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先生的回憶錄(序)(1 / 2)

他總是站在他的同學們的旁邊看他們打球,說笑,他樂於傾聽,卻疲於說話,對於社交似乎有一些淡漠和不屑。但我知道那隻是他的軟弱而已。他對於運動並不是很在行,但是什麼都會一點。這一天,他和他的同學們又在放學後來到了操場。“三球下場。”他正在和另一個男孩打乒乓球,另外還有一人在旁邊準備接替輸球的人。這個人定下了規則。男孩的對手以一球的差距險勝於他,他搖搖頭,無奈地將球拍放下來。替補的人高高興興地上來了。球桌上又開始你來我往的鬥爭。一球,兩球,三球。該換我了,他抬頭看向輸球的人,不過對方似乎正在興頭上,對他的目光置之不問。“來來來,繼續繼續。”他和對手說道,似乎男孩隻是一個過路的人。男孩想開口說點什麼,但是始終沒把那句“讓我打一球吧,就一球。”這句祈求的話語說出口,規則從來都是蔑視他的,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他什麼也沒說,隻是用那種略帶點不甘心的笑容看著兩人手上的拍子在揮舞……一直看到了太陽已落西山後,他的兩個同伴這才擦了擦汗水,招呼他這個“看客”一起走了。他無奈地一笑,有些留戀地看了看場地,這裏總是不屬於他。“走吧,吃飯去了,今天打的真盡興啊。”他的一個夥伴說道。

“是啊,快走啦!程雨。”另一個人在呼喚他。

程雨答應了一聲,趕忙追去……

我叫望,是一個普通的小公司的職員,平時沒有什麼愛好,隻是喜歡觀察別人而已。

這個叫程雨的男孩總是讓我很在意,我覺得他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

這個社會的體製將他的性格,還有思想摧殘地體無完膚,程雨是一個很善良的男孩,社會告訴他善良是不被需要的。程雨又是一個在思想上超前的人,但社會告訴他與其妄想不如去幹點實際的。

現實一直在扼殺他的思想,社會逼迫他融入其中,要求他和別的人一樣,戴著一個麵具,每天和別人做著同樣的工作,用虛偽的表情和語言交談,善良隻能被深深的算計壓在心靈的最深處。他用自己的方式反抗過這個社會,他把自己封閉起來,把自己的善良封閉起來,讓自己顯得冷漠,讓人無法接近,拒絕與社會的交流與溝通。他失敗了,人不可能孤獨地活著,因為他嚐過了和集體在一起生活的樂趣,遠比一個人孤獨的思索有趣的多。最後,他不再反抗社會,隻是靜靜地活著他自己,一個善良而稍顯軟弱,善於思索卻疲於傾訴,溫和且普通的少年。我相信任何人都能成為愛因斯坦,隻是社會說,哈哈,就你這樣,也想成為愛因斯坦那樣的人?還不快想想怎麼去養活你的家人找份得體的工作好不好?我也相信誰都有一顆像莊子一樣逍遙於天地的心,但社會又哈哈一笑,想想你的家人孩子,你難道就想放棄他們一個人去流浪嗎?你可以相信這些東西,像我一樣,但社會會幫你否定,時間會把你的棱角磨平,讓你成為一個麻木不仁的社會人。

程雨是一個喜歡安靜的人,他總是一個人靜靜地坐在一個地方,想著一些沒人會去想的事。但這並不代表他在喧鬧的教室裏就無法集中注意力,相反,他更善於從喧囂中取得思考的靈感。