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走馬上任東平太守(2 / 2)

孫康記住了楊嶽的指示,立馬下去寫信了。

楊嶽有說:“軍師,我命你給襄邑縣令寫一份信,也把我升官的事情告訴他,最重要的讓他知道我們永遠是他的盟友。”

顧雍知道盟友意味著什麼,隻要襄邑縣令劉俊肯願意與楊嶽成為永遠的盟友,那將來等楊嶽帶兵打過來,這襄邑縣就立馬會歸順的,說不定還會有什麼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

“典韋,麻煩你帶一百人去趟陳留郡,將我嶽父和文姬接到東平郡,他們的安全就全靠典將軍了。”楊嶽不忘把蔡邕和蔡琰也接到東平國與他團聚,其實楊嶽是想和蔡琰結婚想瘋了,終於升為一郡之長了,蔡邕肯定會讓他與蔡琰結婚的。

真是沒有不透風的牆啊,很快就有百姓們知道此事了,楊嶽在圉縣的名聲特別好,可以這麼說隻要你在圉縣詆毀楊嶽的大名,那就是自殺好了,除非你武功高強,有很都人保護,或是什麼大人物,還有就是和周圍人認識,要不然你就等著聽到你談話的老百姓收拾你吧,不要覺得這是在開玩笑,這是真的,已被打死的外來戶不在少數。

今天是楊嶽帶領隊伍離開的日子,全縣父老鄉親在縣城門外目送楊嶽和他的隊伍離開,那叫一個壯觀,還有的因為楊嶽要離開還哭了,感動的楊嶽眼淚都流下來了,沒錯是幸福的眼淚,是高興的眼淚,沒想到楊嶽也有這一天,這可是在現代某位大人物才有的形式。

經過了一場化悲憤為力量的離別後,楊嶽帶著隊伍向東平國開拔,因距離較遠,所以楊嶽派遣了一支百人騎的部隊前去打探,由吳敦帶領,這已經是楊嶽每次行動的必要環節,一是知己知彼,二是對全體將士們的生命尊重,細節決定勝敗。

吳敦帶著百人騎在大部隊的前方奔跑著,凡事有可以人物將他驅散,若是我聽,便將此人用繩子綁起來,聲勢浩蕩,楊嶽為了交足朋友,每到一個縣一個郡都會前去拜訪當地的官員,給他們留意個好的影響,但是有好就有壞,也不是沒個地方官員都買楊嶽的賬。

就比如說濟陰太守袁敘,濟陰郡是楊嶽大軍去東平國的必經之路,楊嶽親自前去拜訪,可是袁敘連城門都不讓楊嶽進,還讓弓箭手在城牆上齊射,不讓楊嶽大軍靠近,否則殺無赦,害的楊嶽隻好帶領大軍繞遠路而行。

大軍繞道東郡,而此時東郡的太守則是喬瑁,喬瑁為人俠義,他知道楊嶽在經過濟陰郡時遭到袁敘的阻攔,還特意派人前去迎接楊嶽,請他到府上一座。

東郡是一大郡,下屬領有十五個縣,僅在陳留郡之下,而陳留郡下屬領有十七個縣,像這樣的大郡人多地廣,資源豐富。

楊嶽帶著顧雍和臧霸來到了濮陽喬瑁所在的太守府,三人紛紛拜見道:“東平國楊嶽,在下顧雍,末將臧霸拜見東郡太守。”人家好心好意派人前去接你,你尊敬的回一下禮沒什麼大不了,反而縣的楊嶽很大氣。

喬瑁哈哈一笑用手是一道:“大家請坐吧,不要拘束,楊賢弟的大名我早有耳聞,早就想交上一交,得知你被濟陰太守袁敘為難而路過我東郡,我刻意派人前去迎你,好與你見上一見,楊賢弟果然一副大才之相,來喝一杯。”喬瑁比楊嶽大而大家都是太守所以喬瑁就以賢弟稱呼楊嶽,也顯得兩人的關係親切。

古時候的人一遇到高興事情就喜歡痛飲一杯,楊嶽早已習慣,喝了一杯說道:“喬太守的大名在下也是早有耳聞,在走馬上任的路線上本來是要前來拜會您的,可是因我未婚妻子和老丈人在東平國等我前去,所以就把路線最近劃,可恨的是他袁敘不買我的帳,那我隻好繞道東郡了,既然上天也想讓我與橋太守見上一麵,交上一交,那就說明我們有緣。”楊嶽說瞎話的本領越來越高,所謂哄死人不償命,楊嶽不管三七二十一隻要能對記住有利,都會哄上一哄。

喬瑁聽候極為高興舉杯道:“來為我們的緣分幹杯。”一口喝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