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一中藥藥性歌訣(2 / 3)

沉香降氣,暖胃追邪,通天徹地,衛氣為佳。

丁香辛熱,能除寒嘔,心腹疼痛,溫胃可曉。

砂仁性溫,養胃進食,止育安胎,通經破滯。

畢澄茄辛,除脹化食,消痰止咳,逐寒暖胃。

肉桂辛熱,善通血脈,腹痛虛寒,溫補可得。

桂枝小梗,橫行手臂,止汗舒筋,治折足痹。

吳萸辛熱,能調疝氣,心腹寒疼,酸水能治。

延胡乞溫,心腹卒痛,通經洛血,跌撲血崩。

薏苡味甘,專除濕痹,筋節拘纏,肺癰肺痿。

崩蔻辛溫,脾胃虛冷,瀉痢不休,功可立等。

草果味辛,消食除脹,截瘧逐痰,解瘟辟瘴。

常山苦寒,截瘧除痰,解傷寒熱,水脹能寬。

良薑性熱,下氣溫中,轉筋霍亂,酒食能攻。

山楂味甘,磨消肉食,療疝催瘡,消膨健胃。

神曲味甘,開胃進食,破積逐痰,調中下氣。

麥芽甘溫,能消宿食,心腹膨脹,行血散滯。

蘇子辛溫,驅痰降氣,止咳定喘,更潤沁肺。

白芥子辛,專化脅痰,麵浮腫脹,利水能安。

甘逐苦寒,破症消痰,麵浮腫脹,利水能安。

大戟苦寒,消水利便,腹脹症堅,其功瞑眩。

芫花寒苦,能消脹蠱,利水瀉濕,止咳痰吐。

商陸苦寒,赤白各異,赤者消風,白利水氣。

海藻鹹寒,消癭散鬁,除脹破症,利水通閉。

牽牛苦寒,利水消腫,蠱脹痃癖,散滯除壅。

葶藶辛苦,利水消腫,痰咳症瘕,治喘肺癰。

瞿麥苦寒,專治淋病,且能墮胎,通經立應。

三棱味苦,利血消癖,氣滯作痛,虛者當忌。

五靈味甘,血滯腹痛,止血用炒,行血用生。

莪術溫苦,關善破痃,止痛消瘀,通經最宜。

幹漆辛溫,通經破瘕,追積殺蟲,效如奔馬。

蒲黃味甘,逐瘀止崩,止箅須炒,破血用生。

蘇木甘鹹,能行積血,產後血經,兼醫撲跌。

桃仁甘平,能潤大腸,通經破瘀,血瘕堪嚐。

薑黃味辛,消癰破血,心腹結痛,下氣最捷。

鬱金味苦,破血行氣,血淋溺血,鬱結能舒。

金銀花甘,療癰無對,未成則散,已成則潰。

漏蘆性寒,祛惡瘡毒,補血排膿,生肌長肉。

白藜味苦,療瘡瘙癢,白癜頭瘡,翳除目朗。

白及味苦,功專收斂,腫毒瘡瘍,外科最善。

蛇床辛苦,下氣溫中,惡瘡疥癩,逐瘀祛風。

天麻味甘,能驅頭眩,小兒驚癇,拘攣癱瘓。

白附辛溫,治麵百病,血痹風瘡,中風痰症。

全蠍味辛,祛風痰毒,口眼喎斜,風癇發搐。

蟬蛻甘寒,消風定驚,殺疳除熱,退翳侵睛。

僵蠶味鹹,諸風驚癇,濕痰喉痹,瘡毒瘢痕。

蜈蚣味辛,蛇虺惡毒,鎮驚止痙,墮胎逐瘀。

木鱉甘寒,能追瘡毒,乳癰腰疼,消腫最速。

蜂房味鹹,驚癇瘈疭,牙疼腫毒,瘰鬁乳癰。

花蛇濕毒,癱瘓睚斜,大風疥癩,諸毒稱隹。

蛇蛻辟惡,能除翳膜,腸痔蠱毒,驚癇搐搦。

槐花味苦,痔漏腸風,大腸熱痢,更殺蛔蟲。

鼠粘子辛,能除瘡毒,癮疹風熱,咽疼可逐。

茵陳味苦,退疸除黃,瀉濕利水,清熱為涼。

紅花辛苦,最消瘀熱,多則通經,少則養血。

蔓荊子苦,頭疼能治,拘纏濕痹,淚眼堪除。

兜鈴苦寒,能薰痔漏,定喘消痰,肺熱久嗽。

百合味甘,安心定膽,止嗽消浮,癰疽可啖。

秦艽微寒,除濕榮筋,肢節風痛,下血骨蒸。

紫菀苦辛,痰喘咳逆,肺癰吐膿,寒熱並濟。

款花甘溫,理肺消痰,肺癰喘咳,補勞除煩。

金沸草溫,消痰止嗽,明目祛風,逐水尤妙。

桑皮甘辛,止嗽定喘,瀉肺火邪,其功不淺。

杏仁溫苦,風寒喘嗽,大腸氣閉,便難切要。

烏梅酸溫,收斂肺氣,止渴生津,能安瀉痢,

天花粉寒,止渴祛煩,排膿消毒,善除熱痢。

瓜蔞仁寒,寧嗽化痰,傷寒結胸,解渴止煩。

密蒙花甘,主能明目,虛翳青盲,服之效速。

菊花味甘,除熱祛風,頭暈目赤,收淚殊功。

木賊味甘,疏肝退翳,能止月經,更消積聚。

決明子甘,能祛肝熱,目疼收淚,仍止鼻血。

犀角酸寒,化毒辟邪,解熱止血,消腫毒蛇。

羚羊角寒,明目清肝,卻驚解毒,神誌能安。

龜甲鹹平,勞嗽骨蒸,散瘀消腫,去痞除崩。

海蛤味鹹,清熱化痰,胸痛水腫,堅軟結散。

桑上寄生,風濕腰痛,安胎止崩,瘡瘍亦用。

火麻味甘,下乳催生,潤腸通結,小水能行。

山豆根苦,療咽腫痛,敷蛇蟲傷,可救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