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斯拉夫(3 / 3)

這是基輔城曆史上最為悲慘的一幕:基輔淪陷了!曾經輝煌一時的基輔羅斯化為一片廢墟。

蒙古軍隊並沒有給羅斯民族帶來更為先進的文明。它所到之處,除了毀滅、濃煙就是灰燼??????一部蒙古人的入侵史,也就是一部羅斯人的逃亡史。在這種逃亡之中,羅斯人‘逃‘出一個‘烏克蘭‘,也逃出了一個‘俄羅斯‘。

是的,羅斯農民紛紛逃亡,向南逃的,一直逃到第聶伯河荒蕪之地,他們在那兒停住了腳步,那兒的土地依然又黑又肥,而且還聽不到蒙古騎兵的馬蹄聲,於是,他們又在那兒開荒耕作了??????人的生命力是頑強的。外邊的戰火把一批又一批的羅斯人趕到那個地方,在戰亂紛飛的年代,那個地方幾乎成了世外桃源。他們隻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離基輔很遠了,已經是基輔羅斯的邊境上,兵荒馬亂的,逃到邊境上總要比躲進教堂裏強得多,所以,那個地方也就自然而然被叫做了‘烏克蘭‘,在他們的語言中,它也就是‘邊境上的‘意思。

也有許多的羅斯人逃向北方,那兒也遠離了蒙古大軍,而且還有森林、沼澤和河流。它早有一個現在的名字,叫:莫斯科。

最早的莫斯科隻是一個小小的莊園,是個彈丸小邦。這個莊園的所有地就是後來的克裏姆林宮。當時的莫斯科一帶,林草茂密,遠離戰爭,大批逃亡而來的農民在那兒墾荒種地,建立村莊,人口和財富都迅速增加,莫斯科也成為了一個富有的公國。

莫斯科很敏感地抓住了這個曆史的機遇。

隨著莫斯科的強大,它主動擔負起了保衛羅斯人的角色,為它日後統一全羅斯地區贏得了政治聲譽;它還發展了自己的語言,俄語開始形成;在王位繼承上,它也基本上保持了父死子繼的傳統,保持了政治的穩定。

莫斯科很聰明地把教會抓在了自己的手裏。這是雙方都願意的大好事。盡管的蒙古人統治時期,東正教會已經與蒙古人建立了同盟,它向蒙古人表明上帝也支持蒙古人的“汗”,因此換取了“汗”給教會的種種優待。但是,教會畢竟是弗拉基米爾引進的教會,東正教畢竟是羅斯人的宗教,它更需要有羅斯王公作靠山。教會選擇了莫斯科。後來,羅斯主教在莫斯科王公的勸導下,幹脆移居莫斯科。莫斯科成為了羅斯教會的中心,它也更加增強了自己在羅斯地區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莫斯科的王公們明白,要統一羅斯地區,他們有兩方麵的敵人。一個是壓在羅斯人頭上的韃靼的金帳汗國,還有就是其他的羅斯大公。莫斯科巧妙而靈活的施展了自己的外交手段。一方麵,它在金帳汗麵前卑弓屈曲,極盡無恥討好之能事,並通過賄賂、收買等等手段取得金汗帳的寵信,從而,使自己獲得了“大公”的地位。在這個位置上,它可以利用金帳汗的力量來削弱別的羅斯大公,保得自己一馬當先。當然,它從來也沒有想過真的要為金帳汗賣命。舉個例子,每年金汗帳要它代收的全羅斯的貢賦,它都要給自己留下大部分,它要發展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麵,莫斯科也在等待著機會,一旦時機成熟,它立即改變策略,揮戈相向,把矛頭對準金帳汗國。

1380年,莫斯科大公德米特裏在頓河流域的庫利科沃發動會戰,以士氣高昂的10萬人迎戰韃靼精兵20萬,經過艱難奮戰,獲得勝利。拉開了全民反抗韃靼統治的序幕。這一年,距成吉思汗進攻基輔羅斯是160年。

1480年,著名的伊凡大帝與蒙古大決戰烏格拉河,大獲全勝。徹底結束了蒙古人的統治。這一年,距庫利科活會戰正好是100年。

1485年,莫斯大公伊凡大帝正式稱‘全羅斯‘大公。

羅斯人在莫斯科抬起了頭;**獨領,俄羅斯成為羅斯人新的中心。

但是羅斯人最早的首都基輔卻依然**在黑暗之中,那些逃亡在邊境上的羅斯人依然還是‘在邊境上‘??????自從被蒙古大軍**之後,基輔這個昔日的帝王之都,仿佛淪入了不劫的災難之中,在蒙古人之後,基輔在十四世紀又遭到了立陶宛人的占領。那時的立陶宛可不是今天的小小的一片,它牛氣衝天。每個民族都有自己輝煌的時候,誰知道呢?立陶宛之後,基輔又讓波蘭人給占了去??????曆史學家說,也許沒有那一個民族,像波蘭那樣遭受過如此的多災多難。

但是……如果烏克蘭人遇到了波蘭人……

在這種情況之下,哥薩克人怒吼了,這也是烏克蘭人的怒吼!

1684年哥薩克領袖赫梅利尼茨基,率領8000哥薩克在第聶伯河下遊起義。‘邊境上的‘人發誓要奪回基輔城,基輔,本來就是他們的祖先所創造的。‘哥薩克‘這個詞和‘烏克蘭‘等等幾乎都是在同一個曆史條件下形成的。‘烏克蘭‘是‘邊境上的‘;而來到‘邊境上的‘人當然要有冒險的精神,在這裏,他們不受別人的統治,又是自由的。哥薩克就是‘冒險者‘和‘自由者‘的意思。哥薩克英勇善戰,赫梅利尼茨基在當年的年底就攻占了基輔,宣布自己成為全烏克蘭的統領。

但是,赫梅利尼茨基還有重要的工作要做,他還得做波蘭的工作,使波蘭承認這一切,果然也與波蘭簽定了和平條約。烏克蘭就此成為了獨立行政區。然而,赫梅利尼茨基很快就發現,來得太容易的好事是多麼靠不信。波蘭人不久就反悔了,或者說,它壓根兒就是一個緩兵之計。波蘭人又發兵,又從赫梅利尼茨基手上奪回了基輔。不管怎麼樣,當時的波蘭總是要比靠了八千哥薩克起家的赫梅利尼茨基要強大。

被激怒了的赫梅利尼茨基發誓報仇。大敵當前,從羅斯人中細分出‘邊境上的‘烏克蘭已經不是最重要了,他想到了當今羅斯人的老大哥俄羅斯。1652年,赫梅利尼茨基求得俄羅斯的援助,宣布烏克蘭重新加入俄羅斯。

俄波戰爭於是爆發。赫梅利尼茨基率軍參戰,在解放了烏克蘭之後,他又帶領軍隊攻入了波蘭境內,痛報一箭之仇。

至此,烏克蘭成為沙皇的領土,而現在,整個斯拉夫人似乎回到了原點,他們又回到了基輔,從前一切的領地全部丟失,擺在他們麵前的是二十萬全副武裝的軍隊。

尼古拉已經被打怕了,雖然在烏克蘭有一百萬的俄軍,但是他當然明白,這些俄軍是怎麼回事,他們是抵擋不住新軍的,因此,一場奇怪的外交斡旋在歐洲大陸上演。(!)

108小說wWW.boOK108.Com鯁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