大點嘛,反正“上帝”有錢,算是老板給員工的超值福利了吧,何況還有我們這些美女免費作陪呢!
下山的路上,我想起我沒告訴慧妍我看到雕塑的感覺,它真的如譚臨夏博客裏說的那樣:你不小心,把時間做成了弓,把眼神做成了弦,卻注定了我,是弓與弦上插翅難飛的曲子。
和慧妍進了烤魚館的時候,我還在想,譚臨夏真的是一支飄在我心口的曲子。
3
我把譚臨夏博客上那句關於雕塑的話發給朋友看,他正在催我為他“宜設家”做的樣板酒吧設計方案,所以不無好氣地來了一句,什麼東西啊,搞得人一身雞皮疙瘩,你以前對這種小資東西沒興趣啊。我與他理論一番,比如室內設計必須學會欣賞小情小調,我現在開始喜歡了。他說那是因為你成天活得太理性了,缺少感情的放縱。
想想我跟譚臨夏的生活狀態真是不一樣,所以,她才可能這樣地吸引住我的視線。我的視線是那支弦,我想拉出她插翅難飛的曲子來。
自從一起去看雕塑後,慧妍每天晚上都給我發短信,我們以前溫開水般的生活一下了被打破了一樣。她的短信內容也沒啥實質性的東西,無非是一些轉發的笑話罷了。比如有一次她發了一條:什麼是幸褔?幸福就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在以前,我會想,這就是生活,這就是生活中我們應該擁有的幸福。可現在我感覺我變了,變成另一個人,一個更像自己的人。在骨子裏,可能我也是一個追求小情小調的人,隻是我從來不知道。我不能告訴慧妍這些,於是就給她回了一句網上的“名言”:不想當廚子的裁縫,不是好司機。她當然無法領會這句她熟悉的在網上莫名奇妙地火了的話背後的意思了,她不知道我的心在一點一點地背叛她。為的是一個網絡上虛擬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