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恨卻休·鷓鴣天(1 / 1)

鷓鴣天

離恨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頭。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

雲澹澹,水悠悠。一聲橫笛鎖空樓。何時共泛春溪月,斷岸垂楊一葉舟。

恨卻休

這首詞也是借女子的形象和心態抒寫“離恨”的,全用白描,不假雕飾,極樸素,極清麗,幾類小曲。上闋追憶往日的幽會,刻畫女子嬌嗔佯羞的形象,酷似李煜詞《一斛珠》“繡床斜憑嬌無那,爛嚼紅茸,笑向檀郎唾”所描繪的情景。下闋寫眼見耳聞之景,伴和著耳畔的笛聲,笛聲縈繞在空寂的樓閣中,仿佛凝滯在樓中。環境的冷寂更烘托出心靈的淒苦。結句虛筆出之,效果驚豔,勾畫了一幅月夜春溪泛舟的美妙畫麵。以此揭示詞中女子的心願,進一步抒發了離恨。

“欲將離恨尋郎說,待得郎來恨卻休。”用語精準,情意繾綣,對離人心態把握非常真實到位。我的離愁,離恨,春草般衍生繁茂。

它原是因你這個人而起。你回來了,我的恨就休了,就泯了!

容若詞風豔雅,格調清標,此篇同樣可為明證。同是寫女子情態,容若話“手挼梅蕊打肩頭”似喜似嗔,十分靜雅,雖然是化自王次回,但王次回則雲“大將瓜子到肩頭”,言辭粗鄙,舉止粗俗。幾類村婦妓女。不僅輕狎,而且低俗,境界高下立判。這不是王次回功力不如容若,而是詞人對女子的心態理解不盡相同,詞品遂有高下之別。

詞品同境界,其實是詞人與人、與物、與事貼近和尊重的程度。

端然親切是品斷詩詞高下的重要標準。

在我心裏,《落花時》和《鷓鴣天》裏的女子是一個人。“回頭忍笑階前立”和“背立盈盈故作羞”情態相似;“勸伊好向紅窗醉”和“待得郎來恨卻休”心態也相似。中國古典詩詞裏的思婦、離人都像皮影戲裏的人一樣,晃晃悠悠,模模糊糊。不一樣的身份下,有一樣黯然思歸的靈魂。

相思不絕……洇了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