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22

起兵初創業

劉備跟東西兩漢的皇室,都頗有些淵源,他是漢景帝的兒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後來因為漢武帝“推恩令”的實施和劉氏皇族枝葉的不斷繁茂,到劉備的時候,已經是家境貧寒,平日隻得以販鞋織席維持生計。不過劉備從小就懷有大誌,他曾在家鄉的大桑樹底下玩樂時說:“我將來一定要乘上有真正篷蓋的天子之車。”

如果不是東漢末年爆發的黃巾大起義,也許劉備隻能編一輩子的草鞋,這個起義給了劉備一個機遇。當時,東漢朝廷派大軍鎮壓起義軍,各地的軍閥豪強也紛紛拉起人馬,以鎮壓義軍為名,搶占地盤,擴充實力。劉備也趁機拉起一支鄉勇,加入鎮壓起義軍的行列,正是這次起兵,使得劉備有幸與關羽、張飛二人結識,並成為兄弟,留下了一段“桃園三結義”的佳話。

後來,劉備因鎮壓義軍“有功”,被朝廷任命為安喜縣尉。但隨後,劉備就因鞭笞鞭笞(chǐ):用鞭子或板子打。前來巡視各縣督察官吏並收受賄賂的督郵,掛印而去。他走投無路,便去投奔早年的同窗好友,幽州軍閥公孫瓚,被任命為平原縣令。在此,劉備積極發展自己的勢力,贏得世人民心,使得附近民眾及各方人士紛紛來投奔依附他。

這時,群雄逐鹿中原逐鹿中原:比喻群雄並起,爭奪天下。,各地軍閥混戰不已。曹操進攻徐州牧陶謙,陶謙派人向公孫瓚告急,劉備就領命前往徐州(今蘇北魯東南一帶)援救,後來,陶謙見劉備兵力不多,就給了他四千人馬,封他為豫州刺史,讓他屯駐小沛。陶謙病死後,劉備趁機接管徐州,開始躋(jī)身於大軍閥之列。但隨後就遭到壽春的袁術進攻,並勾結呂布,襲擊劉備的後方下邳。劉備腹背受敵。隻得投奔曹操。曹操舉薦劉備為豫州牧,隨後與劉備共同出兵對付呂布,將呂布擒住。呂布向曹操告饒說:“曹公所怕的不過是呂布,現在我已歸順,天下不必憂慮。您統帥步軍,我幫您統率騎兵。何愁天下不平定?”說得曹操也有些心動。劉備說:“曹公難道忘了丁原和董卓的事嗎?”曹操點頭稱是,於是將呂布殺掉。這時,劉備又被曹操上表推舉為左將軍。

煮酒論英雄

這時的劉備,雖依附於曹操之下,但從來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夢想。曹操似乎對劉備很好,出入都要劉備相陪。劉備見曹操這樣尊重他,心裏反倒不安,因為他有自己的雄心大誌,生怕遭到曹操的猜疑。有時,劉備還在院子裏刨地種菜,澆水捉蟲,樂此不倦,一副悠然自得,胸無大誌的樣子,其實他是以此來掩蓋自己。

曹操表麵上看重劉備,暗地裏也在防備他。

這時候,朝廷裏出了一件事。因為曹操權傾朝野,漢獻帝嫌他太專橫,要外戚董承設法除掉曹操。於是他寫了一道密詔縫在衣帶裏,又把這條衣帶送給董承。

董承接到衣帶中的密詔,就約了他的幾個親信,商量怎樣除掉曹操。他們覺得自己力量不夠,認為劉備是皇室的後代,一定會幫助他們,就秘密找劉備商量,叫劉備一起幹。劉備同意了。

沒多久,曹操邀請劉備去喝酒。兩個人一麵喝酒,一麵有說有笑,談得很融洽。他們談著談著,很自然地談到天下大事上來了。曹操拿起酒杯,說:“您看現在那麼多人在爭奪天下,有幾個算得上英雄呢?”劉備說:“袁紹久在冀州經營,號稱擁兵百萬,有良將數十人,又曾誅殺宦官,平定宦官之禍,可稱得上英雄。”曹操笑言:“袁紹剛愎(bì)自用剛愎自用:固執任性,自以為是,不接受別人的意見。,有雄心而無進取之心,稱不上英雄。”劉備又說:“公孫瓚固守遼東;劉表坐擁荊州,雄踞一方,應該算得上英雄。”曹操又說:“此二人雖有根據地,但胸無大誌,更不能稱作英雄。”劉備又說:“孫策、孫權偏安偏安: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荀安於僅存的部分領土。東吳之地,又有傳國玉璽(xǐ),能稱得上英雄了吧?”曹操搖搖頭說:“偏安東吳,不在中原地區,隻能稱得上一方豪傑,算不上英雄。”

