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的百納衣——東拚西湊。

老和尚的百納衣——零零碎碎。

老和尚的帽子——平平塌塌。

老和尚的木魚——不敲不響。

老和尚丟了僧帽——土(禿)頭土(禿)腦。

老和尚卷鋪蓋——離了事(寺)了。

老和尚看西廂——凡心不退。

老和尚買梳篦——備而不用。

老和尚念經——背完了算。

老和尚念經——照本宣科。

老和尚敲鍾——過一日是一日。

老和尚敲鍾——一個點兒。

老和尚娶媳婦——來曆不明。

老和尚送殯——管送不管埋。

老和尚誦經——爛熟。

老和尚洗臉——沒邊兒。

老和尚撞鍾——得過且過。

老猴爬旗杆——上不去了。

老狐狸吃小狐狸——不認骨肉。

老狐狸戴草帽——裝人不像反露了尾巴。

老狐狸遙山跑——不離老窩。

老虎脖子掛佛珠——假充善人。

老虎不吃——沒有人味。

老虎不發威——就當貓看了。

老虎吃刺蝟——沒法下嘴。

老虎吃大象——沒法沾邊。

老虎吃雞——小菜一碟。

老虎吃驢——啃大的。

老虎吃螞蚱——碎打細敲。

老虎吃肉——親自下山。

老虎吃石獅——吃也不消。

老虎吃算盤珠——各自心裏有數。

老虎吃跳蚤——供不應求。

老虎吃天蛇吞象——光想弄大的。

老虎吃田螺——不知從哪下嘴?

老虎吃齋——沒那事兒。

老虎穿長袍——冒充慈善人兒。

老虎打盹——不是真睡。

老虎打架——誰怕誰。

老虎的墳頭——一根草也沒有。

老虎的肩膀——拍不得。

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老虎的頭發——沒人敢理。

老虎洞裏擺神像——莫名其妙(廟)。

老虎洞裏菩薩堂——沒人敢敬(進)。

老虎餓了逮耗子——饑不擇食。

羅掘俱窮

“羅掘俱窮”的意思是,網羅鳥雀、挖掘鼠類以充饑。人們用它形容沒有食物的艱難境況,亦作己饑不擇食。出自《新唐書·張巡傳》:“‘諸君經年乏食,而忠義不少衰,吾恨不割肌以啖眾,寧惜一妾而坐視士饑?’乃殺以大饗,坐者皆泣。巡強令食之,遠亦殺奴僮以哺卒,至羅雀掘鼠,煮鎧弩以食。”

唐代有一位將領張巡,鄧州南陽人。他博覽群書,通曉戰法,誌向遠大,意誌堅強。唐玄宗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範陽節度使安祿山以誅奸臣楊國忠為名,就起兵叛亂,他的部將史思明率軍響應,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安史之亂”。在安史之亂中,張巡率軍固守睢陽(今河南商丘)。他激勵將士奮勇作戰,一天之內就同叛軍打了二十仗,將士們士氣高漲。睢陽太守許遠認為自己的才能不如張巡,所以把軍事指揮權交給張巡,而張巡也不推辭,盡職盡責,指揮軍隊打了許多勝仗。

一開始,睢陽城內有糧食六萬斛,可食用一年。然而,河南節度使嗣虢王(巨)自作主張,拿出一半的糧食發給濮陽、濟陰的守軍,許遠堅決反對,可是他的意見沒有被采納。濟陰的守軍得到糧食後,馬上叛變了。因此,到了關鍵時刻,睢陽城中的糧食十分缺乏,每天隻發給每個將士一勺米,他們不得不煮木皮、紙張充饑。況且,城中隻有士兵千餘人,個個瘦弱不堪、筋疲力盡,連射箭的力氣都沒有了,救兵又總是沒到,形勢十分嚴峻。叛軍聞知城內這樣的慘狀,就架起雲梯,往城牆上爬。張巡命令士兵用鉤杆打擊,不讓叛軍爬上來,並且點起篝火,燒毀雲梯。叛軍利用鉤車、木馬衝擊,張巡就命令士兵把這些東西砸碎。叛軍佩服張巡的神機妙算。不再強行攻城,就挖掘壕溝,圍起柵欄,堅守陣地,圍困睢陽城。張巡手下的士兵有許多人都餓死了,僥幸活下來的那些士兵,也個個滿身瘡痍,氣息奄奄。張巡獻出自己的愛妾,對將士們說:“你們整年吃不飽飯,而忠義之心一點不衰,我恨不能割下自己身上的肌肉給大家吃,又怎麼能吝惜一個愛妾,坐視你們挨餓呢?”接著,他把那個愛妾殺了,叫大家吃。在座的人都泣不成聲,不肯吃。張巡下令,逼迫他們吃。太守許遠也殺掉奴僮叫軍士吃。軍士們還網羅鳥雀、挖掘鼠類,煮鎧甲、箭殼來吃。到了後來,終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睢陽城被叛軍攻破。張巡慘遭殺害,那時候他剛剛四十九歲。

老虎掛上念佛珠——變著法兒來吃人。

老虎和豬養的——又惡又蠢。

老虎回村——家家遭殃。

老虎家請客——誰也不敢登門。

老虎駕車——誰敢(趕)。

老虎見了神貓——尾巴全夾起來。

老虎借羊——有借無還。

老虎借豬——有進無出。

老虎金錢豹——各走各的道。

老虎嗑瓜子——吃人(仁)。

老虎拉車——亂了套。

老虎門前坐——無災必有禍。

老虎拍蝗蟲——小收拾。

老虎披蓑衣——沒有點兒人氣兒。

老虎屁股上抓癢——惹禍上身。

老虎上磅秤——自稱威風。

老虎身上的東西——全是好藥。

老虎身上的虱子——惹不起。

老虎拾螞蚱——一掃光。

老虎守著長明燈——假充正經。

老虎套車——不敢攔。

老虎頭皮蛇尾巴——有始無終。

老虎頭上王字——生就的。

老虎吞石獅——吃不消。

老虎尾巴掛掃把——威風掃地。

老虎下山——猴子稱大王。

老虎下山給綿羊拜年——假充善人,不安好心。

老虎演戲——好看也別看。

老虎追得貓上樹——多虧留了一手。

老虎嘴裏拔牙——膽大包天。

老虎嘴裏掏食——不敢闖那個禍。

老虎做官——無人侍候。

老皇帝吃糠——自己情願。

老雞婆生瘡——哪曉得毛裏的病。

老奸狼生了個賊狐狸——不是好種。

老將出馬——一個頂倆。

老將軍耍鐮刀——少見(劍)。

老叫驢噙本三字經——咬文嚼字。

老九的弟弟——老實(十)。

老君爺叫蛇咬——法盡了。

老寇準背靴子——明察暗訪。

老菜子搖撥浪鼓娛親——一股假氣。

老狼生的兒子——野心還在。

老狼做買賣——以售其奸。

老狼做生意——沒有好貨。

老兩口買眼鏡——各對各的光。

老兩口吵架——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老獵手打野獸——百發百中。

老柳樹發芽——回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