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不吃孤寒肉,狐狸不打夜啼雞。

老虎不吃人,形狀嚇煞人。

老虎的頭,野貓的尾巴。

老虎不敢打狗頭。

老虎好打,蒼蠅難捉。

老虎花在背,人心花在內。

老虎吃人有法躲,人吃人沒法躲。

老虎進了城,家家都關門;雖然不咬人,日前壞了名。

老虎好捉,綿羊難治。

老虎嘴邊拔毛,青龍頭上取珠。

老虎不發威,把它當馴貓。

老龜烹不爛,延禍及枯桑。

老要精神少要板,年輕莫裝死羊眼。

老王賣瓜,自賣自誇。

老鼠不避貓。

老鼠討定半年糧,人不積蓄易空腸。

老鼠咬尾,小痛大痹。

老鼠藏糧。

老鼠跳過籬,剩得一層皮。

老鼠也要三石糧。

老鼠也存隔夜糧。

老鼠見貓,縱高也不高。

老鼠吃不窮,賊人偷不富。

老鼠打牆,家賊難防。

老鼠咬索,各咬各脫。

老鼠眼睛一寸光。

老鼠看倉,看得精光。

老鼠尾巴上長不出大瘡來。

老鼠窯裏倒拔蛇。

老鼠穿梁捉貓兒。

老鼠出嫁,貓吹喇叭。

老鼠養的貓不疼。

老牛不吃嫩草。

老牛力盡刀頭死。

老子燒磚,兒不離窯門。

老子偷瓜盜果,兒子殺人放火。

老子賣蔥娃賣蒜。

老子唱生娃唱旦。

老子天天泅水,兒子定多溺水。

老子打兒不出百步。

老子逐兒哄外人。

老子挑擔,兒子穿綢擺緞。

老子錢串子,兒子花錢爐。

老子燒磚打瓦:兒子不離窯門。

老子終日泅水,兒子做了溺鬼;老子偷瓜盜果,兒子殺人放火。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列傳。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遊。

老不看三國,少不看水滸。

老不上北,少不上南。

老不舍心,少不舍力。

老不正經,教壞子孫。

老不離家是貴人,少不離家是廢人。

老實人,辦實事。

老實人有老實飯吃。

老實打勿壞,做賊總要敗。

老實鼻子空。

老實常常在,強盜死在牢獄裏。

老實莊戶隻種田。

老實常在,狡猾常敗。

老鴉等死狗,等得氣長吼。

老鴉說豬黑,自己不覺得。

老鴉窠裏不出鳳凰。

預示吉祥永生的鳳凰

鳳凰也叫丹鳥、火鳥、鶤雞、威鳳等,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百鳥之王”,與龍同為漢族民族的圖騰。鳳凰是雌雄統稱,雄為鳳,雌為凰,總稱為鳳凰,常用來象征祥瑞。

根據我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專著《爾雅·釋鳥》的記載,鳳凰的特征是:

雞頭、燕頷、蛇頸、龜背、魚尾、五彩色,高六尺許。

我國先秦重要古籍《山海經·圖讚》中說,鳳凰的身上有5種像字一樣的紋路:

首文曰德,翼文曰順,背文曰義,腹文曰信,膺文曰仁。

鳳凰性格高潔,非晨露不飲,非嫩竹不食,非千年梧桐不棲。傳說中鳳凰共有5類,分別是赤色的朱雀、青色的青鸞、黃色的鵷鶵、白色的鴻鵠和紫色的鸑鷟。不同種類有不同的象征。

鳳凰也叫不死鳥。這是因為神話中說,鳳凰每次死後,會周身燃起大火,然後其在烈火中獲得重生,並獲得較之以前更強大的生命力,稱之為“鳳凰涅槃”。如此周而複始,鳳凰獲得了永生。

