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韓信小傳

韓信(?——前196),漢初軍事家。淮陰(今江蘇淮陰市西南)人。早年家貧,曾從人寄食。秦末,初屬項羽起義軍,未得重用。不久歸順劉邦。被任為大將。楚漢戰爭時,劉邦采用他的策略。攻占關中。劉邦在滎(yínɡ)陽、成皋間與項羽相持時,韓信率軍襲擊項羽後路,破趙取燕、齊。後被劉邦封為齊王。不久率軍與劉邦會合,擊滅項羽於垓下(今安徽靈璧南)。漢朝建立,改封楚王。有人告其謀反,降為淮陰侯。又被告與陳豨勾結在長安謀反,蕭何與呂後設定計謀,引謗他入宮殺之。善於將兵,著有兵法《韓信》三篇。今已散失。

布衣韓信

韓信是江蘇淮陰人,是秦末漢初傑出的軍事家。年輕的時候家裏窮,經常吃了上頓就沒有了下頓為生計而發愁。

有一次,韓信又餓得受不了,差一點就昏過去了,正好碰到一位出來洗衣服的老大娘,看見韓信餓成那個樣子,就十分同情的回去拿來一碗飯給他吃了,韓信一口氣吃完了飯,感激地向老大娘說:“有一天我發跡了,一定會好好報答您!”

淮陰街上有一個地痞(pǐ),一向瞧不起韓信,常說:“你們別瞧這家夥長著那麼大的個子,又好舞刀弄劍,其實他膽小如鼠。”這天,他看到韓信從街上過,攔住他,羞辱地對他說:“韓信!今天你要是有膽不怕死,就給我一刀;你要是怕死,就從我褲襠底下鑽過去!”

韓信聽這話,氣得許久,沒有說話,看著地痞那神氣的樣子,韓信想了半天,終於,他伏下身子,慢慢地從地痞的褲襠下麵鑽了過去。滿大街的人都哄堂大笑。

韓信不是不顧全自己的尊嚴,而甘心受這樣的屈辱,他是想幹一番大事業,因此要保全自己。韓信受胯(kuà)下之辱,後來成為一個名傳千古的將帥,人們常用它來比喻那些為了幹大事而甘受一時屈辱的人。

蕭何月下追韓信

在楚漢之爭中,韓信曾經投奔項羽,項羽隻讓他當了個小官,於是他就走了,他又投奔了劉邦,劉邦也隻讓他當個小官。有一次,韓信犯了法被抓了起來,要砍頭,韓信大聲呼喊:“劉邦要統一天下,為什麼要殺壯士啊?”這時劉邦的一個部將聽到了,認為韓信是個好漢,就救了他,讓他去當一個管糧草的小官。蕭何在聽說了他的事情後,找他談話,覺得他是個奇才,屢次向劉邦推薦他,劉邦卻不聽。秦朝滅亡後,劉邦被封為漢王,在去封地的路上,好多將領都逃跑了。韓信心想蕭何幾次推薦自己,劉邦都不重用自己,在這兒呆著也是沒有前途的,也悄悄地跑了。蕭何聽說韓信逃走的消息,急得直跺(duò)腳,來不及向劉邦彙報,就連夜去追趕他。有人報告劉邦說:“蕭丞相逃跑!”劉邦大驚,沒有了蕭何,他就少了一個出謀劃策的人。

蕭何總算將韓信追了回來,便來見劉邦,劉邦又驚又喜,罵道:“別人逃跑也就算了,你是丞相,怎麼也跑了?”

蕭何道:“我不敢逃跑,我是去追逃跑的人。”

劉邦問:“逃跑的人那麼多,你不去追,單單追韓信,這是為什麼?”

蕭何道:“別的人都是些一般的人,不要緊,可韓信卻是天下無雙的帥才。您要是想永遠在這裏當漢王,那就用不著他;您要是想爭奪天下,就一定要重用他,現在就看您準備幹什麼。”

劉邦道:“我當然想統一天下了,誰願意呆在這個地方?”

