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bēi

悲喜為鄰。背鍋好治人受屈。

背起娃找娃。

背著抱著一樣沉。

背著豬頭去找廟。

背著石頭上山,抱著石頭撞天。

背多有人相,厭勞無人養。杯不出沿,筷不出緣。

杯酒塊肉皆前定。卑賤者最聰明,高貴者最愚蠢。

běi

北風也有轉南時。

北前麵南,是瞎話簍子。

bèi

被雨淋過的人,不怕露水。

被狗所吠者,未必皆盜賊。倍加功夫,自然妙生。背後作揖,瞎做人情。

背後不商量,當麵無主張。

背後罵皇帝。

背後的話,不聽也罷。

背地殺皇帝,隔山罵知縣。

背故向新。

背無好瘡。

背巷出好酒。

背上置得鍋,性子點得火。

背上背把量天尺,先量自己後量人。憊癩大樹好遮蔭。

běn

本領是在困難中學來的。

本小利窄。

本地薑辣。

本地沒朱砂,紅土也為貴。

本不去,利不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

本山牛,隻吃本山草。

本事是真的,西洋鏡是空的。

本錢易出,夥伴難求。

本大利大。

bèn

笨木匠好跟工具吵架。

笨鴨子上不了鸚鵡架。

笨鳥先飛,人多智廣。

笨工出巧匠。

笨賊偷碾子。

笨人先離村,笨鳥早出林。

bénɡ

甭把自己看成柱石,休將他人比作茅草。

bī

逼狗遭咬。

逼得好漢上梁山。

逼煞好漢,帶累窮人。

bí

鼻孔朝天的人會跌進糞坑。

鼻子不通,吃點大蔥。

鼻子沒嘴近。

鼻子下頭是路。

bǐ

比河短的橋,造的再好也沒有用。

比著肚子裁褲子。

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比如積薪,後來者居上。

比肩掛兩角,兄弟有半桌。筆勤能使手快,多練能使手巧。

筆如刀利。

筆情達千裏。

筆下殺人不用刀。

筆頭無力嘴不硬。

bì

臂力大勝一人,知識多勝千人。

臂膊總是朝裏彎。

臂膊扯不過大腿去。鄙懦不如都士。

鄙嗇之極,必有奢男。避重就輕,預寬取窄。

避虎逃下山,避蛇跑轉彎。必須一篙竿子打到底。閉著眼捉不住麻雀,不調查做不好工作。

閉門避債,爬窗送人情。

閉門家裏坐,禍從天上來。

閉門不管庭前月,吩咐梅花自主張。

蘇東坡用梅花喻愛人

在北宋時期,著名詩人、豪放派代表詞人蘇東坡對梅花也特別喜愛。在他看來,並不是梅如人,而是人似梅,梅花是他心中另外一個人的化身。

公元1071年,蘇東坡因為反對王安石新法而被貶為杭州通判。有一天,他與幾位文友同遊西湖,宴飲時招來一個歌舞班助興。歌舞班中有位名叫王朝雲的歌伎引起了蘇軾的注意。

王朝雲因自幼家境清寒而淪落在歌舞班中,當時已經是西湖有名的歌伎了。她天生麗質,聰穎靈慧,能歌善舞,雖混跡煙塵之中,卻獨具一種清新潔雅的氣質。

在悠揚的絲竹聲中,數名舞女濃妝豔抹,長袖徐舒,輕盈曼舞,而舞在中央的王朝雲又以其豔麗的姿色和高超的舞技,尤其引人注目。舞罷,眾舞女入座侍酒,王朝雲恰恰轉到蘇東坡身邊。

這時的王朝雲,已經換了另一種裝束,洗淨濃妝,黛眉輕掃,朱唇微點,一身素淨衣裙,清麗淡雅,楚楚可人,別有一番韻致,仿佛一支淩寒的梅花般嬌嫩別致。

此時,本是麗陽普照、波光瀲灩的西湖,由於天氣突變,陰雲蔽日,山水迷蒙,變成了另一種景色。湖山佳人,相映成趣,蘇東坡靈感頓至,為這位如梅花一般的歌伎揮毫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描寫西湖美景的名詩佳句: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當時的王朝雲剛剛12歲,雖然年幼,卻聰慧機敏,由於十分仰慕東坡先生的才華,而且受到蘇軾夫婦的善待,十分慶幸自己與蘇家的緣分,決意追隨蘇東坡先生終身。

後來,王朝雲與蘇軾共同生活了20多年,特別是陪伴蘇軾度過了貶謫黃州和貶謫惠州這兩段艱難的歲月,但一直沒有享受到蘇軾夫人或妻子的名號,一直等他們到了黃州後,她的身份才由侍女改為侍妾。但是,她一向從容淡泊,之前從未爭過名分。

林逋與梅花有吟詩作樂、不需檀板金樽的默契,蘇軾和朝雲之間也有知己般的心有靈犀。在蘇東坡的妻妾中,就數王朝雲最善解蘇東坡的心意。

蘇軾曆來性情豪放,不拘小節,他當了官也仍然是憋不住話的直腸子,言談之間對自己的政見是毫不掩飾,沒少得罪過當朝權貴。雖幾經貶謫,但他絲毫不改本性。

有一次,蘇東坡退朝回家,吃完飯指著自己鼓鼓的肚子問侍妾:“你們有誰知道我這肚子裏麵裝的是什麼嗎?”

一名侍妾說道:“您才高八鬥,必定是滿腹經綸。因此是一肚子文章。”

另一名侍妾回答說:“您博學多才,這一肚子裝的都是見識。”

但是,蘇軾搖搖頭說:“不對。”

這時,站在一旁的王朝雲笑著說:“您呀,這一肚子都是‘不合時宜’!”

蘇軾拍掌大笑說:“果然還是朝雲最懂我!”

在此後的10年之中,蘇東坡又先後出任潁州和揚州知府。在當時,他續娶的王夫人已逝,宋哲宗也已親政,並任用章惇為宰相,因此又有一大批不同政見的大臣遭貶,蘇東坡也在其中。

在當時,蘇軾被貶往南蠻之地的惠州,這時的他已經年近花甲了。眼看運勢轉下,難得再有複起之望,蘇軾身邊眾多的侍兒姬妾都陸續散去了,隻有王朝雲始終如一,追隨著蘇東坡長途跋涉,翻山越嶺到了惠州。

對蘇軾來說,朝雲就是花叢中的梅花。出身於貧寒之下的她不爭豔,不扭捏,卻自有清香迷人之處。處在勝景之下的人想賞遍萬山紅花是件非常容易的事,但在困境之中還能為他綻放芬芳的也隻有梅花一般的王朝雲了。

可惜好景不長,王朝雲在惠州時遇上瘟疫,身體十分虛弱,終日與藥為伍,總難恢複,蘇東坡隻好四處拜佛念經,尋醫煎藥,乞求她康複。但從小生長山水勝地杭州的王朝雲是花肌雪腸之人,最終耐不住嶺南悶熱惡劣的氣候,不久便帶著對蘇軾的不舍與依戀溘然長逝了,年僅34歲。

為了懷念王朝雲,蘇東坡在惠州西湖上刻意經營,建塔、築堤、植梅,試圖用這些熟悉的景物喚回那已遠逝的時日。但是佳人已逝,音容不再,蘇軾在徹骨的悲傷中,從盛開的梅花中尋找到了王朝雲的蹤影,因此他作了《西江月·梅花》一詞:

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海仙時遣探芳叢,倒掛綠毛幺鳳。

素麵常嫌粉涴,洗妝不褪唇紅。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