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1 / 3)

第二十六章

第五倫為官克己奉公

第五倫也是西漢時期克己奉公的典範。他生性正直,同情百姓,無論在哪兒做官,都能以“克己奉公”要求自己,以為民解憂為己任。他曾擔任過許多官職。在擔任京兆尹主簿時,具體負責長安城內的市場交易。他認真校正秤、鬥、尺等度量衡器具,嚴格市場管理,很少發生缺斤缺兩的事。即使買賣雙方有時出現爭執,隻要他一出麵,都能得到公平合理的解決。

在擔任會稽太守時,第五倫發現當地素有迷信鬼神的風俗。每逢過節,民間都大量殺牛祭神,從而影響了農業生產。於是,他明令禁止,違者懲處。如此一來,流行多年的歪風很快杜絕,勞苦大眾無不由衷地感激。

有一年,朝廷發給他2000石俸祿。他領到俸祿後,看到百姓中有些人家生活艱難,於是,留下自家食用外,其餘全部分贈給窮困百姓。

第五倫在蜀郡太守職位上,剛開始時,郡府中的屬吏從官皆多豪富,有的錢財竟達上千萬。他們上下班都乘著華麗的車子,騎著高大肥壯的駿馬,耀武揚威,神氣十足。在他們的影響下,其他人也都競相擺闊氣,講排場,致使百姓叫苦連天。

麵對這種情況,第五倫毅然采取措施,將富戶出身的官吏全部裁汰,另選清貧正直之士替代,並大張旗鼓地進行反腐倡廉。從此,當地不正之風漸漸消停,吏治得到明顯改善。

與此同時,他還認真考核每一個屬吏,向上舉薦了很多德才兼備者,不少人後來都受到朝廷重用。

漢章帝劉炟即位後,第五倫調入朝內任司空,成為朝廷重要官員。漢章帝時,外戚當權,不少仕宦之人猶如牆頭草,隨風搖來擺去,毫無個人主見。第五倫卻出汙泥而不染,始終保持著一身清白。他認為,戚族過盛,應防止他們驕奢擅權,危及朝政。便屢屢上書,抨擊時弊,要求抑製外戚勢力。

他還明確提出,“對外戚可封侯以富之”,但不能“職事以任之”。結果,得罪了不少有權勢的人。這些人同流合汙,常常在漢章帝麵前進讒言,致使他一度受到皇帝冷落。但他依舊剛正不阿,不入俗流。為此,時人將他同西漢時期的貢禹相媲美。

第五倫雖然身居官位,不但盡職盡責,奉公做事,而且注重克己,從不驕奢淫逸,生活十分節儉。第五倫在擔任太守時,就常常自己動手割草喂馬,妻子親自下廚燒火做飯。每次領到俸糧,除留下自己一家食用之需,全部贈送或以最低價格賣給百姓中較為貧困的人。

有一天,他的下屬部門調來了一位新官。晚上,這位年輕的官員特意前來拜見上司。

年輕人走進第五倫家中,看到一位衣著簡樸的婦人,說:“請稟告你家主人,有客人來訪。”說罷坐了下來等待那婦人去稟報。

婦人聽了年輕人的話,沒有立刻離開屋子,而是上下打量了一下客人,然後和氣地問:“官人一定是新來的吧?”說著,倒來一杯茶,放在桌上,然後坐在年輕人的對麵。

年輕官員見眼前婦人不去稟報,心中十分不悅。他重複說:“你回去稟報你家主人,說有客人來。”

婦人剛要說話,恰巧第五倫的小兒子跑了進來。喊道:“娘,來客人了?”

這時,年輕官員才明白,這婦人是第五倫的夫人。他十分尷尬,但第五倫的妻子卻不在意,仍然和氣地說:“太守不在家,他吃罷飯,隨仆人一起上山割草去了。”

年輕官員驚訝地問:“割草?太守去割草?”

第五倫的小兒子說:“是割草,爹爹割了草好喂馬啊!”

第五倫升為司空後,按說應該有很多積蓄,但實際上並沒有。他把大部分錢財都用於救濟別人了。

在做司空期間,第五倫對家人要求極嚴,不許子女穿絲綢製衣,就連他的妻子,平時也隻穿粗布衣裙。別的有錢人家,妻妾奴仆成群,第五倫家卻粗茶淡飯,家中僅有一兩個幹重活的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