劉備謙虛地說:“那麼我說不上來。”

曹操麵露笑容,從容地對劉備說:“依我看,當代的天下英雄,隻有將軍和我曹操兩個人。像袁紹這號人,算不上什麼。”

劉備為了跟董承同謀的事,心裏正在七上八下,聽到曹操這句話,大吃一驚,身子打了一個寒戰,連手裏的筷子也掉了下來。

就在這節骨眼上,天邊閃過一道電光,接著就豁喇喇響起一聲響雷。劉備一麵低下身子拾筷子,一麵說:“這個響雷真厲害,把人嚇成這個樣子。”

就這樣,他總算把驚慌的神情掩飾過去,沒讓曹操看出破綻。

喝完酒出來,劉備再三捉摸曹操的話,覺得曹操把他看作惟一的敵手,將來不會輕易放過他。打這以後,他一麵和董承他們聯絡,共同設法除掉曹操;一麵找機會離開許都。

正巧,袁術因被曹軍打敗,想經徐州北上投奔其兄袁紹。曹操不願他倆聯合,準備派兵截擊。劉備趁機請求前往。曹操未加考慮,隨口答應,劉備立即將兵脫離曹操而去。郭嘉等人聽說此事,連忙來見曹操,大聲說道:“主公不可放劉備出去!劉備出去後必然叛變作亂!”曹操一聽,不覺後悔起來,馬上派人追趕劉備,但劉備已走得無影無蹤了。

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人向曹操告發了董承和劉備在許都合謀反對曹操的事。曹操把董承和他的三個心腹都殺了,並且決心親自發兵征討劉備。那時候,袁紹已經兼並了幽州(在今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分)擁有幾十萬人馬,揚言要進攻許都。曹操就決定把一部分精兵守住官渡(在今河南中牟東北),防備袁紹進攻。他親自帶領大軍進攻徐州。劉備派人向袁紹求救,袁紹手下的謀士田豐勸袁紹乘許都兵力空虛的時候偷襲曹操,袁紹沒有同意。曹操大軍進攻徐州。劉備兵少,抵擋不住曹操的進攻,隻好放棄徐州往冀州投奔袁紹。

袁紹聽說劉備被曹操打敗來投奔自己,十分高興,以為又添了一個對抗曹操的幫手,馬上派軍前去迎接。一個多月後,劉備散失的部眾漸來會集,力量漸漸恢複。

三顧茅廬

這時,袁紹與曹操在官渡大戰,結果全軍潰敗,劉備知道後,遂南下投奔荊州太守劉表。劉表讓劉備屯駐新野(今河南新野)防備曹軍南下。

長期以來,劉備本人,雖然寬厚待人,很得民心,卻不能在軍事、政治方麵作出很好的決策,當然就不容易占領基地,占領了也不能夠守住。主要原因是劉備實力不足,無法與勢力雄厚的大軍閥曹操等人抗衡,再者,劉備知道自己雖有關羽、張飛等幾員猛將,但缺乏才能出眾的軍師謀主。因此,劉備渴慕賢才奇士輔佐自己。

於是劉備便在新野尋訪,先是找到了“水鏡先生”司馬徽,但此人並不想踏入軍閥混戰、群雄爭霸的這塊是非之地,不過他給劉備提供了尋找“臥龍、鳳雛”的線索。果乎其然,正在他渴望著人才的時候,人才來了,這就是化名單福的襄陽名士徐庶,此人氣節高尚,思想深沉,是個才華橫溢的決策人物。他一來就替劉備三敗曹操,並且乘虛奪取了樊城,這對劉備來說那當然是雪中送炭。但好景不長,曹操假造徐庶母親的“親筆信”,騙走了徐庶。劉備在送徐庶時流著眼淚說:“先生既去,劉備亦將遠遁山林也。”徐庶為之所感動,本已分手了,他又打馬回來向劉備推薦了諸葛亮。本來徐庶以其卓越的才能,就此取得了劉備的充分信任,而當他把諸葛亮和自己比誰高誰低時,他卻說:“跟他相比,猶如是駑馬並麒麟、一隻烏鴉配一隻鳳凰。他可以比管仲、樂毅,以吾觀之,管、樂恐怕不及此人。此人有經天緯地之才,蓋天下一人也!”當他介紹完這位臥龍先生的姓氏、家世及當時的生活狀況後,而後又補充一句:“臥龍先生乃興周八百年之薑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啊。”他的介紹,使劉備在絕望之中又看到了希望,竟至踴躍而言:“今日方知‘臥龍、鳳雛’之語。哪知道大賢隻在目前!不是先生言,劉備有眼就像瞎子了!”於是下定了非把諸葛亮請出來不可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