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楊露禪千裏拜恩師
清代禮儀涉及的範圍廣,尊卑差別大,但在尊師這一點上,則是與曆史一脈相承。在古人心目中,尊師等同於孝道,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之說。在清代武林中,太極大師楊露禪就非常講究尊師敬師之道。
楊露禪是清代末期武術家,他小時候家世貧寒,酷愛武術,稍大以後,就以賣水、賣土為生。由於天天推車練就了驚人的膂力。
楊露禪在有些功夫之後喜歡同人比試拳腳。
有一次,他給永年城太和堂藥店運貨,聽說店夥計們都練綿拳。綿拳運好氣之後不但能借人之力打人,而且能撥動千斤之物。由於他懷疑綿拳威力,便向人家提出比試,藥店掌櫃出場了。
楊露禪攥緊雙拳,一個箭步,撲向掌櫃。掌櫃雙手一迎,身子一閃,便躲過了。楊露禪要打第三拳時,忽覺身子右側遭受到一種無法抗拒的力量,站立不住,向左倒去。楊露禪從來沒被人三拳兩拳擊倒過,知道遇到了出奇高手,於是慌忙跪下賠禮討教。
掌櫃見他爽直誠懇,便向他講出來曆。原來,這太和堂是河南溫縣陳家溝陳德瑚進士開的。陳德瑚是綿拳創始人陳玉廷的後代,家有繼承先祖拳業的兄長陳長興。藥店掌櫃正是陳長興的弟子。
楊露禪聽後,立即再拜,要拜其為師。由於立有祖訓,被掌櫃拒絕。楊露禪並沒有就此灰心。他立即回家,湊足路費,背上行李,星夜奔赴陳家溝。
從永年到溫縣有近千千米路程,由於求師心切,楊露禪隻用了半個月,到了陳家溝,在村子中間打聽到了陳德瑚的家。
陳家門前堆放著許多柁檁磚石,一些人正往來搬運木料。楊露禪高興極了,一路勞累一掃而光。可是他想:人家在修建房屋,怎好意思提起拜師學藝的事呢?還是先幫人家多幹點活,待日後再想法求見師父吧!
這時隻聽有人大喊:“上梁嘍!”楊露禪立刻跑上前去,扛起一架大柁登上石階,走到牆基邊,穩穩當當地把大梁放下。
眾人見了,齊聲喝彩。陳德瑚聞聲趕來,仔細端詳了楊露禪,然後讓人把他叫到賬房,收留他當了小工。
陳德瑚把楊露禪隻身扛大柁的事告訴了陳長興。陳長興怕是武林高手登門鬧事,便急忙來到現場,隻見楊露禪濃眉大眼,膀寬腰圓,雖年齡不大,卻能毫不費力地將幾百斤重的大柁搬到肩上,斷定他定有功底。於是說了聲:“好!”接著說,“這位朋友,你能扛動大柁,我能試試嗎?”
楊露禪見此人高不到5尺,消瘦幹癟,年近花甲,便說:“大柁長有兩丈,重有八百,我不費吹灰之力;您年高體瘦,哪能同俺這莽夫相比!”
陳長興哈哈大笑,說:“那咱們就比一比吧!我站在柁頭,你如果拉我下來,我就認輸!”
楊露禪想:不用說一個瘦老頭,就是銅鐵羅漢,俺也把他拉下來!於是說:“拉不下來,俺就拜您為師。”
陳長興把繩子係在腰間,另一頭扔給楊露禪,一個箭步跳上大柁,說:“朋友,拉吧!”
楊露禪用力一拉,沒拉動,再一拉,又沒拉動。他急了,於是使出了全身力氣,身子都要貼到地麵了,可是,陳長興悠然自若,穩如泰山,卻眼見著那大柁一點點下陷。楊露禪搖搖擺擺,汗水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