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宿怨(2 / 3)

仇恨的種子便埋下了,導火線出在一個叫佛蘭德的公國身上,佛蘭德是當時是法蘭西國王的封地。13世紀末期在這裏當政的是德當皮埃爾伯爵。他是一個純粹的法國人,與法國皇族的旁支波旁家族有親戚關係。在自己的領土內伯爵擁有司法權和征稅權,儼然就是一個半自製的小國家。他在政治和文化上偏向於法國,但是商業和工業上卻接近英格蘭。佛蘭德地區的繁榮主要是依賴它的呢絨製造業和由此而產生的其他副業。所以羊毛就成為了最重要的進口商品。當時的羊毛進口一部分來自阿圖瓦;一部分來自由位於香檳區的集市。但這些羊毛數量不足,質量也不好。最大量的,質量最好的羊毛是來自英格蘭。英國最豐厚的收入之一就是來自羊毛出口稅的征收。

就連國王本人也在王室領地上大量放牧羊群。所以說佛蘭德地區的伯爵和商人是支持英格蘭的,因為他們享受到了呢絨工業給他們帶來的實惠。而貴族和底層人是支持法國的。因為貴族們什麼好處都沒有撈到不說,還得打腫了臉裝貴族。而無產者發現自己經過了辛勤的勞動以後依然還是無產者。他們自己也知道雖然法國人來了並不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改變,但是找個對象**一下心中的不滿還是很有必要的。

法國國王腓力四世敏銳的發現了這一點,並巧妙的利用這一離心原則在佛蘭德幾個重要城市安**了所謂的“監護人”來製約伯爵的經濟收入和政治走向。這就好像有人往家門口撒了一把圖釘。

腓力四世覬覦這個地區很久了。征服弗蘭德不僅能夠擴張自己的領土,還能夠得到豐厚的財富。而英王愛德華一世也時刻關注著這裏的風吹草動,因為政治上的變化可能會給英格蘭的羊毛貿易帶來毀滅性的災害。國王家的後院可還養著一院子羊呢。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加斯科尼。加斯科尼自1152年以來一直為英國王室占有。也正因為如此愛德華一世不得不以臣子的身份向腓力一世行禮。在加斯科尼,貴族,手工業者,農民世代相襲都是自由人,他們不必為擁有的財產而承擔任何的義務,並且可以將自己擁有的土地世代相傳。這樣的好事在加斯科尼有,在法國統治下的其他城市絕對不能有。所以在英法百年戰爭開打以後,加斯科尼人對法國進行了最頑強的抵抗。

不僅如此,加斯科尼地區的首府就是世界上最著名的紅酒產地波爾多。這一地區屬於典型的地中海型氣候區,夏季炎熱幹燥,冬天溫和多雨,有著最適合葡萄生長的氣候。葡萄酒自然成為了整個地區最為重要的商品,並且使得當地居民成為了最先富起來的人。英王室的另一條財路就是從進口的葡萄酒中抽稅。每加侖酒要繳納“質檢費”,當時人們在酒桶上標上標簽來決定酒的質量,以此來判定稅費的多少,這種方法一直沿用到近代。每條船還要交“船隻過境稅”交過稅的人可以得到一根樹枝作為發票。船長一定會把這根樹枝綁在船桅杆最顯眼的位置上。因為這是他回家的安全通行證。英王愛德華一世自己還從稅收中抽成,每30桶酒中有2桶是要孝敬國王的。

而把預熱過程推向**的卻是一次海盜事件。1293年,一支英國商船隊遭到了海盜的襲擊。大部分船隻及貨品被繳獲。海盜們還意猶未盡的將處死的船員的屍體與死狗一起一件件掛在了帆桁上,並駛回了英國港口向他們的親屬和朋友們做展示。這些愚蠢的海盜無疑是告訴整個歐洲他們的行為是受到法國國王給他們撐腰的,當時很多的海盜頭子都是身兼官職的,有的還做到了市長。其實這也沒有什麼奇怪的。當時一個叫奧古斯丁修道院的院長也被證實曾經劫掠過一艘運酒的船,由於當時已經放下屠刀了,所以不得不賠償了受害者所有的損失。

這種太過分的做法徹底激怒了英國的船員們,同年的4月14日,英國南部沿海五港同盟的艦隊在愛爾蘭、荷蘭和加斯科尼的船隻支援下,於馬休海角與海盜們相遇了,結果是英國人大獲全勝。但是英國國王愛德華一世卻沒有任何複仇後的喜悅,因為在這一切的貪婪和殘忍背後,他看到的是一個陷阱。

果然不出所料,腓力四世馬上要求賠償並於12月傳訊英王愛德華一世去巴黎。愛德華一世當時正和威爾士的戰爭打得熱火朝天,根本是分身乏術。而腓力四世正是看準了這點接連又發出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傳票。在自認表麵工作做完了以後。腓力四世終於說出了埋藏在心底多年的話:英國在法國全部的公爵領地將被法國王室沒收!

愛德華一世豈會輕易放棄在法國的領地,於是英法戰爭開始爆發。

這場戰爭足足維持了一百年,在這一百年裏,英國人和法國人相繼死去,可是仇恨卻延續下來,最後英國得到了勝利,正當英國人準備大展宏圖的時候,一場災難卻阻止了他前進的步伐。與這場災難相比,不管是英國人的勝利還是法國人的失敗,都顯得根本無足輕重。這就是讓人聞風喪膽的黑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