由於鳳凰死後還會再生,相傳也能知天下治亂興衰,是我國曆史上王道仁政的最好體現,是亂世興衰的晴雨表。古人曾分出5個等級,以鳳凰的5種行止標誌政治上的清明程度。於是曆代帝王都把“鳳鳴朝陽”和“百鳥朝鳳”當成盛世的象征。

鳳凰也是我國皇權的象征,常和龍一起使用。“鳳”的甲骨文和“風”的甲骨文字相同,即代表具有風的無所不在,及靈性力量的意思;“凰”即皇字,為至高至大之意。

我國古籍《聞見錄》記載說:“梧桐百鳥不敢棲,止避鳳凰也。”梧桐為樹中之王,相傳是靈樹,能知時知令。而作為百鳥之王的鳳凰胸懷宇宙,非梧桐不棲,也比喻賢才擇主而侍。

鳳凰分雄雌,鳳從屬於龍,代表陰,因此個人將其用於皇後嬪妃,“鳳”、“凰”也常見於女性的名字當中。宋代就常使用龍鳳旗,還在物品上使用龍鳳作為吉祥標記,比如龍鳳團茶。“龍鳳呈祥”是最具中國特色的圖騰,民間美術中也有大量的類似造型。

相傳在春秋時期,秦穆公有個小女兒,生來愛玉,秦穆公便給她起名叫“弄玉”。弄玉生性自由爛漫,喜歡品笛弄笙,秦穆公很是疼愛,便命工匠把西域進貢來的玉雕成笙送給她。自從有了玉笙,公主吹笙的技藝更加精湛。

弄玉長到十幾歲時,姿容無雙、聰顏絕倫,秦穆公想招鄰國的王子為婿,但弄玉不從。她對秦穆公說:“如果對方不懂音律,不是善奏樂器的高手,我寧可不嫁!” 疼愛女兒的秦穆公隻好依從她。

一天夜裏,公主倚欄賞月,用玉笙表達自己對愛情的神往。正吹得起勁,一陣嫋嫋的洞簫聲和著公主的笙樂響起。一連幾夜,笙樂如龍音,簫聲如鳳鳴,合奏起來,簡直就是仙樂一般動聽,整個秦宮都聽得見,聲音達方圓百裏。

秦穆公很好奇,就向弄玉打聽,弄玉說她也不知道是誰在附和,隻知道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的。秦穆公馬上派出大將孟明尋找吹簫人。孟明一路走一路打聽,一直找到華山腳下。

當地有一位樵夫告訴孟明說:“我聽說華山中峰的明星崖隱居著一位少年,名叫簫史,他很會吹簫,簫聲不僅動聽,還能傳到數百裏之遠呢。”孟明連忙到明星崖找到簫史,將他帶回了秦宮。

當時正值中秋,秦穆公見簫史的簫也為美玉所製,非常高興,便請來弄玉。兩人一見鍾情,便合樂起來。

一曲不曾奏完,殿內畫著的金龍、彩鳳都好像跟著翩翩起舞。眾人聽得入癡,齊讚說:“真是仙樂啊!”不久,弄玉和簫史就成婚了。

成婚之後,夫妻倆每日琴瑟和鳴,相敬如賓。簫史教弄玉用簫吹鳳鳴,弄玉教簫史用笙吹龍音,學了十幾年,真的把天上的鳳引下來了,停在了他們的屋頂上。不久,一條龍也來到了他們的庭院裏欣賞音樂。

這時,簫史感歎說:“宮中的生活雖然富足,可我更懷念在華山幽靜的生活啊!”弄玉笑著回答說:“如果你已經厭棄了榮華富貴,我願與你同去享山野清淨!”說完,夫妻二人又合奏起來。

片刻之後,龍飛鳳舞,天上祥雲翻騰。弄玉乘上彩鳳,簫史跨上金龍,一時間龍鳳雙飛,雙雙升空,龍鳳呈祥而去!

後來人們為紀念弄玉和簫史的動人故事,就用“龍鳳呈祥”來形容夫妻間比翼雙飛,恩愛相隨,百年好合的忠貞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