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細菌實驗的罪惡元凶(2 / 3)

所謂“治安肅正”,實質上就是對中國人民的“圍剿”、屠殺和鎮壓。“治安肅正”的主要目標不隻限於中國的抗日武裝力量,而且對於手無寸鐵的一般平民百姓也大施淫威,進行慘無人道的屠殺和迫害。

1932年9月15日夜,遼寧民眾抗日救國自衛軍途經平頂山,襲擊日本霸占經營的撫順煤礦,殺死了楊柏堡礦長日本人渡邊寬一,帶走了大把頭鄭輔臣,然後撤出。

駐撫順日軍守備隊隨即報複,16日下午,包圍了平頂山村莊,偽稱給老百姓照相,連欺帶逼,揮舞刺刀把全村男女老少趕到村西南的窪地裏。這時在汽車上和山坡上早已布滿了機關槍,人群剛剛站定,機槍就從四麵八方掃射過來。

屠殺持續了整整一個小時,屍橫遍地,有的人在呻吟、蠕動,日本強盜又用刺刀挨個捅死。然後,他們又用二三十桶汽油把全村700多座房子燒毀,屠殺了3000多名礦工和平民百姓。

日本法西斯強盜猶嫌不足,隨後又到平頂山附近的栗家溝屠殺了130餘人,在東西兩個千金寨屠殺了幾十人。第二天,守備隊為了掩蓋罪行,將平頂山被害群眾屍體全部燒掉。這可以說是“治安肅正”和“三光”政策的一次初演。

1936年,關東軍參謀部炮製了《治安肅正三年計劃大綱》,妄圖在3年之內消滅一切抗日力量。

這一計劃是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聯軍為主要目標,並且首先在抗聯活躍地區東邊道一帶付諸實施,總兵力有16000多人。討伐部隊與當地日偽軍警配合,輪番掃蕩,使當地居民遭受了極大的災難。

同年7月,駐柳河縣大荒溝的日本守備隊中山大尉的部下到白家堡子及橫虎頭進行“討伐”,途中被抗日武裝擊斃11人。

中山聞訊後,親自指揮守備隊把白家堡子周圍方圓25千米劃為“通匪區”,在這個區域內,遇人就殺,見房就燒。這一次共屠殺和平居民360多人,最後用9個大坑掩埋了屍體。

從1937年起,日偽軍的軍事鎮壓轉向以偽三江省為主。

這是因為自1936年抗日聯軍成立後,這個東北地區的東北角成了抗聯第三軍至第十一軍的活動地區。特別是“七七”事變後,抗聯更加活躍,給侵略者以很大打擊。

於是,以植田謙吉為司令、東條英機為參謀長的關東軍,製訂了大規模的討伐計劃。參加的軍、警、憲、特達30000多人。侵略軍所到之處,實行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

同時,由於日偽軍實行步步為營、篦梳山林的殘酷圍剿,抗日聯軍遭到很大損失,陷入了極端困難的境地。

日本法西斯強盜不僅通過“清剿討伐”、“歸屯並村”、“三光政策”屠殺抗日軍民,而且還通過滅絕人性的細菌試驗毒殺中國人民。

“九一八”事變不久,日本陸軍省和參謀本部就在我國東北建立了由關東軍領導的細菌實驗所。該所由日本著名細菌戰專家、日本軍醫中將石井四郎主持。

1932年至1933年,石井在黑龍江省肇東縣滿溝和五常縣背蔭河進行細菌研究工作。

1935年至1936年,關東軍在東北設立了準備進行細菌戰的兩支秘密部隊,一支為“關東軍防疫給水部”,一支為“關東軍獸疫預防部”。

1941年6月,蘇德戰爭開始後,兩支部隊分別密稱為“第七三一部隊”和“第一○○部隊”。前者由石井主持,後者由若鬆主持。而關東軍第六五九部隊則是這兩支秘密部隊的對外總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