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那見卿·減字木蘭花(1 / 1)

減字木蘭花

花從冷眼。自惜尋春來較晚。

知道今生。知道今生那見卿。

天然絕代。不信相思渾不解。

若解相思。定與韓憑共一枝。

那見卿

晉·幹寶《搜神記》卷十一載,戰國時宋康王舍人韓憑,娶妻何氏。何氏美貌,康王奪之,並囚禁韓憑。韓憑自殺。何氏亦從高台投下而死。遺書於衣帶,請求與韓憑合葬。王勿聽,命裏人埋之,兩墳相望。不久,二塚之端各生大梓木,屈體相就,根交於下,枝錯於上。又有鴛鴦雌雄各一,長棲樹上,交頸哀鳴。宋人哀之,遂名其木曰“相思樹”。

仗勢欺人的事情,從來不少,奪人妻子的事,也史不絕書。貧賤的人總被富貴的人欺壓,職位低的人總被職位高的壓製。社會的種種不平山高水長,曆史悠久,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聲討得盡。然而有一點又是公平的,在富貴的人上麵,一定有更顯貴的人,職位高的人上麵一定有更有權勢的人,即使是霸絕天下在世間無所不能的人,他也一樣受到超越人力的力道掌控,比如生死,比如老病。成吉思汗死時將黃金珠寶棄之門外,歎道,留此何用啊!縱有黃金萬兩不能使我多活一日!一代梟雄尚且如此。況且世間還有種種權勢地位不可控製的變動,像人心的向背、情感的取舍。

假若不是有此種神聖力量存在,那麼人間所有的秩序也無從建立,所有的規範也不能遵從,人世紊亂如洪荒初現,種種自我欲念肆虐,最終人將無法立足這個世界。

容若和韓憑感受差不多,韓憑妻被宋康王所奪,身為下僚無能為力,唯有悲泣而已。與妻子也隻有死後魂魄化鳥相守。這種遭遇和眼睜睜看著戀人被送入宮的容若何其相似?容若是和韓憑一樣的相思斷腸人,所以能夠了解他的感受。

這一首上闋無大的歧意,是說與所戀女子擦身而過,無緣結為夫妻。雖然說,知道今生,知道今生已經不能見到她了;然愛戀之心無可化解,總是深深思念她。心中所念的絕代佳人一定會理解這樣相思的苦楚。彼此相思,一定會願意像何氏和韓憑一樣化成枝葉相纏的相思樹。

此處容若以韓憑暗指自己,以絕代佳人代指自己的愛人。關鍵在於下闋所用的韓憑的典故,容若用相思樹的典故暗示的是戀人被比自己更顯貴的人奪去,此生已無望結合。

在外人看來他是相國公子,貴不可言。然而在唯我獨尊的皇權麵前,他也隻有無能為力俯首讓路的份。

在蘇雪林的論斷裏,解《飲水詞》裏幾首《減字木蘭花》均是容若為著入宮的戀人而作。六首讀下來,容若的心思轉變有跡可循,宛然可見,到這一句“定與韓憑共一枝”時,像墜入深海無力上泅的人,容若心裏已經開始絕望。

塵世間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在你麵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明明相愛,卻不能夠在一起。

皇帝也有一種無奈,他擁有很多女人;敬畏,討好,各施手段,無所不用其極。愈是亂花漸欲迷人眼,愈是少有人同他是真愛。身為一個帝王,內心必須是與人有距離的,如同斷崖獨坐,與人事皆不相親。事情陷入了一種惡性循環,越想得到,越得不到,像故事裏的宋康王。

人的內心需索彎曲艱難卻自得空間,與所處外界實有差別。權勢地位容易得到也容易失去,像流雲變幻。君王身坐龍廷會覺得自己一無所有,內心孤獨。而一個隱士食不過午居無定所卻可以心有大千世界。富有和貧窮是相對的。

權勢難得時重過一切,一旦到手卻並不能真正地滿足內心需要,有時登臨了絕頂,眼界無垠,反而益覺空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