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國至宋代時期,唐代著名詩人浙江餘杭人羅鄴的七律詩《蛺蝶》,已被高麗王國時的人輯人了《十抄詩》,其中有“俗說義妻衣化狀”的詩句,指的就是梁祝的故事,並且衣化為蝶。

到宋代,高麗人編輯的《夾注名賢十抄詩》,不但收入了羅鄴的《蛺蝶》詩,而且在注釋中加上了一段《梁山伯祝英台傳》。這是目前看到的最早流傳到國外的梁祝故事,而且從“女扮男裝”到衣裳“片片化為蝴蝶子”,比較全麵完整地敘述了梁祝傳奇故事。可見,梁祝文化早已走向世界,曆史久遠。

梁祝故事在民間流傳已有1000多年,可謂是家喻戶曉,流傳深遠,被譽為愛情的千古絕唱。自古以來,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慘愛情所感染。

梁祝傳說是我國最具魅力的口頭傳承藝術,也是唯一在世界上產生廣泛影響的我國漢族民間傳說。它是民間文化的積澱,代表了人民大眾的心聲,反映了古代人們對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婚姻自由的追求。從古到今,有無數人被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悲慘愛情所感染。

梁山的弟兄一越打越親。

梁山聚義——逼走正道。

梁山泊的軍師——無(吳)用。

梁山上的朋友——不打不相識。

梁山上的旌旗——替天行道。

梁山兄弟——不打不成交。

梁上的春燕——自來自去無人管。

梁上的君子——賊人。

梁上吊死人——上不沾天,下不著地。

梁頭上發芽——我看你咋活?

梁柁上插針——粗中有細。量著屁股裁尿布——沒富裕。

liǎnɡ

兩榜的底子——近(進)視(士)。

兩齒子撓癢——是把硬手。

兩幅半的被單——遮了頭遮不了腳。

兩副擔子一肩挑——難上加難。

兩個巴掌打人——左右開弓。

兩個鼻子眼出氣——息息相關。

兩個唱雙簧——一個不照麵,一個不作主。

兩個春官一頭睡——說不完。

兩個風箏一塊放——胡攪蠻纏。

兩個怪叫驢——拴不到一個槽上。

兩個鍋蓋一起開——鬥氣。

兩個化子拜堂——窮配。

兩個化子打架——杠頭。

兩個家雀打架——為著一粒米。

兩個肩膀扛張嘴——一個人吃飽一家子不餓。

兩個進士落井——雙管(官)齊下。

兩個木匠比手藝——看誰斧子砍得快。

兩上泥菩薩過河——誰也救不了誰。

兩個胖子睡一頭——合肥。

兩個人報數——不數一就數二。

兩個人抬根棒槌——邁不開步。

兩個抬根雞毛——不使什麼勁。

兩個人推磨——你推我讓。

兩個人奏笙——你吹我捧。

兩個山字打垛——請出。

兩個山擱在一塊——你給我請出。

兩個山字迭起來——出。

兩個書生打架——未(為)必(筆)。

兩個頭的向日葵——籽不實。

兩個禿子拜月亮——胡鬧三光。

兩個外甥說話——咱舅。

兩個王八打架——原(圓)身打原(圓)身。

兩個瞎子擠眼——誰也不知道什麼事。

兩個瞎子一頭睡——沒商量。

兩個下水道見麵——同流合汙。

同流合汙

指沒有獨立的節操,混同於俗流,隨世而浮沉。後來也指與壞人一同做壞事。出自戰國·孟軻《孟子·盡心下》。

有一天,孟子的學生萬章問孟子,為什麼孔子憎恨好好先生?

孟子說:“這種好好先生,八麵玲瓏,四方討好,你要批評他吧,他又沒犯什麼大錯。表麵上一副忠厚老實的樣子,實際上他是言行不一、偽善欺世的偽君子。這同堯舜的聖德是背道而馳的。所以孔子憎恨這種人。他們同流合汙,一點也沒有值得稱讚的地方!”

萬章說:“我記得孔子說過,他厭惡狗尾草,因為它冒充禾苗;他厭惡邪惡的才智,因為它會破壞仁義;他厭惡誇誇其談,因為它破壞了信用;他厭惡鄭國音樂,因為它幹擾雅樂;他厭惡紫色,因為它影響紅色……”

孟子打斷了萬章的話,說:“孔夫子所憎恨的好好先生,說句老實話,他們其實是道德敗壞的人。”

兩個啞巴吵架——不知誰是誰非。

兩個啞巴親吻——好得沒話說啦。

兩個啞巴說話——指手劃腳。

兩個蜘蛛打架——為私(絲)。

兩個醉漢睡覺——東倒西歪。

兩根草撐了一尊神——好大的架子。

兩根筷子夾骨頭——三根光棍。

兩根繩上拴了五個螞蚱——接二連三。

兩股道上的車——走的不是一條路。

兩冠軍下棋——棋逢對手。

兩橫加一豎——幹。

兩雞打架——鬥嘴。

兩斤半鴨子三斤半嘴——沒大吃頭。

兩口兒打架——甘(幹)草(吵)。

兩口子——不分你我。

兩口子拜年——多餘一禮。

兩口子鏟地——不顧(雇)人。

兩口子唱戲——一唱一和。

兩口子吵嘴——講不清的理。

兩口子打架——不記仇。

兩口子打架——不勸自了。

兩口子打架——好極(急)啦。

兩口子的賬——算不清。

兩口子看鴛鴦——雙雙成對。

兩口子認親——多此一舉。

兩口子生氣——沒有隔夜的怨仇。

兩口子推磨——同心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