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字木蘭花
斷魂無據。萬水千山何處去。
沒個音書。盡日東風上綠除。
故園春好。寄語落花須自掃。
莫更傷春。同是懨懨多病人。
魂無據
唐傳奇小說裏有“倩女離魂”的故事,民間傳說、誌怪小說裏每每魂魄離體行動自如,或者被攝去了魂魄,呆若木雞。這種感覺是靈魂如同關在黑匣子裏的精靈。魂自有性狀,可以斷,可以損,可以飛,可以拋。靈魂雖然被禁錮在身體之內,偶爾也有越獄成功的時候——“斷魂無據。萬水千山何處去。”
相思對多情的眾生來說,是快樂與煩惱並存,痛苦卻又幸福的事。相思折損精神,使人憔悴。人人咒恨,又人人死心塌地投身進去,有莫邪投身劍爐的甘願。沒有得到的明明逃過一劫卻滿心失落。
詩詞曲賦浩淼如海,相思是其間洶湧大浪。相互的思念即是相思,朋友,親人,愛人……從什麼時候起,相思漸漸變成了情人愛人袖口領上的繡紋,獨特象征的標誌。相思變得綿邈曲婉,不複最初慷慨開闊。
容若此闋《減字木蘭花》寫相思繾綣清遠,不同於一般的思情之作。起句即拓開境界,寫夢魂飛渡萬水千山,於私情中寫出高遠蒼茫。“東風上綠除”,明是寫景,暗寫心情。東風吹綠滿階青草,一片春光照眼,本應是高興的事,卻因為東風無法為你我傳遞書信備感寥落。
下闋用隱語寫出對入宮的戀人的囑托和關照,讓她照顧好自己。此處頻用“春”、“落花”等字眼,分別喻人喻己,反複迭用,字字有深意。“故園春”是喻自己,“落花”既喻戀人,也指兩人之間的慘淡情事;後一個“春”,既是實指,也是虛指,是指眼前春光,亦是指兩人相互的感情牽掛。末一句“同是懨懨多病人”,情意深長,道出兩人心有靈犀為情所苦的情狀。這一句悱惻多情,無奈中帶著幸福,“同是”一詞說明兩人心意相連。
本詞也可看做是男女之間的書信對答方式。上闋以閨中女子口吻述說相思,下闋以遠行在外的男子口氣回應加以囑托。往來之間亦見情意。一樣是遠行,今人要幸福得多,再不用書寄魚雁,望斷天涯,如果我想念你,隻要我願意,我可以有很多方法聽到你的聲音,出現在你麵前。當距離不再是情感生變的主因,回首看高樓夢寒倚斷闌幹的古人,少了斷魂無據相思無極的放縱,我們心裏到底應該是喜還是憂?
夢魂如風箏,飛越了萬水千山,卻尋覓不到一點關於你的音信。思念無憑據,愁情如春草。我是這樣地萎靡,我知道你也一定不快樂。我們之間風狂雨急,情如落花滿地。看起來相見再聚希望渺茫,可是我仍希望你可以快樂一點,勿以我為念。
相愛,即使分開,也比單戀幸福得多。相思是亙古不變的流行,無論是什麼時候,即使是在千山之外,感傷落淚時,隻要想到你,我也就不是在思念裏獨自徘徊的一個人。我的想念有如大海裏的魚,在萬水之內都是歸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