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家產吃不住三股分。

好女怕引三個孩子,好戲怕唱三個台子。

好模子脫好坯兒,好窯口燒好瓷兒。

好鞋不踏臭狗屎。

好佛湊一堂,鴛鴦湊一雙。

好雨天留客。

好幫好底做好鞋,好爹好娘引好孩。

好孬是兒,薄厚是地。

好姑娘不回娘家,好男子不食茶渣。

好把式不在嘴會說。

好大肚子,好大褲子。

好瓦匠難壘不透風的牆。

好牌不落第三家。

好拳不在花樣巧,風流不在著衣多。

好葫蘆開好瓢,好桃樹結好桃。

好牲口賣了錢,歹牲口種了田。

好綾羅,尺頭短。

好鷹不打窠下食。

好明燈不如賴陰天。

好精神,無脾氣。

好性婆婆不如歹性娘。

好筍出在笆外。

好運不等交,等交沒好運。

好姻緣棒打不散。

好名難得出。

好醫生也會生病,但生了病還是好醫生。

好死不如賴活著。

好吃不過餃子,舒服不如倒著。

好吃不過茶泡飯,好看不過素打扮。

好吃的菜,誰肯撂筷。

好吃的揀樹果兒,等不到五月半。

hào

好叫的貓逮不住老鼠。

好鳴之鳥懶做窩,多叫之貓捕鼠少。

好賭之人命不長,好賭之人無風光。

好嘴傷身。

好茶者不入酒樓。

好搬巢的母雞,下蛋不多。

好管事的狗,朝著月亮吠叫。

好客的朋友多,好說的廢話多。

好吃好唱當吹打,好吃懶做跑坡下。

好吃懶做做媒人,遊遊蕩蕩做中人。

好吃懶做,十有九窮。

好吃屎的聞見屁也香。

好吃蘿卜不吃梨。

好吃懶做,到老不成貨。

好吃不好穿,顧嘴不顧身。

好酒的懶入茶房。

好學近乎智。耗子有個洞,麻雀有個窠。

耗子才知耗子路。

耗子還有三分糧。

耗子吃了有攤殼殼,火燒了有堆灰灰。

耗子還有不偷油吃的?

耗子把女嫁,貓把崽抓。

耗子鑽牛角,越鑽越深。

耗子雖小,大象怕它。

hē

喝了人家的酒,跟著人家走。

喝了哪家酒,就說哪家話。

喝水也防塞牙。

喝什麼地方的水,隨什麼地方的俗。

喝酒是個裏套棉,十天夠個棉襖錢。

喝酒越喝越厚,耍錢越耍越奸。

喝酒還是老燒的,殺人還是小刀子的。

喝酒喝到人肚裏,說話說到人心裏。

喝不盡沽來酒,還不清前生債。

喝原湯化原食。

hé

何官無私,何水無魚。

何必去南海,此處就是觀音。觀音菩薩救父感天動地

那是在東漢時,隨著佛教的傳入和佛經的翻譯,印度佛教的各種學說和各種信仰也相繼傳入我國。

在西晉時,佛教譯經高僧竺法護譯出了《正法華經》,其中有一品叫《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在此經中,對在古代印度觀音救難信仰進行了完整地表述:

若有眾生遭億百千垓困厄患難,苦毒無量,適聞光世音菩薩名者,輒得解脫,無有眾惱,故名光世音。

光世音境界,威神功德難可限量,光光若斯,故號光世音。

光世音菩薩遊諸佛土而普示現若幹種形,在所變化,開度一切,是故族姓子,一切眾生鹹當供養觀世音。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中把觀世音慈悲救難的能力、方法、效果,以及眾生如何回應等都明確而簡練地表述了出來。

在當時,我國傳統宗教文化中正好缺少一位熱切關注人類現實生活,並以平等解救一切眾生苦難為誌願的神靈。而且,當時我國正經曆著長期的戰亂,老百姓強烈需要一位能救民於水火、解民於倒懸,而且具有神力的人物,能立即救他們出離苦難的境地,撫慰他們惶恐受傷的心靈。

就這樣,在《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翻譯出來後,觀世音菩薩的信仰很快就在老百姓中獲得了強烈的回應。人們不但在心理上很快接受了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這種外來的信仰,而且在現實生活當中也開始實踐這種信仰。人們以稱念觀世音菩薩的聖號為主,為觀世音菩薩造像、禮拜、供養、誦經、念咒等修持方式也日益流行起來。

傳說,那是在春秋戰國時代的楚國,“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繼位了。當時,楚國有個不成文的風俗,楚國如果5年不發動戰爭奪其他國家的土地,君主死後無臉見先王。

於是,楚莊王經過3年準備,在排除宮廷異己,又平定南部叛亂,解除後顧之憂後,繼父輩之誌開始經略中原,準備與晉國決戰,以雪他的祖父“城濮之戰”戰敗之恥。

就在楚軍首戰勝利的那天,農曆二月十九日晚上,楚莊王的夫人寶德娘娘夢見吃了一個明晃晃的月亮,並生下一個美麗的女孩,這是她的第三個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