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願以償掌握德國的軍政大權(2 / 2)

12月2日,施萊徹爾擔任總理後,立即邀請納粹黨二號人物施特拉塞當副總理,企圖分裂和控製納粹黨。但希特勒提前罷了施特拉塞的官,同時又回頭和巴本聯合來算施萊徹爾的賬。

與此同時,希特勒還大走興登堡兒子的後門,通過威逼和許諾使他在興登堡麵前多多美言,並進言“必須讓納粹黨參加政府”。希特勒比想控製他的一個個陰謀家都技高一籌,在較量到最後一分鍾時終於被任命為總理,掌握了德國政界的大權。1933年1月30日,德國人14年來實行民主製度的笨拙努力的喪鍾終於敲響了,希特勒以完全合乎憲法的方式宣誓就任德國總理。2月1日希特勒召開內閣會議,研究反共、限共的措施。2月,宣布禁止共產黨的示威運動,並封閉了共產黨的報紙。2月27日,希特勒一手策劃了“國會縱火案”。這天晚上,納粹黨頭目戈林指揮放火燒毀了國會大廈,然後誣陷共產黨。當天晚上,納粹黨就逮捕了10000多名反法西斯戰士,在以後的三四個月裏,被捕人數達六七萬。

在“國會縱火案”的第二天,希特勒內閣就通過法令,終止實行憲法中有關人身不可侵犯和言論、通訊、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條款,取消了工會和其他一切政黨。

納粹黨掌握了對每一個德國人隨心所欲、生殺予奪的大權。

3月23日,希特勒軟硬兼施,逼迫國會通過所謂授權法,授予他立法權、批準同外國締結條約權和憲法修改權,使他成為不受議會任何約束的總理。

1934年8月2日,87歲的德國總統興登堡逝世。希特勒把總理和總統職務合二為一,接管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的權力,頭銜是元首兼國家總理。

希特勒一黨獨裁的中央極權的第三帝國的“千秋大廈”,就這樣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