蕭何道:“那您就得重用韓信,要不然,他還是會走的。”

劉邦就想把韓信叫來馬上封他為大將軍。蕭何說:“大王您平常就不大講禮數,現在您要任命大將軍,可是一件大事,那您得挑個好日子,舉行隆重的拜將儀式才行。”劉邦就答應了。

其他的將領們聽說要任命大將軍,都高興得睡不著,一個個都以為自己一定可以當上大將軍了。誰知到了那一天,任命的大將軍卻是不起眼的韓信,全軍上下無不大吃一驚。

背水一戰

韓信當上了大將軍,開始施展他的軍事才華,為劉邦製定了奪取天下的戰略部署,劉邦十分器重他,隻後悔沒早點兒發現這人才。不久,韓信便率領大軍東出陳倉,迅速攻占了關中地區。他打了幾次勝仗之後,帶領數萬兵馬,直撲趙國。趙國已知道韓信帶兵過來,準備和韓信大戰一場。趙國的兵馬有二十萬,遠遠超過韓信。趙國的謀士對主帥獻計偷襲漢軍,主帥竟沒有采納這可以大勝的計謀。

這消息被韓信知道,他暗自高興,便大膽進兵,部隊到離趙軍三十裏處停下紮營。半夜裏,韓信開始調撥軍隊。他選了兩千人的輕騎兵,命他們每人手拿一麵軍旗,抄小路隱蔽起來,並告訴他們說:“一會兒,趙軍看我們撤退,必然會全部出動追擊我們,你們就趕快占領趙營,把他們的旗子和我們的旗子對換。”

韓信又派出上萬人作為先頭部隊,靠著水邊擺開陣勢。趙軍見此情景,全都大笑起來說韓信不懂用兵,因為背水設陣,沒有退路,這是兵家諱忌。

天亮後,韓信命令,一麵擂鼓,一麵率軍向趙軍衝去,趙軍出營迎擊,雙方打得難分難解,未分勝負。韓信便假裝被打敗,把旗號也給丟了,領兵奔往駐紮在水邊的部隊。兩股部隊彙集在一起,又與趙軍展開激戰。趙軍全部出動,想把韓信全軍消滅。漢軍背水而戰,無路可退,兵將全都拚死作戰,以一當十。在這裏,韓信靈活地運用了《孫子兵法》中“置之死地而後生”這一法則來擺兵布陣,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先前隱蔽的兩千輕騎兵見趙軍已傾巢而出傾巢而出(cháo):比喻敵人出動全部兵力來侵犯。,營帳已空,便依著韓信的部署,占領趙營,把趙軍的旗幟全都拔掉,換上了漢軍的旗幟。

趙軍半天不能取勝,便想暫時收兵回營,誰知一看,自己的營帳全插上了漢軍的旗幟,都以為漢軍已經把自己的營地占領了,殺了主帥,頓時陣勢大亂,兵士們各自逃命。於是漢兵前後夾擊,大獲全勝,不但殺死了趙軍的主帥,還俘虜了趙王。

後來“背水一戰”成為一個成語,專指在重大壓力下取勝的關鍵行動。

多多益善

韓信統率漢軍,轉戰南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很快幫助劉邦打敗了項羽,建立了漢朝。韓信是建立漢朝的第一大功臣,被封為楚王。他衣錦還鄉後,找到了曾幫助過他的老大娘等,重金報答了她們。還賞了先前讓他遭受胯下之辱的那個痞子一個小官做,說:“要是我當初和他拚了命,哪兒還會有今天呢?”

劉邦卻對韓信的軍事才能心懷疑慮,生怕他造反,無人能敵,謀士陳平便給劉邦出了主意,讓他假稱巡遊南方,然後借韓信朝見的時候誘捕他。劉邦采納了陳平的建議,動身去南方巡遊。

劉邦來到韓信封地的邊境,派使者去讓韓信來接駕。韓信覺察了劉邦的意圖,但覺得自己並沒有做什麼對不起劉邦的事,就坦然去見劉邦。可是,他剛到劉邦的住處,劉邦便說:“有人告你謀反哩!”說完,不容韓信辯解,就把他押了起來。韓信長歎道:“常言說得好:‘抓完兔子,獵狗就會被人煮著吃了;射光了天上的鳥兒,好用的弓箭就被掛起來了。’現在天下平定了,我就該死了!”劉邦把韓信押回了長安,但實在沒有找到他謀反的證據,沒有理由殺他,所以隻好削奪了他的王位,改封他為淮陰侯。

韓信知道劉邦想殺他,所以經常稱病而不去上朝。他還日夜怨恨劉邦削了自己的王位,看不起樊噲、周勃這些人,不屑與他們相提並論。

有一次,劉邦和韓信聊天,就和韓信討論眾將都能帶多少兵,韓信說每個人差別很大。劉邦便問韓信:“你說我能帶多少兵啊?”

韓信說:“頂多十萬。”

劉邦又問:“那你能帶多少兵呢?”

韓信答說:“如果是我帶兵,那當然是越多越好了!”

劉邦答說:“既然你帶兵越多越好,怎麼卻讓我給抓起來了呢?”

韓信說:“您不善於統率士兵,可是善於統率將領,所以我才會被您抓住。而且,您的本事是上天賜給您的,不是人力所能達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