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南唐是宋太祖統一南方的最後一仗,也是當時最大的一次江河作戰。這次戰爭中的“圍城打援”,是宋太祖戰略部署中的經典之作,也是古代戰爭史上創舉。
宋太祖在南北用兵,統一全國的同時,采取了一係列措施,鞏固和加強中央集權。
首先就是削弱地方勢力。
963年,宋太祖作出廢除荊湖地區等各個支郡的規定,並最終形成了宋代的以文臣任知州的製度,使位尊權重、聲勢煊赫的節度使的權力受到極大削弱。
其次是收歸各地的財政大權。
964年,宋太祖發布了一道重要的詔令,要求各州除留有必要的經費外,其餘財賦中屬於貨幣的部分應全部奉送到京城,不得無故占留。地方喪失了財權,自然也就無法屯兵自重了。
宋太祖為收地方精兵創立了兵分禁、廂的製度,為後代一直沿襲下來,成為兩宋兵製中的一大特色。
宋太祖為了擴大統治基礎,改革和推進了隋唐以來的科舉考試製度。他極力放寬科舉考試的範圍,不管是家庭貧富,還是門第高低,隻要具有一定文化的人,都可以前往應舉。同時嚴格考試製度,以防權貴豪門徇私。
與此同時,又著力改變重武輕文的舊風氣。隨著文教的振興和開科取士的增多,大批文人進入統治集團,切實發揮了他們的作用。
宋太祖還一直推行廣施恩德、與民休息的方針,實行輕徭薄賦、獎勵農桑、興修水利、發展工商貿易,大得民心,極大地保護和調動了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使宋朝各地的生產得到迅速的發展。
宋代是我國古代史上經濟空前發展繁榮的時期。中華民族的四大發明中就有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術三項大發明出在宋代。
976年,宋太祖親率大軍對北漢發起了第三次攻勢。10月。正在激戰之時,這位胸懷統一大誌、正值壯年的傑出君王在刀光劍影中不幸暴病身亡,年僅50歲。葬於永昌陵。
成吉思汗一代天驕
1162年,蒙古乞顏部酋長也速該的帳蓬裏生下一個男孩,也速該以“鐵木真”的名字賜給這個頭生子。鐵木真在蒙語裏是“精鋼”的意思,也速該用這個名字來表明對兒子的厚望。
在鐵木真9歲那年,也速該被塔塔爾人下毒藥毒死。鐵木真的弟弟妹妹年齡很小,他們家既缺乏牲畜,也缺少勞動力,生活十分艱苦。幸虧他的母親很能幹,勉強維持生活。
泰赤烏的首領擔心鐵木真長大後東山再起,於是,他們對鐵木真家的住地進行了一次突然襲擊。捉去鐵木真,套上木枷到處示眾。鐵木真逃走後,為了防止再遭襲擊,他把全家遷到肯特山去居住。
幾年後,鐵木真和孛兒帖結了婚,以便取得翁吉剌部的支持。可是婚後不久,蔑兒乞惕部落突然襲擊了鐵木真的營帳。在戰亂中,鐵木真雖然逃了出來,但他的妻子孛兒帖卻被蔑兒乞惕部落的人擄走。
艱辛的生活,接連的打擊,不僅沒使鐵木真灰心喪誌,反而更增強了他的複仇決心。鐵木真的父親也速該生前和克烈部的首領王罕脫斡裏勒汗是結義兄弟。為了爭取王罕支持,鐵木真忍痛把妻子孛兒帖當初帶來的嫁妝黑貂裘獻給王罕,並稱他為義父。孛兒帖遭俘後,鐵木真請求王罕出兵,王罕欣然同意。
鐵木真召集過去屬於自己家族的部眾,又約了自己的“安答”,蒙古劄答剌氏族首領劄木合,三方聯軍,突襲蔑兒乞惕部。蔑兒乞惕部大敗,鐵木真奪回了孛兒帖,壯大了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